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戾太子刘据之死,是刘彻年老昏聩,还是借“巫蛊之乱”废掉太子以防卫霍外戚专权?

壹德堂


确定的是,汉武帝并不是想废掉太子,更不是防卫霍外戚专权,戾太子刘据的造反和死亡是彻彻底底的一个悲剧。



刘据是嫡长子,理所应当的要继承汉武帝的位置,但是,他是主张柔和仁政的,不希望国家再打仗了,要与民休息,注重民生,从这一点看,刘据就已经具备了仁君的特点。但是,他和汉武帝的大有为政策整好冲突了,刘彻是千古一帝。他是想把后代子孙的仗打完,扩大汉文明的影响力。这一点,在普通人家也许没事儿,但是在皇家就已经有很大的矛盾。

元狩六年,年近24岁的天之骄子霍去病病逝,十多年后,大将军卫青也病逝。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位外戚,对刘据的朝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作为雄主的刘彻自然会对太子背后的势力有所提防,但是这两位过世太早。一方面使太子失去了保护伞,另一方面也是太子在朝中说话的分量减轻,尤其是与父亲的矛盾冲突,更是很多人离太子远了。



父强子弱,这是一个封建皇家的特点。汉武帝的强势必然削弱了太子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一些小人就会瞅准这一点借机上位。大家需要知道的时候,巫蛊之祸发生前,太子所谓的外家,是姨父公孙贺,时任当时的丞相,还有霍光,当时也不过是个郎官。尤其是霍光,小心谨慎,在外人看来,他虽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但是却是一心忠于皇帝的,不算是太子外戚一党。

巫蛊事件,是围绕着汉武帝一生的噩梦,从阿娇皇后诅咒卫子夫谋杀卫青开始,大汉帝国的宫廷里,就一直有这玩意儿作祟。公孙贺丞相就是由于此时,引出杀头之罪,开启了汉武帝晚年的最悲惨的冤案,巫蛊之祸。这个事件延续达两三年之久,公孙贺一家受到株连,卫青的两个儿子也牵扯其中,就连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女儿也不可避免。



整个巫蛊之祸,使得卫家外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公孙贺也算卫家外戚一派),而发动这个祸事的始作俑者,是一个胡人江充和太监苏文,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当时的丞相刘屈愗和贰师将军李广利还有他们背后的,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昌邑王刘博。可以推测,以李广利刘屈愗为首,江充苏文这些人在前线打头阵,利用汉武帝对巫蛊的痛恨,清除掉卫太子周围的外戚势力。再利用汉武帝和太子的施政理念不同,打击太子并且废除太子,拥昌邑王为太子。

其实,刘据最也非常痛恨苏文江充这些小人,所以他们就会利用这场灾难制造一个弥天冤案,逼太子刘据造反。而汉武帝一开始并不相信刘据会反,所以苏文就添油加醋的污蔑太子,使得刘据的信息无法传达给汉武帝,只好举兵真造反起来了。然而,儿子到底干不过老子,皇后卫子夫自杀,刘据带着孩子逃跑。



到最后刘据还是被官兵发现,不堪受辱自杀。后来经田千秋上述陈述,汉武帝发现此事并不简单,深查下去,才知道整个巫蛊事件都是冤案,太子是被冤枉的,是江充等人利用自己的不满逼太子走上绝路,还有丞相刘屈愗,李广利等人,这时候汉武帝终于反应过来,把这些乱臣贼子全杀了,还给太子建立了思子宫等。

从整个巫蛊之祸中可以看出。汉武帝虽然对太子刘据不满。但是他并没有想着废除太子。至于卫霍外戚势力(此时应该说是公孙贺),也有不满,但是也没有对他的整个地位构成威胁。一切原因。都在于受到一大帮小人的挑唆,利用自己本来额偏见去铲除太子。造成了这样的弥天大祸。



应该可以这样说,刘据之死,是年老的汉武帝杯弓蛇影,受到小人的利用才被杀的,至于清除卫霍的外戚势力,当时两位将军已经去世,朝中的所谓影响力也只有公孙贺,汉武帝的年老昏聩被小人利用了。

一位贤明的储君就这样被小人除掉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做了皇帝,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他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民生。再次使汉朝走向了顶峰,同时他第一次把西域地区纳入中国版图成立西域都护府,留下了昭宣盛世的政治佳绩,还有故剑情深,南园遗爱的忠贞凄美的爱情故事。


明官喵


戾太子刘据的母亲是卫子夫,又称作“卫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而自杀,他的死应该是汉武帝当政期间最遗憾的一件事吧!

汉武帝即位十多年都没有一个儿子,但是在十八岁那一年,他去祭祖回来的途中,看望姐姐平阳公主的时候,平阳公主为汉武帝推荐了一批宫女。汉武帝最后看中了卫子夫,后来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刘据。七岁时,刘据就被立为太子。汉武帝为刘据给予厚望,让德高望重的人教导刘据学习。刘据也勤奋好学,深受汉武帝喜爱。在成年以后,太子迁居东宫。后来还专门为他建了一座博望苑,让其作为交往天下宾客所用。一时间,刘据的宾客满座,不问出生,天下豪杰都来依附于他。


刘据宽厚仁爱,温和谨慎,汉武帝曾嫌他不像自己。因为,当时汉武帝已经有几个儿子了,刘据一度担心自己会被废掉。不过,汉武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为了打消刘据内心的不安。他还专门让他的舅舅卫青带话,没有人比太子更适合治理这个国家,让卫青转告皇后和太子,不要有这种不安的想法。所以,在晚年汉武帝在外出游的时候,就把国内的事务交给刘据打理。由于汉武帝当政期间,重用了很多酷吏,而宽厚的刘据并不喜欢这些执法官,结果宽厚的大臣皆依附太子,用法严苛热那就诋毁太子。正因为如此,才为后来出现的“巫蛊之祸”埋下祸根。

汉武帝晚年非常迷信,江充就利用汉武帝这一点而加害太子。有一次汉武帝白天休息,做了一个梦,梦见很多拿棍棒追打他。江充就利用这个机会,说有人用巫蛊之术加害汉武帝。于是,汉武帝叫江充派人追查,结果查到了太子府中,有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偶人拿出来,加害太子。太子在当时百口莫辩,加上汉武帝在甘泉宫,刘据见不到汉武帝,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刘据派宾客装扮城使者矫诏抓捕江充,韩说知道有诈不肯受诏被杀。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汉武帝。刘据因为见不到汉武帝担心起兵,调集长乐宫卫队去杀江充。宦官苏文逃跑报告汉武帝,说太子造反。汉武帝本来不太相信,于是派人去查明原因,去的人害怕,没有了解情况就跑了回来报告汉武帝说太子造反。汉武帝让丞相刘屈氂捕杀叛逆者与太子的军队在长乐宫相遇,双方发生激战,由于刘屈氂的军队增多。太子刘据战败逃跑,最后在湖县被地方官军围困自杀。

所以,西汉发生的“巫蛊之祸”并非汉武帝废掉太子而防止卫氏和霍氏专权。其实,当时的卫青和霍去病已经死了,卫氏和霍氏的家族势力并不是很强。后来的霍光也是汉武帝去世以后,在汉昭帝时期才掌握大权的。在汉武帝晚年,外戚势力并不强大。在“巫蛊之祸”以后,汉武帝也发现因为巫蛊的事件,越来越多,他已经感觉到错杀了太子。所以,后来修建了思子宫以寄哀思,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很多人都表示惋惜。


谋士说


是年老昏聩还是防止卫霍专权原因在于如何看待江充——奸臣还是法家

奸臣江充,这是历史给江充的定义和标签。但事实上江充是奸臣吗?非也!

从《汉书 江充传》来看,江充是一个严格执法、不徇私的法家价值观之人:

1、江充能够一个平民身份上告绊倒赵国太子丹,连赵王请求汉武帝赦免太子丹而去和匈奴作战都被汉武帝拒绝,足以证明江充的上告是铁证如山,证据充实,也说明江充擅长律法;

2、汉武帝对江充的评价是:

“忠直,奉法不阿”

两个事实足以说明江充奉法不阿:

甲、依照律令将违反律令行驶驰道的馆陶长公主车驾和护卫等全部扣留,车辆和马匹全部归公,即便馆陶长公主声称有太后诏;

乙、太子刘据的仆从违反律令在驰道行驶,被江充没收充公,在太子刘据亲自出面要求江充放过一马、不要上报汉武帝,都被江充拒绝,直接上报汉武帝。

汉武帝因为这事,大为称赞江充诚信、不隐瞒:

“人臣当如是矣”

3、江充本人是有能力的,并非无能的奸臣小人。

“既至前,问以当世政事,上说之。”

江充曾经自请出使匈奴。

江充在担任督责三辅盗贼、禁察奢侈的绣衣使者时,曾弹劾贵戚近臣奢侈,以要求发配贵戚近臣去和匈奴作战为名,强令贵戚近臣按照官爵等级捐钱做军费,数额由几千万钱。

4、江充在回答汉武帝出使匈奴如何应对时的对答,和法家“世异时移变法宜矣”一致:

“因变制宜,以敌为师,事不可豫图。”

巫蛊之乱根本原因是汉武帝怀疑自己身边信息不通、被人蒙蔽

从巫蛊之乱的源头公孙贺一案即可看出:汉武帝对于自己身边大臣的了解并不足够:

1、公孙贺儿子、太仆公孙敬生,以卫子夫姐姐儿子身份,擅自挪用军费1900万钱;

2、公孙贺意图用抓捕大侠朱安世换取赦免儿子公孙敬生,但朱安世举报公孙敬生和阳石公主私通、做巫蛊诅咒汉武帝并在甘泉宫驰道埋偶人。汉武帝让人一查,事实确凿,于是公孙贺一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伉均被处死。

3、在《汉书 江充传》有这么一句话,说明了汉武帝兴起巫蛊之祸的目的:


是时,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有与亡,莫敢讼其冤者。

即:汉武帝认为自己的左右大臣都被巫蛊所诅咒,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申诉。

于是汉武帝就任命敢做敢说、奉法不阿的江充为使者查办巫蛊,并派遣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三人协助江充办案。

汉武帝的目的并非废皇后、废太子,而是整肃自己身边隐瞒不报的风气,达到信息沟通通畅目的。

刘据兵变的理由

1、江充派人在东宫挖到偶人,公孙贺等都因此被处死,刘据自认自己也会是一样的下场;

2、难以证明江充在东宫挖到的偶人不是自己所埋;

3、因为卫子夫和家吏向汉武帝请安都没有回应,怀疑汉武帝已经死了,如果不兴兵,就会和扶苏一样冤死。

刘据兵变的根本原因是不信任汉武帝会赦免他。尤其是第三点,江充只是一个使者身份,有何能力和资格去拥立汉武帝儿子为帝?!

综述

刘据逃亡自杀,根本原因不在于江充查治巫蛊,而在于刘据失去自己的判断,听从师傅石德的建议,怀疑汉武帝会处死自己,于是联合母亲皇后卫子夫,共同发兵处死江充等4人,并和汉武帝派遣的丞相刘屈牦军作战,被视为谋反。刘据在处死江充后,依然率军和丞相刘屈牦军作战,这能说明他只是想杀江充?

江充是一个奉行律令的法家人物,对汉武帝诚实坦言。这才是汉武帝让江充按宫殿次序逐个查验巫蛊的原因——汉武帝相信江充不会欺骗他。

兴起巫蛊的原因,是汉武帝认为左右都被诅咒又不敢申诉,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这才让江充逐个逐个宫殿的地毯式清理巫蛊,以达到信息沟通顺畅、整肃风气的目的。要知道,汉武帝对于鬼神非常相信。祭祀五帝就是汉武帝的原创。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汉武帝一生可以说是相当辉煌,无论文治还是武功在中国历史是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汉武帝晚年也犯了大错,那就是汉武帝任由江充等人胡作非为结果酿成巫蛊之乱,就连太子刘据也受牵连,结果太子忍无可忍起兵造反最后兵败被杀,那么一生英明神武的汉武帝晚年怎么会犯了这么大错误呢?我的看法是汉武帝就是当时年龄大了,有时糊涂有时清醒,而且猜忌心特强,开始变得谁也不信任。

首先,汉武帝如果真想废太子刘据不用借助巫蛊之乱,当时汉武帝有绝对的权利,如果汉武帝想废太子,直接下诏就可以了,何必绕那么大弯呢,当时卫青霍去病都已死,霍光当时也是出了名的谨小慎微,做事从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汉武帝也不需顾虑刘据即位后外戚专权。

汉武帝晚年为什么会发生巫蛊之乱?就是年龄太大了,脑袋有时糊涂了,要不然不会任由江充胡作非为,当时巫蛊之乱给汉朝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很多朝臣被害,而汉武帝本人失去了儿子女儿孙子就连皇后卫子夫都自尽了,这代价太大了,这都是汉武帝糊涂时办的事,可为什么汉武帝后来又后悔了,给太子刘据平反了,还处置了谋害太子的人,因为这时汉武帝又清醒了,这是一个人年龄大了正常的反应,汉武帝也一样。

汉武帝晚年自毁长城的行为不得不说确实令人痛心,可这并不妨碍后世对他千古一帝的评价,毕竟是人无万人啊。


天宇的文史情怀


说起“巫蛊之乱”,很多人都会有提问者这样的想法。但是,实际上“巫蛊之乱”还真不是汉武帝想借机废太子或者借机削弱卫霍家族的势力。说到底,“巫蛊之乱”其实就是一场并不复杂的人伦悲剧。



首先,汉武帝借机废太子之说本身就说不通。刘据虽然相对汉武帝要文弱许多,偶尔被汉武帝嫌弃一下,说他“子不类父”。但是,刘据本身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之人。从史籍记载来看,刘据的政治素养还是不错的,作为太子乃至未来皇帝的才干也是不欠缺的。如果没有经历“巫蛊之乱”,刘据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应当说还是合格的,起码不见得比后来的汉昭帝差。因此,“巫蛊之乱”之前,汉武帝根本没有产生过废太子的念头,虽然对儿子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但仅仅是父亲对儿子的恨铁不成钢而已。汉武帝非但没有废太子的想法,反而在尽全力培养这个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其次,汉武帝不是一般的皇帝,更不是傀儡,而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帝。如果汉武帝有意废太子,明着来就是了,犯不上整出一出“巫蛊之乱”来,想必刘据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再者,从“巫蛊之乱”后汉武帝族灭江充、苏文,乃至后来杀了自己的侄子刘屈氂来看,汉武帝本身对这场悲剧也是缺乏心理准备的。换句话说,汉武帝内心根本没有想致儿子刘据于死地,只是受到蒙蔽,一时在气头上,想教训教训儿子。但是,汉武帝的一时之气最终被有心之人利用了,这才引发了后来的“巫蛊之乱”。事后汉武帝清醒了,也想明白了,但儿子已经死了,但也只能是杀了江充、苏文全族出出气。从汉武帝建思子宫来看,汉武帝内心对儿子的遭遇是有愧疚和惋惜的。但是,刘据毕竟是和父亲、皇帝刀兵相见了,不论前因后果如何,跟父亲动武就是忤逆,跟皇帝动武这就是谋反,这是法度。汉武帝作为帝王,对儿子的愧疚和惋惜只能局限于父亲的层面,而不能升级到帝王的层面去给儿子平反。因为,一旦公开给刘据平反,就等于是对外宣布以武力抗拒皇帝的不合理命令或意愿是合法的。如此一来,很可能被后来者有样学样,对维持政局的稳定和维护皇帝的权威十分不利。



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巫蛊之乱”后仅仅是恢复了刘据之孙、汉宣帝的宗室身份,而没有给予进一步待遇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为什么汉宣帝即位后仅仅是恢复了刘据的太子身份,而没有追尊祖父为皇帝,甚至给予了祖父“戾”这个恶谥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巫蛊之乱”是汉武帝为了削弱卫霍家族的势力,那就更无从说起了。实际上,在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之后,卫霍家族的势力已经在逐步削弱了,甚至连卫青三个儿子的列侯爵位都被以诸如“违制”“酎金成色不足”等诸多理由给削掉了。到“巫蛊之乱”发生时,卫霍家族的势力几乎达到了历史的最低谷。除了卫青的姐夫公孙贺和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还在台,卫霍家族对于政局的影响力已然微乎其微了。更何况,彼时的公孙贺和霍光都是文职,手无一兵一卒,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似乎还不值得汉武帝为此大动干戈。而且,从汉武帝后期重用霍光来看,似乎也没有想要削卫霍家族的意思。



说到底,“巫蛊之乱”其实就是汉武帝和儿子的小矛盾被江充、苏文等有心人利用,小事化大,而引发的人伦悲剧。加上汉武帝的侄子刘屈氂、舅兄李广利等人为了自身利益(借机推李广利的外甥昌邑王刘髆上位)推波助澜,让一场父子内部矛盾最终变成了波及甚广的“叛乱”。


农民工歪说历史


就是刘彻年老昏聩而已。刘彻年老后多疑刻薄,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扭曲了他的性格,使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情感。因此,才给了江充等小人兴风作浪的机会。

至于说废了太子防止外戚专权,这种说法非常可笑。刘彻虽然不喜欢太子刘据,但刘据却是汉武帝长期培养的接班人,并且也是最合适的接班人。汉武帝一生都在不停地征伐,汉朝国力几乎空虚。汉武帝很清楚,他必须将战事在自己这里终结,后世之君如果也像他一样那么汉朝就会重走秦朝的老路。刘据性格温和,正是最合适的守成之君。刘彻的这种想法不是我的个人猜测,而是他亲口对卫青说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刘彻是不会废太子的。



再说外戚专权的事,巫蛊之乱发生的时候,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去世,霍光生年不详,但只比刘据大不了几岁,当时官不过光禄大夫而已,如何专权?

最最重要的是!!!当时刘据都已经快四十岁了!天下哪有四十岁的皇帝还要被太后临朝、权臣辅政的道理?提出刘据继位外戚会干政的人是不是都没有考虑过刘据的年龄啊?是不是都拿他当刘弗陵那样的小孩子?


攸扬拾羽


是刘彻想除掉太子,捎带除掉卫青外戚势力。

江充与太子无冤无仇,谋害太子的主谋并非江充。而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制造巫蛊之祸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尊崇法家思想。



韩非子认为,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夫人便希望国君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

汉武帝对法家思想推崇备至。重用法家酷吏,利用巫蛊之祸,把太子,长公主,卫皇后等骨肉至亲屠戮殆尽。 汉武帝把太子当做自己的天然死敌。所以才诛杀太子。他建的思子宫,完全是假仁假义,推卸责任。他‘知道真相’后,依然不赦免太子儿女,就是证明。

汉武帝也知道太子不信巫蛊。知道江充在太子宫搜出的巫蛊是栽赃嫁祸。知道太子不会用如此低级的手段诅咒皇帝快死。但刘彻认为,太子照样利用其他办法,诅咒自己死。

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真正信巫蛊的,只有刘胥一人。但汉武帝却不杀他。因为依据法家思想:刘胥不是太子,他最不希望皇帝死。他最希望太子死。天天用巫蛊诅咒太子。

刘彻不信巫蛊的儿女,在他的指使下,被法家酷吏屠戮殆尽。唯一信巫蛊,并用巫蛊害人的刘胥,却活了下来。

汉武帝不但灭太子全族,还灭长公主,卫青、卫子夫全族。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是韩非子之言的完美体现——近爱必诛,刑不避大夫;主而诛臣,焉有过;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

近爱者:儿子太子,女儿长公主,老婆卫子夫。


杨朱学派


这话题有意思,你是觉得一个黄土埋到了脖子根,行将就木整天靠着求仙问道吃丹药提神的老头,会想着把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杀了防止他篡位?!

所谓人老多情,只要自己儿子孝顺不犯错,有哪个老人会宰了自己儿子?!各种记载都显示,汉武帝疼刘据那是疼到了极致,虽然一生风流,但是从来没有打过动太子刘据东宫的位置,乃至放心的让太子监国。

监国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管了,剩下的让你去管吧,万一我一口气没上来死掉了,你就是皇帝了。既有猜忌,汉武帝还可能有让刘据监国的打算么?!


再说,汉武帝在历史上也是拎得出来的大帝,他难道不会知道不用担心卫霍外戚专权的局面么?向来外戚专权只有孤儿寡母才会形成,比如吕雉那些年,乃至他自己奶奶窦太后那些年,都是建立在幼帝不立的基础上,后宫母主代帝监国。当年吕雉,乃至窦太后都明明白白地给他打了样什么叫做外戚专权。刘据死前,在汉朝那是什么声望,已到了监国地步,容得了卫霍专权?再说刘据死的时候,连孙子刘病已都出生了,大家想想刘据那是什么阅历了,很多东西早已经树大根深了,何来外戚专权?要说外戚专权,得是汉武帝给刘弗陵清道杀勾戈夫人(刘弗陵生母)那种,那才是真的怕外戚专权。


实际上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也没有亲手杀刘据,说白了即使抓到他面前他也不舍得杀,因为父子二人关系实在太好了。说白了,刘据是被江充等神棍,拿着汉武帝给的鸡毛当令箭,公报私仇逼死自杀的。当然,也确实有汉武帝老来昏聩的缘故,并且是最主要原因。

汉武帝不信道求长生,就不会偏信江充的话,也就不会入他的道,吃乱人心智的鬼丹药,一个不察做下糊涂事。

再说了,既是要一心废太子除外戚,还建思子宫干什么?!还天天呆在那回忆以前父子两美好生活,精神分裂嘛?!


不书


巫蛊案发生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卫青与公元前106年已经去世,霍去病更是于公元117年病逝,所谓的卫霍外戚不知从何说起!

卫青共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卫伉、卫不疑、卫登,卫伉继承了父亲的长平侯爵位,后来因为没有带证件进皇宫被除去爵位,卫不疑自小受封阴安侯,后期发展如何,历史并无记载,卫登,幼年时受封发干侯,与哥哥卫不疑一样,历史对他的记载乏善可陈。

霍去病有一个儿子霍嬗,但幼年就夭折了,霍光当政后,把自己的孙子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为孙。

由卫霍两家后人的发展来看,并没有掌握权力,根本无法构成外戚专权。巫蛊案只涉及卫伉,并没有波及他的两个弟弟。

如果汉武帝有意借废太子以防卫霍外戚专权,首先应该干掉的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但是霍光并没有受任何牵连。

所以题主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那么为什么要发动巫蛊案,日慕君认为与汉武帝的年老昏聩有很大关系。

巫蛊案起于江洋大盗朱安世,正是因为他的指控引发巫蛊传闻,最终导致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等人一起被连坐,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自杀。

但一个江湖中人如何对宫里的事情了如指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且巫蛊案一环套一环,作伪的可能性非常明显,江充被杀后又牵涉出宰相刘屈氂,越来越乱。

征和二年汉武帝已经六十五岁,由于年事已高,对长寿的追求近乎狂热,听不得半点关于诅咒或者死亡的消息,这也是巫蛊案扩大化的主要原因。

日慕君认为:巫蛊案从头到尾有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陷害夺嫡案件,主谋正是李广利和刘屈氂,为了捧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刘髆上位,利用朱安世陷害刘据,借此把卫子夫以及刘据连根拔起。

刘据虽然被杀,刘屈氂却没有得逞,田千秋一句子弄父兵让武帝彻底悔悟,把陷害太子的一干人等统统处死,算是为巫蛊案划上句号!

至于题中说道刘彻想废掉刘据,日慕君也不认同,虽然历史却有记载刘彻对刘据“子不类父”颇有微词,但并没有到废立的地步,刘据只有六个儿子,其中还有一个夭折,最小的刘弗陵此时只有4岁,故意废掉太子有可能面临无人可以托付江山的风险,武帝断不会这么做。


日慕乡关


太子刘据之死,是一个令人非常难过惋惜的一个悲剧,汉武帝晚年,深居简出,在游幸甘泉宫时生病,江充因与太子有过节,趁机说这是有人诅咒皇帝,并大肆搜捕。导致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


江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除掉太子刘据。害怕武帝去世后太子继位治他的罪。江充趁机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见好。武帝便派遣岸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治巫蛊,江充从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开始查办,依次延及至皇后卫子夫。


而在皇后宫内一无所获后,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并得到了桐木人偶,刘据决定面见汉武帝,但是由于奸臣苏文、江充的阻挠,加上此时由于舅舅卫青、及姨兄霍去病已死,姨夫公孙贺被诛杀 ,卫氏集团衰落 ,刘据的竞争对手李广利外戚家族和丞相刘屈氂等人勾结,同样也想致刘据于死地,刘据不知汉武帝是否在世,听取石德之言,避免秦末悲剧重演,发兵诛杀江充等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兵败自杀。

后来,汉武帝知道真相后诛杀江充苏文等一干人,并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刘据的死,是汉武帝晚年心中永远的痛,心爱的儿子和妻子因为巫蛊之祸先后丧命,应该是汉武帝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情。


所以说刘据的死并非是汉武帝为了以防外戚专权,因为之前汉武帝曾向刘据的舅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说:“我朝有很多事都还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周围的外族对我国的侵扰不断,朕如不变更制度,后代就将失去准则依据;如不出师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能不使百姓们受些劳苦。但倘若后代也像朕这样去做,就等于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太子性格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要找一个能够以文治国的君主,还能有谁比太子更强呢!听说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难道真是如此吗?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告他们。可见,汉武帝对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满意的,另外,如果为了防止霍卫专权,晚年就不会让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作为托孤老臣,所以刘据一案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请说出您的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