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叫智能停车 Part 2

什么叫智能停车

上一篇推文简单介绍了下智能停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理论应用,这篇就来讲一讲智能停车的分级。

智能停车最基础的、最小的级别(单位)是车位级。停车位级别有三种技术,视频桩技术、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视频桩技术,即视频识别技术。地磁技术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通过识别大地磁场,一旦感应有车辆驶入,便开始计费。第三种是智能车位锁技术,通过蓝牙技术控制车锁的升降,车锁升起,车辆无法进入停车位,车锁降下,对应车辆驶入。


接下来的智能停车的级别是场库级。场库级应用场景包括停车场、停车库、路侧停车等。最主要技术是车牌识别技术和不停车电子收费(ETC)技术。利用摄像头拍摄车牌或ETC以准确识别车辆身份,记录车辆进出场时间以准确收费,使车辆快速通过,无需停车进行人工记录。值得一提的是,ETC技术是智能停车道闸领域近年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技术。不过,近年来也有另外一种智能立体停车项目值得关注,通过通行架、固设于通行架上的车库群、纵向升降机、横向移动架、推举式交换装置构成的机械式停车塔辅以传统PLC控制系统,能做到只占用几辆车的空间停几十乃至上百辆车,并且存取车时间最快可以达到39秒。其中行业的翘楚便是江苏福星智能立体停车库,拥有20多年智能立体停车库开发经验。

再往上一级便是城市级。停车设备数据通过物联网方式上传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级云平台与停车企业的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获得停车场地数据,形成全城停车场"一张网"格局,提供线上公益性服务,便于大众查到停车位,还可以解决部分停车用户的"逃单"问题。

今年兴起的NB-IoT技术和LoRa技术就是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所应用的技术。NB-IoT技术利用窄带通信的功耗低、覆盖广、密度高优势,使停车设备直接联网,地磁、地锁、充电桩、道闸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网络平台,这项技术由华为联合多家通信运营商在研发及推广。LoRa技术则在近年形成了行业规范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区联网组成大网络。

智能停车的三个级别中所用的技术基本上是通用的,将车位级以及场库级开放接口进行资源整合之后就可以成为城市级。

近年来,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是为了缓解来自于存车量庞大的压力,还是为了顺应技术发展,跟上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的脚步。简单来说,智慧停车的"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服务于车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

我们再将其通俗易懂的阐述,智慧停车就是让人们通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让人们在现实中更好的将车停入车位。

智慧停车行业作为新生物,从大的范畴来说,智慧停车属于智慧城市领域的细分应用。智慧停车是一个特殊行业,政府、交管部门、停车经营者和停车消费者,既是智慧停车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智慧成果的获利者,因此,智慧停车大工程需要多位一体,协同推进。

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能够为车主提供电子支付、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周边信息推送等价值体验。至于为何这两年有崛起之势,主要是因为停车产品的智能部分,其稳定性、寿命、耐候性与大规模通信管理的难题都基本被攻克,再加上新技术的引用,例如已经可以实现传感设备从接入网关到接入云端,传感设备无需与网关一对一绑定,可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从整个产业链来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格局相对分散,主要以智能停车设备商、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互联网停车运营企业为主。其中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承上启下,提供商主要向停车场提供智慧停车系统以及面向C端用户的智慧停车APP产品。

2018年以来,智慧停车已经进入高层次阶段,与车联网息息相关,从目前以及未来的新格局中出发,智慧停车模式将朝向生态化发展,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打破公司边界,完成共享经济时代的传统商业要素重新整合,完成开放、共享、价值增量交换等全新竞争格局。

正是算法和应用程序的优势和准确性,才能使智慧停车系统取得成功,大面积捕获实时数据,将其与历史数据集和基准数据结合起来,并以可操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使采用者能够真正优化停车场。

所以才说智能停车不仅是一项急需的基础设施升级项目,也是获取互联网入口的下一个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