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么意思呢?怎么才能做到?

晚墨


非常之大的一个问题,不但是提问者,就叫后世阳明心学学徒也因为此等问题分庭抗礼,分成了几派!说到致良知,又得说起心即理、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发生都和自己的心有莫大关系,心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件事情的走向和结果,所有说理都在心中,当你准备盗窃是你心会先动,当你准备扶老太太过马路的时候心也会先动。然后说知行合一,知行是什么?字面意思无非是知道和行动,所以说知行合一是知道了要行动,不能只知不行。但是我想阳明先生想要通过知行合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远不于此。知,知什么?怎么知?知自己的心,知自己心中有良知,在动念的那一刻去致良知。用内心的良知去做,所以说知行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大部分人被私欲、后天社会的种种蒙蔽,只在动念的一刻致良知,然后让良能决定行动,付诸一致!个人见解,多多指教!


刺花党党


王守仁的致良知什么意思?怎么做?这实际上是“陆王学派”理论体系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由来。众所周知,北宋有两位理学家兄弟,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他们同时拜周敦颐为师,程颢继承了周敦颐的学说,后经陆九渊的发扬,到王守仁完善,形成了“陆王学派”;而程颐则受到邵雍和张载的影响较深,后经朱熹的完善,形成了“程朱学派。”

这两个学说是对立的,“程朱学派”认为:“性即是理”,也就是规律在事物出现前就已经存在,人应该按理来做事。(这个学派不涉及问题,下面不展开);而“陆王学派”认为:“心即是理”,事物是在人心里的反映。这两种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

其次我们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理论脉络:

一、程颢阶段。程颢认为“万物一体”,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心”,但私心或私欲会使人失去这种联系,只有用“恻隐”、“不忍人”之心`用真诚一心去做,才能体现这种联系。

二、陆九渊阶段。陆九渊在程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在陆九渊看来,现实、现象只包含心的世界。

三、王守仁阶段。王守仁坚持心即是理,他进一步阐述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又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王守仁的思想更加旗帜鲜明,他认为没有心,就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人对事物的第一反应,也就是本能、本性的反应表明,人的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直觉的认识就称之为“良知。”所谓“良知”,就是对良善的认知。所以人应当遵从良知去做。而那些找借口不去遵从良知的人,其实就是出于私心、私欲。只要人人遵从良知,那么“满街都是圣人。”

“致良知”就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思想。





骑马的牧羊人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对儒家学说是非常重大的发展和补充。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说用良知知道了善恶,就要去做,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做到。

怎么做到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明阳的四句教。

致”就是做到。“良”是好的,善的,“知”就是知是非。

致良知”就是做到你知道的善的知识。

用格物思辨的方法,完善自己的“善念”,去掉自己的“恶念”,得到的就是良知。

王明阳“致良知”的意义

儒家从孔子创建学说,就有个致命的弱点,儒家没有哲学上的认识论,没认识论那你就没世界观。

那么儒学的所有主张都是无本之木,程朱理学虽然用理学补上了漏洞,但是以格物知天理没人能做到了。

王守仁格竹,三天三夜啥也没格出来,反而病了,所以他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心即理,不求外,而求内。

创出“致良知”给儒家长了跟,从此以后称为“新儒学”,这才算是完整的哲学。


盛京杨员外


心学归于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理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种理论是阳明先生自龙场悟道后逐一发展形成的,致良知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何谓良知? 这里的良知不是狭义范围内的内心善良等,它是广义的,是对事物的一种优越认识,它是“心即理”的升华,心即理认为,心是本源,有了心事物才能产生事物的理,而“良知”则是心对事物的优越认知。

致,对应的是“知行合一”。致,是一个过程,即“知行”的过程,“知行”不断交替循环,会不断产生新的“良知”,致无止境,良知亦永无止境。

如何才能做到“致良知”? 其实答案已经给出,就是不断的去“知行”,让知行合而为一,方可致良知!



自持阁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翁子涵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要根据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


请允许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发自内心的认为上面这段话是可信的吗?这世界如此复杂多变,真的存在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去评判所有事物的是非善恶,能指导一切吗?


我告诉您,绝!无!可!能!


我也曾经想找出一种理论,能指导一切的理论,刚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我是欣喜若狂的,感觉一切疑惑都会因良知而解。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间久了我意识到我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我内心倾向于肯定王阳明的理论是因为我的贪心与懒惰。想得到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论,不愿意费神费力去思考,正确答案就自己出现。


然而,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如果致良知真的那么神奇,为什么没能成为学界主流?


为什么没能解决你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原因就在于,致良知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基于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三观对现实做一个印证,而不能解决一个人知识和经验上的具体缺陷,自然也就不可能解决生活中具体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致良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思维程式


王守仁“致良知,”看使简单,要回答得好也不易,自立自强这个词十分好,自己靠自己的劳动、我以为是最体面的生活!我曾经写过观后感;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女)年轻时全国老百姓的女英雄…打个比方她很少钱捐30元,我都认为她真心爱国!在国家人民有危难的时候站出来了,简直是女汉子!王楠姑娘我很爱你。所以说良知、有一颗真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知足而不骄纵,爱国爱同胞,也属于良知范筹,道德品行是第一位的。欺骗就是道德问题,以上是我的想法,平时我就是善事可作,想小善为积大善的追求者。


陈段泉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不学而能是什么,是本能,先天而就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动物性,是良能。

不思虑而知是什么?就是觉知,一思考,人在思考中,也就迷失在了思虑之中,就不知不觉了。

中国古人是修练成道的,他们知道觉知是什么,而现代人和当代人就很少修练知道了。那些当代修行修练者说觉知,但并未到达觉知,大家谈论觉知而不觉知。

王守仁并不知道觉知是什么?他不懂良知是什么。

为何王守仁不觉知呢?因为他提“知行合一”

如果知道觉知的存在,在觉知中,那么这个觉知是不可能与人之行合一的,觉知是那个观照着知行合一的大,而知行合一的“知”只是人学而知的知,是知识,知行合一的“知”是人思虑而知的知,是学识,都应该在觉知之下。

所以王阳明其实不知道觉知为何,他提“致良知”但并不知道良知为何,所以他说要知行合一,如果他能指出:良知观照着知行的不合一,良知亦觉察着知行之合一,这样表述,才是知良知的,知这不虑而知,——良知。


吴振伟美丽生活


这个问题,一般人应该给不了你想要的答案。毕竟他的学生,跟随他学习的人,都没有能完整的理解,只能整理成一册传习录给后世的人研究学习。

但可以从大的方向探讨一下。

比如阳明大神的体系毕竟还属于儒家,那就脱离不了儒家的思想范畴,而儒家的终极社会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人间秩序,道德目的是让人达到至善。

所以,我个人认为阳明大神的致良知的终极目的应该也是至善,只是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纸墨上,应该是竭尽全力的去做到。至于怎么做,那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可以从不以善小而不为开始,直到你心中再无恶念为止。

这样应该算是做到了。



大额头者


我个人认为,王阳明是执行力最强的儒家圣人。是开创儒家继往开来的圣贤。自孔孟朱以来,儒家观点鲜明,目标明确,但为天下开太平手段力度不足,致使儒家治国安帮雄才大略往往要委身于人依托于人,而王阳明是儒家第一个强势入世,执行儒家宗旨最彻底之人。王阳明的"致良知"本是来自孟子一派,但与孟子所言"良知“有时代不同和理解不同。"致良知",是王阳明理论体系的必不可一个环节,与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练"都强调一个"行"字。致良知,践行实施的意味更强。但王阳明主张良知是静坐思想而得,不敢苟同。特别是脱离现代信息社会极不可能,这可能也是500年前时代局限。反而,从孔孟儒家的宗旨教育必不可少,切身实践更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