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党员“红马甲”闪亮疫情一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映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通讯员 张敬勇

“6000斤鸡蛋、6000斤面条、3000袋豆酱饼,下午就能送来。”2月2日一大早,在濮阳市工业园区昌湖街道办事处李信村口的“防控指挥部”里,听到村委们自筹钱款购买到食物的确切消息,村党支部书记靳克志松了口气。

“等过两天蔬菜再送来,村里就有足够把握应对突发情况了。”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靳克志嘴里念叨着,转身又和消菌杀毒组成员一起,为村里进行打药消毒。

村口的党旗随风飘扬,一位位“红马甲”穿梭在村街,在他们忙碌的背影上,“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字样十分醒目。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很严峻,我们村‘两委’班子及村党员志愿者60多人,组成5个组在这个卡口24小时轮流值守。”李信村村长靳广强指着指挥部墙上的值班表说。

在这张值班表上,总指挥、第一副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分工明确,指挥组、封堵路口组、消菌杀毒组、宣传组、人员隔离康复组、后勤保障组、封堵路口流动组、卡口值班组、维护秩序组等井井有条。

“有一个指挥部,有一面党旗,有一个先锋岗,有一个红马甲,有一个党员值班表”,濮阳市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五有”群防群控机制,党员“红马甲”成为辖区23个村靓丽的风景线。

除夕之夜,本是合家团圆的时刻。为在第一时间防止疫情扩散,濮阳工业园区栾昌湖村党支部书记栾贵平接到上级通知后,严格按照“五有”机制做好疫情防控,迅速成立村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带领村“两委”成员到群众家中核实武汉返乡人员情况,在做完各项工作后,已是凌晨三点。

“在非常时期,只要我做的工作能够影响到村民,让大家少外出,没有发生疫情,再苦再累也值得。”栾贵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