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脱贫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经”

  每天喂两次精玉米、两次青贮饲料、一次盐水,这是丁少花给肉羊定的“健康食谱”。

  “受疫情影响外销不够顺畅,但内蒙古和甘肃的订单能够消化存栏的120只肉羊,算下来每只羊有60块钱的利润哩。年前储存的精饲料和玉米秸秆正好派上用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3月5日,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7队村民丁少花告诉记者,她对今年的收入有信心。

  在丁少花看来,每只羊每天投入不少于三元钱,羊才能上膘快,才能卖出好价。

  丁少花精心喂养肉羊。

  2013年以前,丁少花和丈夫马文林靠外出务工贴补家用。

  一次偶然机缘,马文林结识一位肉羊贩子。

  看到羊贩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马文林心里萌生了育肥肉羊的念头。

  经过多次“取经”,马文林夫妻开始走亲访友四处筹钱,于2014年下半年瞅准机会买了30只肉羊。

  自此,马文林和丁少花走上肉羊育肥之路。

  丁少花科学配制饲料。

  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们取的“真经”,在实践面前一败涂地。因为疫病、水土不服、管理不力等原因,第一批肉羊不到一周便死了三只。

  “三只羊价值2000元,周围邻居劝我们两口子放弃养羊这个营生。我就不服气,只要肯钻研学习,没有过不去的门槛。”丁少花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没有气馁。夫妻俩一有空就到利通区金银滩镇肉羊销售市场观摩,认真学习饲养技术和销售门道。

  低价购进玉米秸秆,科学混合玉米、麸皮、豆粕等饲料,定期防疫消毒做到圈舍干净,确保羊圈宽敞、空气流通顺畅,新购肉羊统一集中隔离饲养,冬天为羊按时打预防针……

  丁少花慢慢摸索,渐渐找到了肉羊育肥的秘诀。

  扩大肉羊养殖规模是丁少花的梦想。2015年9月,镇里第一次为其协调联系5万元妇女创业小额贷款。

  随后,由于其信用良好银行连续3年贷款。

  有了资金保证,丁少花心里有了底气,她扩大养殖规模,去年最高存栏肉羊300只,成为村里颇有名气的肉羊养殖户。

  夏天,丁少花骑上三轮车到渠沟里割草晒干铡碎,让羊吃了上膘;秋天,丁少花将村民丢弃的玉米秸秆回收腌制青贮,用于冬天肉羊上膘。

  丁少花和丈夫马文林检查羊羔增重情况。

  “肉羊育肥必须找准机会低价进高价出,我每次购羊只选择两个多月大的小尾寒羊,这种羊长得快体格大,出肉率高,产羔多。经过4个多月的育肥,每只羊的纯利润是60至100元。”丁少花说。

  在丁少花带动下,村里昔日的贫困户张金花和马凤良也走上肉羊育肥致富路。

  2月20日,吴忠市一家银行信贷员主动联系丁少花授信10万元贷款。

  镇村两级妇联负责人了解丁少花依靠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增收情况。

  因为疫情防控,马文林自大年初三至今,每天晚上都在村口执勤。

  丁少花一边精细饲养,一边联系内蒙古临河市和甘肃省环县的经销商,把自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据该村妇联主席金学梅介绍,上桥镇妇联利用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帮扶丁少花等农村妇女开展种植、养殖生产,通过“一帮一助”相互带动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宁夏日报记者 苏峰 杜晓星 实习生 王金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