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对话上汽名爵:“出海”标杆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车市贵为全球第一车市,在完成高质量地引进来后,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自信地走出去。


这方面,2019年,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劲增26%,占比高达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连续4年蝉联海外销冠。

可以说,“海外每卖出3辆中国车,就有1辆是上汽车!”

品牌方面,上汽旗下百年英国运动汽车品牌MG名爵表现出色,海外销量全年累计13.9万辆,同比猛增90%,位列中国出口单一汽车品牌第一。其新能源车还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并“抢滩”欧洲,全年销量突破1.4万辆。

从车型看,名爵ZS车系的海外年销量突破6万辆,在英国、泰国、海湾六国、中东等市场名列前茅。在英国,以155.6%的销量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品牌,销量过万;在澳大利亚,成为销量第一的中国乘用车品牌;在泰国,排名乘用车市场份额第七,2019年前9个月上汽MG名爵份额已超越日本铃木,占有率达2.5%。

那么,上汽名爵是如何成为出海标杆呢?车透君日前专访了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爱民和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

俞经民坦言:“我们很早就有这个心愿,上汽一定要把跨国经营、全球经营做成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有这个心愿,而且这个事情以梦为马,在2019年又进一步突破。”

“为什么名爵海外一年可以销售13.9万辆?首先,名爵作为百年国际品牌,是非常有底蕴的,是很有生命力的,不仅名爵车型本身能够让用户心动和共鸣,它的品牌本身也是在全球市场普遍具备号召力的,海外消费者对于名爵品牌本身有着心理上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因为一百年来,名爵本身就是以全球市场作为主场的。”说到这里,俞经民显得很自信。

赵爱民透露:“我们走到60多个国家,有500多个网点,‘神经末梢’遍布全球各大洲,所以可以捕捉到一线的信息,比如右驾市场、左驾市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同的需求是什么,反过来映射到我们三个技术中心,英国的中心、美国的中心、特拉维夫的中心,来影响我们的开发,以适应全球不同地区的需求。比如,在中东加大排量的压缩机的制冷量,提高舒适性;在泰国推出装备有i-SMART智能系统的车型,率先响应泰国智能需求;在澳洲地区满足后排座椅儿童锁的要求等等。”

“往往一个细节决定产品的成败,让客户和你建立产品上的信任,觉得你是一个认真的企业在做事情。”赵爱民补充道:“我们现在用全球化的产品赢得市场,我们的纯电动名爵EZS也好,名爵ZS、名爵HS也好,都是全球平台开发,对不同的市场进行适应性地调校,这样他们觉得是尊重这个市场,尊重这个客户,所以更好赢得客户的信任。”

赵爱民还着重介绍了海外发展时的“因地制宜”和总代模式:“每个点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说澳大利亚,我们自己开销售公司,录用自己的人员去管理,去考察我们的市场,去布点、去布局。我们找的一般都有20-30年的从业经历、资深的人员,比如说澳大利亚,这个消费市场这个对MG相对熟悉,对我们的产品有一定的信心。比如说南美,在智利我们是总代模式,我们选了当地比较大的经销商做总代。但是我同样设立了南美公司,有全套的体系的人马在,帮助他共同建立这个市场和消费者的沟通,建立这个体系,同时也在督促。”

“我们的未来目标是全体系的建设,要在中国可以看到全球市场的动态。”

在差异化方面,俞经民肯定了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方面新技术和新体验。他说,“去年9月份法兰克福车展,博世在展台上联合MG发布最新的L2级自动驾驶的系统和车辆。我们要找到一点差异化成长的逻辑和被海外市场接受的逻辑。”

在听完上汽高层的一番话后,车透君认为,上汽名爵之所以能够成为“出海”标杆,最关键就是多管齐下,差异化竞争的逻辑清晰——要品牌有品牌,要技术有技术,要产品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