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评价罗中立的代表作写实油画《父亲》?

艺屿Eyesvot


原来我一直不知道,原来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是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名美术专业学生,这幅油画对我产生的心灵震撼已然超出了艺术的层面,堪称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绘画作品。直到今天,我看到这幅画时仍然会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情怀,这种情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久弥新。



罗中立是恢复高考后才进入四川美院学习的,而且选择的还是国画系。很少看到罗中立的国画作品,他赖以成名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油画。一般人可能感觉不到罗中立与传统绘画有什么联系,其实单单就是一幅《父亲》,罗中立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传统人文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从比利时留学归来后,罗中立对东西方绘画理念和绘画技法的理解更为深刻,这些艺术思维直接体现在他担任四川美院教授和院长期间的教学思想。

纵观中外绘画史,深入人心的绘画作品不胜枚举。但是一直以来对我影响最深的绘画作品就是罗中立的《父亲》和李自健的《母亲》。我是因为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这幅油画专门去看了他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举办的个人画展,进门时便看到了那幅震撼人心的巨幅油画——《母亲》。坦白地说,当时我就想到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我不想从艺术的角度对《父亲》这幅画做出任何评价,或者说现在这些评价都显得有些多余了。除了绘画技法,《父亲》真正能够在中国画坛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是其真实的人性体现。在人心日益浮躁,铜臭味渐浓的当今画坛,能做到这一点的画家殊为难得。


惊龙轩




1948年出生于重庆壁山县的罗中立,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卓有成就的画家。《父亲》是罗中立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少年时的罗中立就特别喜欢绘画,而且表现出少有的绘画天赋。从小学到中学,罗中立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在当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找来一些绘画书籍和图片,练习画画,勤奋不辍。

高中毕业后,罗中立参加工作来到一家铁厂当了一名钳工,但他的画笔从没有停下过,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连环画和人物画习作。

油画作品欣赏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罗中立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国画专业。1978年大年三十这一天,罗中立在重庆大巴山的一个地方看到一名掏粪的老农民,这个老人的形象对罗中立触动很大,使他想起了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农民。一下子激发了罗中立的创作灵感。这是罗中立《父亲》一画的原创动机。《父亲》的原型就是这个朴实的掏粪老人,名叫邓开选。

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创作好《父亲》这个典型形象,罗中立三次深入大巴山地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体验农民生活,与邓开选老人盘腿长谈。他要来邓开选老人的照片,再比照真人原型,画了改,改了画,画名也由《收粪的老人》,到《我的父亲》,再到《父亲》。前后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这幅倾注了罗中立满满感情的《父亲》的创作。

罗中立作品欣赏

1981年,《父亲》在参加当年全国画展时引起巨大轰动。人们无不为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所震撼,所感动。

《父亲》1981年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全国美术金奖,被誉为中国当代油画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罗中立一画成名。更坚定了他从事艺术创作的信心。后来罗中立又到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进修两年,画技日瑧成熟。回来后在母校四川美术学院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美术学院院长。

2000年后,罗中立被文化部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同时被聘为文化部研究员。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


灯影书画


当写实油画在中国发展了半个世纪后,已经无法更好地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情调和文化基因,于是,不少画家提出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口号,用油画关注生活现实成为许多画家的共识。

《石桥畔的浴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48年出生的罗中立,正好赶上了油画变革的大潮。由于他出生在重庆郊区,祖辈是农民,他自然而然把关注点集中在农民身上。


为了展现真实的农民形象,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罗中立深入大巴山体验了近10年的艰苦生活。这段生活结束后,农民的形象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

《父亲》

他发现,农民身上的朴实、憨厚、善良、勤劳的品质,在本质上,不就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共性吗?

于是,罗中立怀着虔诚、敬畏的态度,以大视野大情怀的方式来审视和挖掘民族共性,把这些共性集中在一个农民形象身上,它就是1980年创作的《父亲》。

《月光》

《父亲》是罗中立超写实油画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当代中国油画超写实的最高水平。从父亲之后,罗中立的油画开始步入写意性。

罗中立以超写实手法把《父亲》刻画得栩栩如生,主画面是一位表情凝重的老农在劳动之余,接过一碗水准备喝。

《沐浴》

画中极其重视细节的刻画,朴素的穿着,黝黑的脸庞,干裂的嘴唇,深邃的皱纹,坚毅的眼神,粗糙的双手和老碗,甚至把老农指甲缝中的污垢都展现出来了。

这些原生态的表达令人震撼,具有强烈感染力,非常符合现实农民形象,体现了罗中立超常的洞察力和强烈同情心。

《母亲》

此画取名《父亲》,他是农耕文明下千千万万个勤劳质朴的父亲形象,更是民族文化中那种亲情味和父性精神的无限延续,代表了一个民族对父辈的认同感和敬畏感。

同时,在这幅画中,罗中立还赞扬了劳动光荣,要时刻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思想。


鸿鹄迎罡


四川美术学院前院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展现了一代中国农民。《父亲》是中国上亿农民的代表。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四川美院学生罗中立1982年在重庆黄桷坪四川美院毕业创作的。创作此作品以前,罗中立下乡在大巴山,他用下乡时的一个农民速写头像,经过反复推敲,几经易稿,为《父亲》头上包帕下圆珠笔争论不休,理由就是这个农民是不是有文化的新中国农民。

《父亲》是中国几千年代表,作者用写实手法,融入自己的创作情感,讴歌了一代生养中华民族的父亲。画父亲的作品很多,但罗中立的《父亲》用巨幅头像特写,打动了所有的内行外行中国人。《父亲》真是一幅划时代巨作。

《父亲》是一座大山,是屹立不倒的在人心中伟大平凡形象,她永远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也收藏在中国人的心中。

《父亲》作者罗中立后任四川美院院长,他当时同学程丛林,周春芽,陈可之,莫也等一班同学也为川美争得荣耀,罗中立院长期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画家。现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就是当今中国画坛上的优秀油画大师。

祝福四川美院越来越好!


劉金子



罗中立的《父亲》可说是一代人的视觉记忆,是一件非常具有时代代表意义的艺术作品,而艺术家本人的命运也跟其紧紧地绑在了一起,1981年1月,在罗中立儿子出生没多久,《父亲》巧合般地获得了第二届青年美展中获得一等奖,这让“父亲”的含义一下又复杂起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父亲》起先被罗中立题《我的父亲》,而吴冠中大笔一挥,认为“父亲”具有更时代的广泛意义。


罗中立迅速成名,并以此画一举奠定了自己在画坛的地位,1981年的《中国美术》将《父亲》作为第一期的封面,这幅布满沟壑的辛劳脸庞,似乎代表着饱受苦难的民族几十年来的沧桑历史。两年后,他成为那个新生年代文化领域10名公派出国学习人员之一,1986年回国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四川美术学院,那时起,学校已经将他作为领导班子的预备成员培养。罗中立在画《父亲》的时候会否想到,自己的一生都会因此改变?1998年,罗中立正式出任四川美院院长,直到2015年退休,持续了17年的时间。而罗中立本人,也许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个特例,艺术家(普通教师)(几乎)因为一幅画而升任美术学院的院长。


罗中立的《父亲》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最终稿定型前,他曾反复修改,绘画的主题也从《收粪的农民》到《生产队长》,最后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原作有着惊人的尺寸——216*152公分(这一点似乎没在别的回答中看到,《父亲》作为图像可能非常具有代表性,但《父亲》作为艺术作品则需要考虑到它的现实构成以及现场观赏才能带来的质感,从下图罗中立与《父亲》的合照中能感受到真实尺寸,而尺寸在绘画欣赏中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现场观感,这一点隔着屏幕是不可能感受到的),这是几乎只有领袖肖像才能享有的待遇,据说还是罗中立的老师帮他完成了超大画布的准备。而吴冠中正是看中了如此画幅下肖像作为一整代人集体形象描述所能传达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建议将名字《我的父亲》改做《父亲》。

罗中立的几版《父亲》——一个农民角色像真实靠拢的过程。


罗中立自己如此评价到这幅画:“30多年过去,对《父亲》的解读也更多了,其实当时主要还是伤痕文化的代表作,是一个过来人对过去历史的反省,是呼唤家庭伦理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回归。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


罗中立已功成名就——无论作为艺术家的声名,或是体制内的“权利”,他都凭一副《父亲》都做到了,自然,年轻艺术家也许在朦胧中顺应的时代的潮流而因此“中举”,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某些)的永恒问题是,如何打破,尤其,如何打破刻板印象——艺术家对于创造力最本源的追求,以及在创作中最直觉地怀疑(罗中立几年的出国经历,似乎也没能让更先锋更实验的艺术实践影响自己)。这点上罗中立既是幸运的,他很早的时候(大三学生)便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可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罗中立的其余作品都不存在,似乎他只创作过《父亲》,这好像有些悲伤,也可能是艺术家几十年来极力想摆脱的。但艺术家还有时间来考虑么?还是被繁忙的行政事务所耽搁着?


这些就只有艺术家自己才知道了。


透明流动虚无


这幅作品完成于1980年。当时,中国8亿人民,绝大多数是农民,还有几千万像罗中立一样的青年是知青,与农民非常亲近。所以,这幅作品一经面世,就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共鸣。

当时轰动我们也就不去多做评论了。


关键是已经过去将近40年了,大家还对《父亲》记忆犹新,这才是真正值得评论的理由。

罗中立是一个知青,他在农村就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画画,他还画了不少连环画。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已经成家立业的罗中立,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

《父亲》是他还没有毕业的一个创作。

这个创作原来是为了参加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而创作的。


《父亲》的草稿之一。

当时,完成作品以后,罗中立给作品的标题是《我的父亲》。可是在北京预展的时候,吴冠中先生肯定了作品以后,对《我的父亲》这个标题提出一个意见,是不是直接就叫《父亲》?

以后,这个作品就以《父亲》为标题展出了。

那么这个作品的好处在哪里?有什么经久不息的魅力?

我们还是细看作品吧。

首先是肖像画的“逼真”和生活气息。


作品没有刻画父亲这个人物的全貌,而是集中特写了父亲在烈日炎炎下的一张脸和隐约可见的粗糙手。

这是一下就能打动人的地方。

农民自古就是在烈日底下辛苦耕耘的人,粗笨的体力活,磨损了他们的手。

从手上,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有多艰辛,这是令人无数人无数农民的儿子非常心酸的。

其次,细部都刻画非常细。


我们看,鼻尖上的汗水都可以看到。焦躁的口,是他想喝上一碗清水的理由。

这只碗已经用了好几代人了的感觉。
贫穷、顽强、不知疲倦,充满希望这就是父亲,这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父亲!

罗中立非常成功的刻画了特定的“父亲”

这个形象,感动了无数善良正直的观众,所以,《父亲》的形象,就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形象。


不过,罗中立以《父亲》成名以后,就再也没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这又是另一种可以思考的。

罗中立的画风从比较工整,变得写意起来。


作品之一《早春》。

画了一些反映农村农民的作品。

但是,这些作品,我们看的的只是粗笨,发呆,木讷甚至原始性本的农民农村。

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对这些变化没有新的敏锐和敏感,所以,罗中立也逐渐成为一个被《父亲》遗忘的画家了。


据说他的绘画作品拍卖价格大幅度下滑。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不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的原因。

我认为,罗中立因为《父亲》一画的名气远远大于一个美术学院院长的地位。


说到底,他是一个赶上了新时代又落伍于新时代的画家。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意见,欢迎你的批评指正。


千千千里马


不才就“如何评价罗立中的油画代表作《父亲》?”略谈一点本人的愚拙之见。

那我就不赘述作者简介,来个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给读友们多留些空闲。

第一次看到这幅油画《父亲》是在1981年此画获奖之后,当时,心灵确有很大的触碰与震撼。头扎一条白洋肚手巾,古铜色的脸布满横七竖八的折皱,枯瘦而曝起清筋的手,微伤的手指裹扎着小布条,端举半碗水,一双无奈,呆滞的目光中,不乏清澈中透着一种坚守和执着,虽然,这幅画作者摄取的只是人物的面部和手,以及水碗和手巾与小布条,但整个画面宣泄着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赫色与淡淡黄色底色,衬托着人物的一种精神的刚毅,高光与逆光的处理,显现了烈日的炎热,表现了人物的饥渴,更好更完全地凸显了一种劳动人民的本色,那种辛苦劳动过程中的小憩被作者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愧是一幅名符其实的《父亲》画作。



笛荡晚霞


罗中立先生的代表作《父亲》,是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受文化大革命思潮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创作思想主要还是围绕着以政治为中心,以历史大事件为中心,以歌颂领袖人物为中心的思路为主,罗中立先生的《父亲》一经出现,立即引起美术界的轰动和全社会的巨大反响 ,因为在当代美术史里,这是第一次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形象如此描绘出来的。

画面中一位饱经沧桑的西北老人,手捧粗瓷大碗,面部表情平静,黢黑的皮肤布满皱纹,背景是金黄的土地。这幅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构图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幅人物肖像特写,以完全写实的风格表现了一种对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的描述,这幅作品如果出现在现在,真的不会引发轰动效应,因为现在的创作环境和人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很多了,但是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这幅作品的理念无疑是超前的,画家敢于用创作领袖肖像的方法来表现一个普通人无疑也是富有胆量和人文情怀的,因为这幅画的尺寸非常大,在美术馆展出时的视觉冲击力是非常强烈的,这种尺幅的作品以前只有画毛主席,孙中山等伟人时才可以用,用在普通人身上是不可思议的,也有可能是要犯错误的,但是罗中立先生怀着一颗人文精神十足的心,顶着很大的压力推出了这幅作品,他的成功改变了中国美术界的创作环境,在此之后,中国画坛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艺术理论,艺术形式同时出现,传统的,现代的,写实的,抽象的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艺术的春天真正的到来了。


鄞粤强


罗中立的《父亲》已经进入美术史,可以说是当代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与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具有相同的地位。

有这样几个因素促成,1、美术经历文革的“红光亮”,“三突出”模式后,又经历伤痕美术反思美术的过程,美术的题材内容形式该如何走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罗中立用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2、罗中立不同还在于他用文革模式,文革时期画领袖像的形式画了一个农民大脑袋,题材内容上回归到普通人,这又是一个突破;3、他把西方的超写实手法引进过来刻画一个饱经沧桑,肤如车辙般的农民,这种形式语言引进是个新鲜事物,他巧妙的用在此处恰如其分,是个创举,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人们的心灵;4、那时候的美术作品还没有独画一个巨大人头的作品,领袖像虽然也是大人头,但人们不把领袖像当艺术作品看待,罗中立的《父亲》却堂而皇之的进入艺术殿堂,形式显得非常独特。

总之一幅艺术作品的成功一定与历史环境相关,罗中立的《父亲》就是历史逻辑的产物,他在恰当的历史时机出现了,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这就是历史决定论。




恭一造型


古铜色的面色,纵纵横横的皱纹,陕北的地域特色,劳动人民的形象,慈祥,和蔼却又饱经生活的艰辛……这样的《父亲》,质朴,感人,真实。

陕北老农形象,使我想起了“延安精神",我们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我们打江山的不易,以及“革命圣地"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难怪《父亲》引起人强烈的感情共鸣,它从实到虚都有皆可扩散思维。换成其它地域的形象,未必有这样的效果。这样的父亲,其实就是“国父"一劳动人民形象。

面对这样的《父亲》,我们心疼,我们感动,我们心里震撼,我们心里和身上的虚假,浮华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