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记忆: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

2月,我的世界,只有28平米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流行病中,我是暂时的幸运者,没有因被感染而入院,也没有因疫情而失去工作,但我知道:在这28平米外,世界正发生着变化。

我租住在地铁1号线最西端的城中村里,紧挨着机场东站。整个二月, 村子都处于“半隔离”的状态,只有住在这里并且体温正常的人才能进出。

这里和深圳其他1800多个城中村一样,居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是维系这座城市运转的最小个体,而当城市因疫情而打乱运行节奏时,每个人都在承受着波动。

逐渐复工后,我们谨慎地开始了各自的谋生,脸上严实地戴着口罩,小心地保持着与对方的距离,防止着看不见的病毒入侵,并努力地将生活拉回以往的节奏。






















居住的城中村、通勤的地铁、办公楼附近的街道、常去的公园,这些我曾经自认为无比熟悉的地方,在疫情下变得陌生。

在家自我隔离20天后,再次走上街头拍摄,恐惧和猜疑的气氛笼罩着不同的空间。曾经镜头下人群聚集的热闹场景,现在难以寻觅。

随着疫情的好转,复工潮的到来,城市正慢慢恢复着活力,城中村、地铁、街道、公园……人每天都在增加,我却不知道为此应感到喜悦,还是应担忧可能爆发的新一轮感染。

口罩之下的人或许布满哀愁,但生活却督促人们不得不跨出脚步。健康或事业,每个人都要在其中努力寻找平衡。这种“谨慎的大胆”的姿态,我选择将他们一一拍下。

我知道我们会再次寻回熟悉的生活,尽管代价高昂。现在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不能松懈。再坚持一会吧,春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