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朱韵《碧云天》:又一首爆红中国风,唱出来的古诗词原来这么美

古往今来,许多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已然成为后人心目中的文学典范。不管是《唐诗宋词三百首》里的名家名作,还是各朝各代能人志士的诗词杰作,现代人似乎只有诵读的幸运,却再无可能欣赏其搭配上曲调的韵律之美。

可惜的是,多少古诗词的曲调,在历史的长河里消逝,我们只能在诗词的字面上欣赏其文学之美,但终究它有属于音乐的一部分,古诗词当然是可以唱出来的,甚至其中多数更是专为演唱所著。

千百年后,随着流行音乐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第一首被大众广为传唱的古诗词,应该归功于邓丽君。早在1983年,邓丽君便在她所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里收录了一首让后来人耳熟能详的作品,那就是《但愿人长久》

这首名曲改编自宋代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人优美的诗词配上后人梁弘志先生的作曲,简直是天造地设的绝佳组合,难怪有后来无数歌者竞相翻唱,其中就包括歌坛天后王菲。

也是王菲的翻唱,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首《但愿人长久》。从那以后,华语乐坛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古诗词歌曲。

来到21世纪,歌坛天王周杰伦发表于2003年的一首《东风破》,正式揭开了“中国风”歌曲的潮流大幕。《东风破》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里,不仅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还使用了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从而烘托出中国风歌曲“融合古今”的时代特色。

时至今日,当中国风歌曲达到前所未有的热捧高度之时,随着作品产量的急速攀升直至爆棚,越来越多的创作乱象和糟粕内容开始显现并受到关注。

仿佛任何一种音乐风格都是如此,中国风也躲不过“原创抄袭”或者“语法不通”的大众批判。当热播过亿的原唱者,被华晨宇当面质疑“套旋律的作品不要标榜原创”时,中国风也似乎跟着一起遇冷,过去那些狂热的追捧也开始恢复理性和专业。

这时候,人们不禁要问:

到底什么才是中国风?

真正好的中国风,又该是什么模样?



顾名思义,中国风指的是中国风格,不论是音乐创作还是服装设计,中国元素和和文化,都是其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

周杰伦的作品之所以饱受赞誉,不外乎是其音乐作品紧贴中国文化的内涵,善用中华语言的美感,并能在编曲与制作等方面,将中华音乐的审美风格融为一体,最终才成就了周氏中国风的高度。

当然,这些年在周杰伦等人之后,绝不乏中国风的后起之秀。这一次,要向大家诚意推荐这首由朱韵演唱的《苏幕遮·碧云天》,一起来感受唱出来的古诗词可以有多美。

一曲《碧云天》,唱出古代诗词的音乐之美

想必许多人对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并不陌生,这首名家之作不仅收录在《宋词三百首》里,更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必备诗词,可见作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作者范仲淹的事迹更为人所知。究其一生,这位北宋大文豪的一生都在东奔西走、在官场上大起大伏,在书卷上笔耕不追,有限的生命里写尽了无数天下事,留给后人的文学杰作里,饱含着他的勇气与智慧。

在古代文人里,做过官的读书人范仲淹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这首《碧云天》写在他羁旅他乡时的所见所思,在眼前不断变幻的秋日景象里,范仲淹表达着内心无尽的思乡之情。

这一次,朱韵选择演唱范仲淹的这首《碧云天》,是宋词里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在离愁别恨之外更写出了辽阔大气的意境,可见范仲淹的心胸开阔,做人更有远见。

作为年轻音乐人的代表、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的朱韵,这一次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和发展路径,她的声线里本就带有古色古香的底色,再加上多年深厚的音乐功底,更能让听众们在她的中国风里感受出实力唱将的魅力。

2020年1月,朱韵演绎的《苏幕遮·碧云天》正式在全网多平台上线,很快便收获了“999+”评论的好成绩,高人气的播放量更让这首歌很快登上“人气巅峰榜”,排名仅次于此前参与过《声入人心》的音乐剧歌手郑云龙。

波动心弦、单曲循环,被仙女俘获……来自听众类似的赞誉在《碧云天》的评论里时常出现,如今中国风歌曲已然在广大音乐群体中拥有了很好的接受度,这一良好的群众基础更能让足够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朱韵的《碧云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近年来包括像民谣歌手胡德夫、李健、赵照等人,均先后在各大晚会、音乐综艺上以中国风的音乐风格重新演绎古人的经典作品。不久前,就连中国摇滚圈的老炮儿高旗也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为李健量身打造了多首歌曲组成的宋词专辑,巧合的是范仲淹的这首《碧云天》也被选中。

所以说,当中国风成了众人皆捧的音乐潮流时,我们更要负责任地为广大音乐受众们,用心推荐真正好的音乐作品,还没有听过朱韵带来的《碧云天》的朋友,这回可不要再错过这首足够用心的中国风作品。

一首“中国风”,是中华文化的最好传承

继唐诗后,宋词作为另一种文学体裁,兼有文学与音乐的双重特性。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即“词牌名”,词人写词之时便可随着曲调将其唱出,这也体现出宋词从《诗经》《楚辞》等古人经典作品汲取了丰厚的营养。

直到今天,唐诗宋词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的广为传播,我们更应该将唐诗宋词等艺术瑰宝铭记并流传下去,既然古人能唱,当代音乐人与制作人就更可以大胆而积极地尝试,

这种融合古今的音乐碰撞,绝对是有价值的艺术传承。

回看范仲淹的这首《碧云天》,其词牌名《苏幕遮》是高昌国语的音译,也就是西域即新疆等地。宋代词人如范仲淹等用此调另度新曲,说明在北宋年间《碧云天》就曾是一首能用来演唱的音乐作品,只是当时的曲调后人难再寻。

正因如此,朱韵为《碧云天》献唱的全新版本,不失为一次当下最有创造性又符合潮流的音乐实验。朱韵科班出身的实力演唱,结合经典古词与全新编曲融为一体,更能展示出音乐创作者的奇思妙想。

当文字变成歌声,那些原先在泛黄的故纸中,安静的诗句插上了音乐的翅膀,用另一种方式再次飞入我们的内心世界。绵延千年的悲欢离合和今天的音乐旋律碰撞在一起的绚烂色彩,让人折服。

也许你会发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绵延千年的悲欢离合早已被预演,它们一脉相承。让宋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以独特、优美且更加亲和的方式呈现,可以说把中国新音乐的探索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共同进步,要求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在历史经验里,找到最有价值的结合与传承,音乐行业更没有例外。包括中国风的盛行、传统文化的网络复兴,乃至国潮时尚的迅速蔓延,都有其深远的内在原因,反应的则是当下社会的真实需求。

别再说古人的就是老旧的、过时的,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古城,不也能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网红圣地么?有时候,若我们无法正视历史的新价值,本身就可能就预示着一种倒退。

时隔千年,当范仲淹的《碧云天》被后人再次演绎,进而登上最新的热门榜单时,可以说当代的音乐人就像朱韵等人,是站在了古人的肩膀上才收获了更高的成绩。

2020年,就让中国风继续流行,这才是对中国文化最好的传承。所以,期待朱韵更多、更好的中国风作品,这首《碧云天》我们先双击加“心”、收藏转发了,就让更多人喜欢上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