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中法戰爭中的法國遠東艦隊艦艇一覽

我是“不沉的戰艦“,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1884年8月29日,法國將“中國日本”與“東京”分艦隊合併,組成法國遠東艦隊(孤拔艦隊),司令孤拔中將、副司令利士比少將。艦隊共有5艘鐵甲艦、15艘巡洋艦以及其他艦船20艘共35艘。先介紹5艘鐵甲艦(裝甲艦):巴雅號(Bayard)、阿塔朗特號(Atalanta)、勝利號(Victerieuse)、拉加利桑尼亞號(LaGalissonniere)、凱旋號(Triomphante)。

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

1、 巴雅號鐵甲艦(Bayard)

巴雅級共四艘,兩艘是木殼鐵甲、兩艘是鐵殼鐵甲。該艦是巴雅級木殼鐵甲艦的首艦,另一艘為蒂雷納號(TURENNE)。木殼鐵甲巴雅級是前後兩個煙囪,鐵殼鐵甲巴雅級是一個煙囪。巴雅號1876年10月在佈列斯特開工建造,1880年5月下水,1882年服役。該艦排水量5915噸(TURENNE為6260噸),艦長81米,寬17.45米,吃水7.62-7.67米。該艦配備8座鍋爐,雙軸推進,輸出馬力4400匹,航速14-14.5節,載煤量400-450噸。該艦艦身為鐵肋木殼,木殼外敷設熟鐵裝甲,該艦側舷裝甲152-254mm,甲板裝甲203mm。編制人員451名。

巴雅號鐵甲艦,孤拔中將去世後,該艦運送孤拔靈柩回國。

巴雅號鐵甲艦較晚期的照片

巴雅號鐵甲艦側圖

巴雅號武備:1870型240毫米19倍徑炮單裝4座, 1858型193毫米炮單裝2座,1870型140毫米30倍徑炮單裝6座,37毫米23倍口徑5管機關炮12座,356毫米魚雷發射管2只。火炮佈置:四門240是T字形(兩門前面耳臺並排,另外兩門在中線上舯部和尾部),上甲板首尾各一門193炮,側面中央五個炮門有三門140(隔一門一個炮),另有6門37在3個桅盤、6門37毫米火炮在上甲板。

該艦於1883年加入法國東京分艦隊,1884年8月隸屬於法國遠東艦隊,參加了中法戰爭,最後於1899年退役。

巴雅號鐵甲艦美術圖

巴雅號鐵甲艦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2、 阿塔朗特號(Atalanta)

該艦屬於法國阿爾瑪(Alma)級鐵甲艦,該級艦共7艘,阿爾瑪號Alma 、阿米德號Armide、阿塔郞特號Atalanta、聖女貞德號Jeanne d'Arc 、蒙特克萊姆號Montcalm、布蘭奇女王號Reine Blanche、忒提絲號Thétis。其中阿塔朗特號(Atalanta)1865年6月在法國瑟堡開工建造,1868年4月9日下水,1869年服役。該級艦排水量3513-3828噸,艦長68.88米,寬13.94-14.20米,吃水6.26-6.66米。裝備4座鍋爐,單軸推進,輸出馬力1580-1890匹,航速11-11.9節,載煤量250噸。該級艦舷側裝甲2.4米高水線皮帶150毫米,炮廓裝甲120毫米,耳臺裝甲100毫米。編制人員316人。

阿塔朗特號於1883年加入法國東京分艦隊,1884年8月隸屬於法國遠東艦隊,參加了中法戰爭,最後於1887年退役。

阿塔朗特號鐵甲艦

停泊在幹船塢的阿塔朗特號的同級艦的阿塔郞特號

阿塔朗特號的武備:1864型193毫米18倍徑大炮單裝6座(設計為中央炮郭,4座佈置在中央甲板露炮臺上,有厚裝甲防護,2座在炮郭內), 1864型 140毫米炮單裝4座,37毫米23倍口徑5管機關炮8座。像他們那個時代的大多數鐵甲艦一樣,他們裝備有金屬加強的衝角。

阿塔朗特號的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阿塔朗特號的船模

3、 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凱旋號(Victerieuse)、勝利號(Triomphante)

拉加利桑尼亞號屬於拉加利桑尼亞級鐵甲艦,該級艦共三艘,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勝利號(Victerieuse)、凱旋號(Triomphante),但三艦之間略有差別,全部服役過法國遠東艦隊。拉加利桑尼亞號1868年6月22日在法國佈列斯特開工建造,1872年5月7日下水,1874年服役。該艦排水量4645噸,艦長78.03米,寬14.94米,吃水7.37米。該艦配備4座鍋爐,雙軸推進,輸出馬力2200-2400匹,航速12.7節,載煤量500噸。該艦側舷裝甲152mm,炮塔與甲板119mm。編制人員352人,戰時配備382人。該艦於1894年12月24日退役

1882年拉加利桑尼亞號鐵甲艦

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武備及佈局:1870型19倍238毫米炮單裝6座(耳臺2炮郭4),1870型21倍140毫米炮單裝5座(首1、炮郭4), 1859型120毫米炮單裝4座1878年改為100毫米炮6座(上甲板),1878年加23倍37毫米5管機關炮4座。

拉加利桑尼亞號鐵甲艦

凱旋號與勝利號,,兩艦大致相同,其中勝利號1869年8月5日開工,1875年11月18日下水,1877年服役。凱旋號1869年8月5日在法國Rochefort開工,1877年3月28日下水,1879年服役。排水量4585噸,艦長78.64米,寬14.86米,吃水7.37米。該艦配備4座鍋爐,單軸推進,輸出馬力2200-2400匹,航速12.7節,載煤量330噸。該艦側舷裝甲152mm,炮塔與甲板119mm。編制人員352人,戰時配備382人。凱旋號與勝利號服役不久後就加入了法國的中國及日本海域分艦隊,此後便一直在遠東海域服役。二艦都參加了中法戰爭。

凱旋號鐵甲艦

勝利號鐵甲艦

凱旋號與勝利號,,武備及佈局:1870型19倍238毫米炮單裝6座(耳臺2炮郭4),(1864型18倍)1870型20倍193毫米大炮單裝1座(首),1870型21倍140毫米炮單裝6座(尾樓1、尾上甲板1、炮郭4),1859型120毫米炮單裝4座1880年改為100毫米炮單裝6座(上甲板),1880年加23倍37毫米5管機關炮8座。

凱旋號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下面介紹數量龐大的巡洋艦和輔助艦。

一等巡洋艦:狄爾昔(Tilsitt),圖爾維爾號(tourville1878、Duquesne級、5698噸),杜居士路因號(Duguay-Trouin1879、3189噸)
二等巡洋艦:費勒斯號(Villars1881、2382噸),馬貢號(Marengo、2382噸),羅蘭號(2382噸),拉佩魯斯號(Laperouse、2363噸),普利莫蓋號(2363噸),德斯丹號(d Estaing、2363噸),奈伊號(2363噸),尚普蘭號(2042噸),梭尼(2017噸),雷諾堡號(1820噸),裡戈德熱努伊號(1722噸),尖兵號(1722噸)

三等巡洋艦:凱爾蓋朗號(1330噸),迪夏福號(1330噸),凱聖號(1330噸),窩尓達號(1323噸),阿米林號(Hamelin、1323噸),黎峨號(1191噸)

輔助巡洋艦:剛毅堡號
通訊艦:巴斯瓦爾號(Parseval、856噸)
炮艦:野貓號(Lynx) ,蝮蛇號(Vipere),美洲豹號,羚羊號(Antilope),豹子號(Leopard),益士弼號(Aspic),精靈號,慧星號,弓手號,魯汀號,鬥拉克號(Drac),突襲號(Surprise),土耳其彎刀號(Yatagan),馬槍號(Mousqueton),標槍號(Javeline),大斧號(Hache),短槍號(Carabine),軍樂號(Fanfare),馬蘇號(Massue),Harpon,Sagaie,錦葵號(Mauve)


一等運輸艦:安南人/阿那米特號,東京號,梭尼號(Saone)
魚(杆)雷艇:44號 ,45號 ,46號,50號。

4、 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

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1877年3月31日下水,採用鐵肋鐵殼艦體,不過當時法國人尚不掌握船用防鏽漆的配方,無法用防鏽漆塗刷防腐蝕,杜居士路因號原本新式的鐵殼外採用的還是木殼船包裹銅皮的傳統防腐方法。水線下的鐵殼船底外又加鋪了一層厚度為201毫米的木板,再在木板上包裹銅皮,稍顯笨拙古怪。艦長89.76米,寬13.18米,吃水6.25米,排水量3479噸,動力採用8座圓形鍋爐配合1臺複合蒸汽機,功率4800馬力,單軸推進,航速15.5節。艦首、艦尾共設4座耳臺,充作主炮的4門190毫米1870式“加納”炮分裝在4座耳臺,另有1門安裝在首樓內,如此艦首對敵時可以獲得3門主炮的火力。副炮是5門1870式140毫米“加納”炮,4門安裝在前後耳臺之間舷側,剩餘1門在尾樓甲板上。此外,還裝有2具356毫米魚雷發射管,以及長達近7米的法式大鼻子撞角。

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

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

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側線圖

5、 圖爾維爾號巡洋艦

圖爾維爾號巡洋艦,排水量5,698噸,杜居士路因的放大版,艦長98.6米,艦寬15.39米,吃水7.85米,航速16.9節。六個耳臺各1門21倍193,船頭1門193,船尾無,中部下甲板兩舷窗14個21倍138毫米火炮。

圖爾維爾號巡洋艦美術作品

圖爾維爾號巡洋艦美術作品

6、 窩爾達號巡洋艦(Volta)

窩爾達號巡洋艦(Volta),本艦是"Limier"級三等巡洋艦,木殼巡洋艦。排水量1323噸,1864年在Cherbourg建造。艦長63.40米,寬10.36米,吃水4.47-4.85米,2座鍋爐單軸推進,輸出馬力1000~1100匹,航速12~12.5節,載煤量200~235噸。裝備M1864式或M1866式163mm炮1門,M1864式或M1867式140mm炮4門,載員編制154人。1884年8月孤拔來到閩江口,因旗艦巴雅號鐵甲艦吃水太深,於是改以本艦為旗艦率隊進入閩江到達馬尾江面,讓本艦因此在中法海戰中留名。

窩爾達號巡洋艦

窩爾達號巡洋艦

窩爾達號巡洋艦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7、費勒斯號巡洋艦(Villars )

費勒斯號巡洋艦(Villars ),本艦是"RIGAULTDEGENOUILLY"級一等巡洋艦,法國瑟堡船廠建造,1879年下水,1881年成軍。本艦船身長75.97米,寬11.58米,吃水5.23~5.49米,排水量2,382噸,動力為6座鍋爐1臺蒸汽機,2,750馬力,煤艙容量400噸,航速14.5節,本艦裝備15門M1870式140mm後膛砲,37mm旋轉式機關炮8-10門,同級艦有3艘,費勒斯,馬貢和羅蘭3艦是同級艦。

費勒斯號巡洋艦

8、德斯丹號巡洋艦(D'Estaing)

德斯丹號巡洋艦(D'Estaing),本艦是"Lapérouse"級巡洋艦,排水量2363噸,裝備M1870式140mm炮15門,37mm旋轉式機關炮8-10門。 "Lapérouse"級巡洋艦,法國1870年代建造的4艘巡洋艦,採用帖肋木質船體結構,鐵質船底和撞角。該級4艘“拉佩魯茲”號、“德斯坦”(d'Estaing)號、“尼埃利”(Nielly)、“普利莫蓋”號均加入了孤拔指揮的法國遠東艦隊。 長(水線)81.92米,寬11.38米,吃水5.66米。動力1部水平式蒸汽往復機,6座橢圓鍋爐,2750馬力。帆具3桅杆,燃煤300噸,最高航速15 節。

德斯丹號巡洋艦

9、拉佩魯茲號巡洋艦

拉佩魯茲號巡洋艦,本艦是"Lapérouse"級巡洋艦的首艦(跟德斯丹號同級),排水量2363噸。

拉佩魯茲號巡洋艦

10、尚普蘭(香伯蘭)號巡洋艦(Champlan)

尚普蘭(香伯蘭)號巡洋艦(Champlan),本艦是"Infernet"級巡洋艦,排水量2042噸。

尚普蘭(香伯蘭)號巡洋艦

11、黎峨號巡洋艦(Linois)

黎峨號巡洋艦(Linois),本艦是巡洋艦, 排水量1191噸。

黎峨號巡洋艦

12、雷諾堡號巡洋艦(Chteaurenault)

雷諾堡號巡洋艦(Chteaurenault),本艦為木殼巡洋艦,於1868年7月20日在 Le Havre的Augustin Normand下水,1880年10月17日成軍。 船長78.18米、寬10.74米、深5.74米、排水量1,830噸,4具鍋爐、馬力1,700匹、最高速率14.27節、載煤290噸。 裝備1門163mm砲、6門140mm砲,載員202人。本艦在服役後曾多次修改主機與武器,此處不詳列。 本艦於1896年9月1日除役報廢,1892年5月16日拆解。

雷諾堡號巡洋艦

雷諾堡號巡洋艦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13、迪夏福(杜沙佛)號巡洋艦(Duchaffault)

迪夏福(杜沙佛)號巡洋艦(Duchaffault),本艦是"BOURAYNE"級巡洋艦之一, 排水量1330噸

迪夏福(杜沙佛)號巡洋艦

14、羅蘭號巡洋艦(Roland ),2382噸


羅蘭號巡洋艦

羅蘭號巡洋艦

15、炮艦、運輸艦

精靈號炮艦(Lutin), 本艦140mm炮2門,100mm炮2門,機關炮2門。

精靈號炮艦

炮艦“魯汀”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法國軍艦炮擊淡水港,畫面上的軍艦從左至右分別是“蝮蛇”“凱旋”“德斯丹”“拉加利桑尼亞”。

蝮蛇號炮艦(Vipere),本艦排水量471噸,火炮9門,乘員120人。

蝮蛇號炮艦

野貓號炮艦(Lynx),排水量471噸,火炮9門,乘員120人。

野貓號炮艦

慧星號炮艦, 由Arman, Bordeaux製造,1884年完工,長75.8米、寬8.9米、深2.3米,排水量820噸,1部主機單軸推進,速率10.67節,裝備4門160mm砲,乘員79人。 本艦於1909年除役。

慧星號炮艦

慧星號炮艦

安南人號運輸船(Nive )

安南人號運輸船

梭尼號運輸船(Saone)

梭尼號運輸船

尖兵(偵查)號巡洋艦(1722噸)

尖兵(偵查)號巡洋艦

與"No.45"號、"No.46"號十分接近的法國海軍杆雷艇

45號杆雷艇線圖,顧偉欣先生繪製

與"No.45"號、"No.46"號十分接近的法國海軍杆雷艇

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不沉的戰艦,以後的文章會介紹法國的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及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