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湛江:销毁价值3.5万美元染有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毒进口亲虾

广州日报记者今天从湛江海关获悉,湛江海关所属霞海海关近日查获一批染有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毒的进口亲虾,并已实施销毁处理。

据了解,该批约900尾、货值3.465万美元的亲虾,3月16日由广州口岸入境,于当天到达湛江指定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霞海海关关员抽检后发现,该批亲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呈阳性,遂依据相关规定,该对该批进境亲虾实施扑杀销毁处理,同时对隔离场所及周围场地实施消毒处理,防止该病害传入扩散。

据介绍,该批亲虾所患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俗称“偷死病”,由副溶血弧菌引起,对虾临床症状为在池底死亡,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对虾养殖重点监测病害。

“亲虾是指用作繁殖虾苗的种用对虾,亲虾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虾苗的品质,故而亲虾的选择格外重要。”霞海海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湛江对虾养殖和水产加工出口基地特色产业发展,霞海海关积极采取措施,在检疫审批、优化通关等环节支持亲虾等优质种质资源进口;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严把进口亲虾检疫关。

另据悉,湛江对虾养殖面积44.3万亩,对虾产量17.8万吨,年产值120亿元,对虾生产、贸易量均位居国内第一,素有“中国对虾之都”美誉。2018年,湛江市进口亲虾100余批次14万余尾,育苗量400亿尾,占全市总育苗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湛江海关多次从进境种用亲虾中检出急性肝胰腺坏死、对虾杆状病毒包涵体等疫病,为湛江对虾种苗繁育、对虾生产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关家玉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