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营养丰富的茄子,种植方法有哪些,高产的关键因素要掌握

茄子又称“落苏”。 据史料记载,茄子于公元4~5世纪传入我国,经历了1000多年栽培、分化和选育,茄子在我国已形成了庞大的种群。按果型主要分为圆茄、荷包茄、长茄、线茄等;就果色分主要有黑茄、紫茄、红茄、青茄、白茄等;在熟性上主要包括早熟、中晚熟、晚熟等。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农业装备和设施不断推陈出新,茄子栽培管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广应用和发展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

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本文作者将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设施管理、病虫防治以及采收上市等方面,阐述设施茄子高效丰产栽培,以期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茄子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一、品种选择

目前,长沙地区茄子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包括圆茄类型的湘茄1号、湘茄2号、早红2号及紫铃等;荷包茄类型的绿抗早茄等;长茄类型的长丰2号、长丰3号及黑冠长茄等。其中,湘茄1号、湘茄2号和早红2号是湖南省蔬菜所选育的,紫铃是长沙春润种业有限公司(民营)选项育的,绿抗早茄是从陕西引进的,长丰2号、长丰3号及黑冠长茄是广东品种。这些品种经长沙地区生产实践检验,结果显示,品质上佳,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良好。以上品种均为F1代,不能留种,市面上都有包装种子销售,可根据自身需求选购。

二、 培育壮苗

设施茄子高效栽培要夺取丰收,培育壮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茄子壮苗的标准是:真叶6~10片、株高15~18cm、开展度20cm左右、茎粗0.4~0.6cm且呈深紫色、节间短、无病虫危害、根系发达、门茄开始现蕾。

传统栽培模式下的茄子生产,通常采用电热加温防寒育苗技术(早春栽培)或遮阳降温避雨育苗技术(夏秋栽培)育苗。在设施栽培模式下开展茄子生产,提倡推广和应用工厂化育苗技术育苗。工厂化育苗较传统育苗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节约种子用量、节省育苗用地、降低对土地的依赖、减少对土壤的破坏、缩短育苗时间、出苗整齐划一,自动化智能化的统一管理更能有效可控地培育壮苗。选择颗粒均匀、疏松透气、养分全面充足、肥效均衡持久的基质;利用针式或滚筒式精量自动播种系统,使基质混拌、装盘、压穴、播种、覆盖、洒水等一系列作业都在自动流水线上依次完成。从而,通过综合运用精量化穴盘播种、智能化密室催芽、集约化基质培育、精细化水肥供给及精准化病虫综治等技术和手段,确保培育壮苗。早春栽培适宜隔年11月中下旬育苗,夏秋栽培应该在芒种后夏至前育苗。

三、整地施肥

茄子怕洪涝,应选择地势平坦且相对较高,排灌方便的田块(沙壤土最为理想)架棚。茄子忌连作,必须与茄科作物和花生等实行2~3年轮作;若条件允许,最好能实行1~2年水早轮作。前作罢园后,及时深翻地块,包沟2m做畦,深沟高畦;利用旧膜盖好大棚,闷棚3~4周; 严格防雨,日晒过白。定植前一周左右,每亩施入生石灰50~100kg、腐熟厩肥4000~5000kg(条件允许,最好用 50~100kg 有机复合肥替代,有利于减少劳资投入)、发酵好的枯饼50kg、多元复合肥50~80kg。然后整地,将石灰和基肥均匀地翻施入耕作层;耙平畦面,布好滴灌管线;盖好地膜,等待定植。

四、 移苗定植

定植前2~3d,用50%多菌灵粉剂 800~1000倍液对苗圃进行严格的全面喷洒,确保带药取苗。早春栽培,宜雨水至惊蛰间择冷尾暖头晴好天上午移栽;盖严棚膜、闭棚3~5d,以利缓苗。夏秋栽培,则于大暑至立秋间择晴天傍晚移植;棚肩以上用遮阳网覆盖3~5d,以利稳蔸和根系生发。采用双行定植,行距60cm、株距35~40cm。结合浇定根水,每蔸浇入1000倍5%敌克松粉剂药液250~300mL,以防止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

五、田间管理

早春茄子田间管理,前期以保温防寒促生长为主,中后期则以肥水管理、通风降温、保花果增产量为主。夏秋茄子定植时正值长沙酷暑,应加强补水、适度遮阳降温。但是,无论什么季节、无论采用何种栽培模式、无论遇到怎样的天气,茄子生产过程中都不主张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病害的扩散与流行。

5.1 肥水管理

茄子叶面大、水分蒸腾快而多,需及时补水。采用膜下滴灌的水肥一体模式,将生产中的水、肥供给科学地耦合。依据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变化和不同生育期茄子对水、肥的需求特点,严格把控肥料营养元素的配比、用量及浓度。肥水供给总的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

早春栽培植株生育期前期,正值长沙雨季,注意把握水、肥供应的频率与时机;遇上连日阴雨,严格控制水、肥供给或暂停供给,待天气转晴再恢复。夏秋栽培植株生长前期,长沙酷暑难耐、高温干旱,需增加给水的频率和供水量,以确保田间植株清晨不打蔫为度;进入冬季,天气阴冷潮湿,仅在晴天上午适量供给肥水。门茄坐果后,应适度增加肥水的浓度和钾肥的用量,以利壮果;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收一次便大水重肥灌施一次,以促进幼果快速膨大。到了采收后期,适时用KH2PO4等作叶面喷施,早春茄子采收后期正值盛夏,当于早晚“三凉”时进行;夏秋茄子采收后期恰在寒冬,需择晴天正午完成作业。隔5~7d施一次,能有效延缓植株衰老、促进果实生长、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5.2 植株调整

栽培茄子最常采用的整枝方式是 “二杈”整枝法。门茄挂果后,其着生节位以下的侧枝嫩芽全部摘除,只保留两根枝条培育;以后陆续整枝,抹掉腋芽、老病叶及多余的侧枝;果实成形且开始膨大后,及时摘掉其着生枝的顶芽,解除其顶端优势,使营养成分主要向果实输送。每次作业产生的残枝败叶等废弃物及时清出田间集中销毁,以减少病虫的发生与扩散。

当前,茄子“再生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即早春茄子(适度稀植)进入采收末期后,剪除门茄着生点以上部分,促使其由茎基部生发新枝,从中选择两根对生的壮硕新枝进行培育,加强田间管理,6周左右可重新采收上市。或者对进入采收末期的植株进行彻底修整,摘掉老病叶、植株下部的侧枝嫩芽、植株上部的弱枝腋芽及多余侧枝,使保留下来的枝秆继续坐果。前种方式可陆续采收至10月中下旬,后种方式可延长采收期4~6周。生产中,综合考虑本地栽培习惯、市场供需情况、自身技术储备及茬口安排等因素,自主决定实施该项技术。

5.3 棚室管理

设施茄子高效栽培,应当尽可能取南北走向架棚、同向做畦,以利通风采光。早春栽培完成定植工作后,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遇8℃以下低温,及时加设小拱棚,能较好地抵御低温影响;当夜温达到20℃或昼温达到25℃,敞开棚门、揭开裙膜,通风降温排湿;夜间温度稳定在20℃上以后,拆除小拱棚、撤掉大棚膜,转入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夏秋栽培,白露前,在大棚內架好竹架中棚,盖好大棚膜;霜降前,用无滴膜盖好中棚。晴天棚内温度超过30℃时,敞开南门、揭开裙膜,通风降温,下午3:00以前及时关好棚门盖好棚膜。立冬后,原则上不再揭膜通风,确因棚内温度过高,则于晴天正午前后,适量揭开中棚膜和大棚背风侧裙膜2~3h,降温排湿。

5.4 保花保果

引起茄子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光照过弱、营养不足或过剩、土壤过干或过湿、通风不良、病虫危害以及温度高于35℃或低于17℃等。生产上,需加强肥水管理、严格病虫防治、及时整枝摘叶和加强通风采光。

为了在减少劳资投入的前提下确保植株坐果良好,提倡利用熊蜂授粉替代激素保花。当田间5%~10%植株门茄开花时,选择性情温和、群势庞大、采集力强、抗病性好的熊蜂,每亩投放一箱,可以确保授粉良好,为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确因条件所限,无法实施熊蜂授粉,可以用0.4%糖氨基嘌呤水剂(丰绿核金)或核苷酸钾水剂(帆喜蔬菜核能)1000倍液,分别在苗期、花期、门茄坐果期各喷施一次,能较好地预防落花落果。

5.5 病虫防治

危害茄子的病虫害较多,且往往交叉叠加发生。危害较大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和绵疫病,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茶黄螨、红蜘蛛、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及棉铃虫等。设施茄子高效栽培病虫防治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臭氧防治等为主要手段,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严把“防”字关,最大限度减少病虫的发生,控制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病虫的危害程度,防与治有机结合。

5.5.1 农业防治 通过各种农业措施的综合运用,把局部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茄子生长、不利于病虫大量发生的方向调整和控制。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调整播种期、实行轮作、深耕烤土、高温闷棚、土壤处理、采用水肥一体灌溉、加强设施管理、植株调整、中耕除草及清洁田间等。生产中,结合实际综合运用。

5.5.2 物理防治 利用防虫网将生产区域打造成“全封闭”的独立空间;科学运用灭蛾灯、高压灭虫灯、高频杀虫灯和有色驱虫膜、有色粘虫板;适时投放性诱捕器、性诱杀器;利用糖醋液(糖、醋、酒、水按3∶4∶1∶2 的比例混配均匀)诱杀小地老虎。

5.5.3 生物防治 用草蛉、瓢虫、捕食螨、蜘蛛、蛙、蟾蜍等捕食性天敌捕食害虫;用鱼藤、苦楝、巴豆、除虫菊酯等防治蚜虫。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有翅类害虫,用春雷霉素防治疫病,用中生菌素防治青枯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这些都是绿色、环保、高效的防治技术,应该切实运用到生产中。

5.5.4 臭氧防治 近年来,臭氧防治技术被引入设施园艺。目前,我国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湖南等地,己有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携手从事与园艺设施相配套的臭氧发生设备的研发和产品销售。利用臭氧防治技术防病的相关验表明,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设施蔬菜病害发生,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发展;一次性投入多年续用,有利于减少劳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5.5.5 化学防治 茄子生产上常用化学杀虫剂有48%乐斯本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功夫乳油、10%安绿宝乳油、1%敌虫晶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5%天王星乳油、73%克螨特乳油、90%晶体敌百虫、1%苦参碱醇等,根据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施药。黄萎病初发期,用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隔8~12d施药1次,连续喷施2次;也可用0.5%施特灵水剂2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mL;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mL。绵疫病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d1次,连续喷施2~3次。无论治病还是杀虫,都必须交替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施药过程中对植株特别是对花果的保护。

六、适时采收

无论是早春栽培还是夏秋栽培,适时采收是茄子生产夺取丰收最后的关键。茄子以其鲜嫩果实为商品果,早春栽培通常在定植后40~45d始收,夏秋栽培一般于移栽后35~40d始收。采收时,可依据“茄眼”(即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或浅绿色带状环)大小而定。当果实充分膨大,茄眼不再明显,则表明果实趋于成熟、生长变缓,即可采收上市。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农业工作者,有一定帮助,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帮忙关注一下笔者以及转发评论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