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凯恩斯:医保改革三大变化,投资人要向钱看

凯恩斯」获取行业策略!

医疗方面的重磅文件《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有人只盯着一些条款,比如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这些条款重要吗?我觉得也很重要,可我们是投资人,我们要关心和钱有关的东西。在股市讲钱不伤感情。


对于这个文件,去除旁支,我们得出了几个结论

1、 医保要深化支付体系。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要解决医保资金来源的问题。简单直白点,医保要发挥更大作用,收更多,付更多。


2、 医疗器械的下沉,要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这类似于日本的医疗体系,社区医院分流大医院压力,本次疫情,比如新加坡一下子就拿出了800多个监测点。而我们部分大城市临时增加的量不到200。查漏补缺,一定要增加


3、 带量采购扩围,包括器械耗材和药品。


综上,个人总结了医疗细分的影响。

CRO:依然是利好。仿制药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带量采购要从现有4+7扩展到全国,势必要形成研发上的厮杀。混日子不行了,有钱,就买外部研发团队的脑力和劳力辅助研发。


仿制药企业:利空。带量采购开始后,现场那些仿制药企业药物代表脸色都不好看。未来国家用量压价,用价格换市场的策略。仿制药企业要竞争,激烈竞争。


医疗器械和耗材:耗材是利空,因为也要带量采购了。但是医疗器械是重大利好。一方面耗材便宜了多用。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全行业下沉之后,基层小医院要添置很多设备。比如血液透析,比如床位监护。


医疗服务:比如牙科眼科。这些医院可以开其他种类门诊,来补充公有医院医疗资源的不足。未来医保支付将扩围,利好。

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云:这部分也是利好。一方面研发需要大量数据搜集,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在未来数量上会有所补充,这就使得医疗系统的需求增加。当然,我们更希望有医疗信息的打通,所谓电子病历联合体这种形式。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并不相同,现如今医疗体系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社会上还有很多关于公共性和市场化的思考。个人认为未来还是公共性兜底和市场化医疗同步推进。其实我们的医疗系统比大多数国外的系统优秀。至少比美国人负担轻,比英国人效率高。一条中间线,不是很平均,也不是很势利。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生大病了保障不够,比如肿瘤。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我国医疗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肿瘤药对外依赖比较高,而且很贵很贵。另一方面医保对于贵的肿瘤药谈判艰难,很多药是高专利壁垒的,跨国药企也是希望能够收回研发成本之后,再赚一笔。


说白了,还是要技术上去,要促进医药企业互相竞争,竞争出创新,能躺着赚钱的企业是不会去搞研发。


好了,说回来,就是:医药是一个长线的投资方向,投资人拿住了医药股就是拿住了钱。拿什么类型的医药股呢?上面已经表述完整了。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凯恩斯

好人好股高端操盘手商学院名誉院长,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操盘学高级讲师、清华大学操盘学特训讲师,中央电视台CCTV2《交易时间》特聘专家, 《操盘大讲堂》特聘教授。

2013年曾经在北京电视台公开讲解如何选择三年十倍大牛股,所举的案例最终在2015年底实现了十倍的盈利。 凯恩斯是目前国内唯一在价值投资领域做到可量化的实战型学者。

不管你是激进型的朋友还是稳健型的股民,都欢迎关注我们 @中和应泰上海分公司 。我们会定期发布一些热门题材干货和边风炜 魏宁海 徐文明 凯恩斯 等财经大咖视频。请大家多多点赞和转发,期待与你们更多的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