12.04 高平这个村的88名贫困户脱贫

“高平大黄梨”一直是

梨乡寺庄的一张金名片

寺庄镇自古就有种植梨树的传统

万亩梨园,久负盛名

如今,黄梨产业更是成为

寺庄镇的黄金产业、富民产业

寺庄镇李家河村的驻村工作队

为黄梨代言

帮助村里的88名贫困户

依托黄梨产业脱了贫





一走到李家河村的村口

成片的梨树映入眼帘

这里的黄梨种植面积达350亩

其中老梨树有2000多棵




杨国庆是村里的种梨大户

在存放黄梨的窑洞里

他喜悦地向我们展示着

今年的丰收成果



箱子里的黄梨果形整齐、均匀

个大味浓

在今年比较干旱的情况下

黄梨还能有这样的好收成

杨国庆分享了李家河村的秘诀


李家河村村民 杨国庆:我们这个驻村工作队把果树站的郭站长请到我们村,到果园指导果农技术,如何治病、如何治虫,手把手地教我们,刮皮、修树,疏果等管理措施都干的非常好,所以说我们的果品质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家河村的黄梨

从管理到收获,再到销售

各个环节都有

驻村工作队的身影

这一支3人工作队

由市水务局派驻

自2016年1月来到李家河村

他们不仅通过每年邀请技术人员

到村里为大家授课

还充分调动自身资源

竭尽所能帮助村民销售黄梨


李家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邵生辉:我们工作队通过朋友圈、单位和多方人士给我们做广告宣传,还有参加多次展销会增加黄梨销售渠道,通过我们的努力,今年总共帮助李家河村销售黄梨一万三千多斤,增收4万余元。



此外,驻村工作队

依托村里原有的合作社

帮助李家河村在市区设立销售点

将以往村民售价两块多的黄梨

以3元的价格统一收购

销售点今年已经卖出十几万斤黄梨



李家河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田卫国:工作队到我们村两年多了,对村里各项工作帮助很大,帮助我们跑资金、找项目,尤其是为我们李家河的黄梨产业品牌塑造和推广出了很大的力。




李家河村旧村委改造工程刚刚竣工

改造后的这栋黄色二层小楼

即将成为李家河村

黄梨变身升级的新阵地

旧村委一楼用于储存

二楼可将黄梨加工为梨干、

梨片、梨蜜等一系列黄梨制品

将产业链延长

让李家河村的黄梨

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让村民钱包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