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驚蟄意味著藏伏的蟲子甦醒了,漫賞藏在世界名畫裡的小昆蟲

驚蟄,古代中國與現代日本稱為“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45°,在陽曆的每年3月5-3月6日。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驚蟄一到,即表示天氣轉暖,大地春雷,上天以打雷的方式驚醒蟄居的小動物,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今日驚蟄,我們藉此時節,到世界各處的名畫裡去看一看,這些甦醒的小昆蟲們是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新的春天。


留連戲蝶時時舞


徐悲鴻《貓撲蝶圖》

徐悲鴻的這幅圖裡,感受貓的靈動,和蝴蝶的輕盈敏感。


梵高《兩隻白蝴蝶》

梵高的兩隻白蝴蝶,用色彩讓我們感受到春已撲面而來。


瑪利亞·西碧拉·梅里安《蝴蝶的蛻變》

新生,就這樣自然的發生了。


薩爾瓦多·達利《風景與蝴蝶》

沒有一隻蝴蝶不向往風景!


蜜蜂辛苦踏花來


於非闇《牡丹蜂雀圖》


小原古邨《紫藤和蜜蜂》


小原古邨《鯉魚和蜜蜂》


齊白石《花果蜜蜂》


白隱慧鶴《蘭花與蜜蜂》

早有蜻蜓立上頭


葛飾北齋《風信子和蜻蜓》


溪齋英泉《菊花和蜻蜓》


齊白石《蓮花和蜻蜓》


汪中《得趣在人13》

雲晴春鳥滿江村


文森特·梵高《麥田上的雲雀》


葛飾北齋《紅腹灰雀和垂枝櫻花》


歌川廣重《金翅雀與木芙蓉》


保羅·高更《風景與孔雀》


伊藤若衝《池邊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