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林黛玉》:来到贾府是寄人篱下?莫小看了林家势力之强大

《林黛玉》:来到贾府是寄人篱下?莫小看了林家势力之强大


重读黛玉进贾府这段,少年时看见的是凤姐的精明能干、王夫人的大方持重,如今却看到两个人身上的性格缺陷,原来从一出场就已经是如此注定了。凤姐见到黛玉,其花团锦簇,玲珑八面不提,其中有一句很值得玩味话,值得单拿出来说说。这是她赞黛玉的一句话:“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句话,抬高了贾府的地位,贬低了林如海的地位。可贬低林如海,是抬高贾府的好方式吗?林如海身上有三个标签,分别是:探花郎,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探花郎,是科举功名,进士第三名。兰台寺大夫,是中央监察官员,天子近臣。巡盐御史,是监督地方盐政的官员。盐政,是古代重要的赋税来源。林如海官居扬州,我去扬州看过清朝大盐商们留下的宅子园林,真是银子堆成的富丽。


而林如海,就是代表中央、代表天子监管这个国家税赋重要来源的官员。是非天子极度信任之人不能担任的职位。而且林如海的祖上,也是列候,到如海业经五世。若非这样的出身人品,荣国公的嫡亲孙女贾敏,怎能嫁给他呢?然而林如海唯一的女儿,他和妻子视为珍宝的女儿,却被凤姐评价为:“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凤姐这句话,对黛玉而言,明褒实贬,褒扬的是黛玉的个人品味,贬低的是黛玉的出身。而再看贾政,就明白的多了,毕竟是脸朝外的人,知道轻重,林如海介绍的贾雨村,贾政,“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此缺”。


贾政对贾雨村之重视,源于对林如海的重视。到了凤姐这里,却成了她要贬低、瞧不起之处。凤姐之不读书、之没有全局观、之势力、之不善良,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