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社保缴费分一档、二档、三档,养老金有区别吗?

目前国内老龄化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因此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老年人口的增多,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劳动力流失,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社会抚养压力。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缴纳养老保险。这样一来在自己老了以后才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保障我们晚年的基本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领取养老金首先要符合缴满15年的要求,其次还需要达到退休年龄,这样你才符合领取养老金的规定。不过社保一直都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这样的方案,你的缴费年限越长,退休之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才会更多。

关于社保缴纳这方面,其实还是有着很多注意事项的。相信缴纳社保的人应该都知道,社保缴纳会有不同的档次。包括最低档以及一档、二档、三档等,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需要缴纳的资金也各不相同。对此很多人好奇,选择一档、二档、三档,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会有多大差距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是企业在职员工的话,就不需要担心这样的问题了,因为缴费档次都是企业按照标准缴纳的,你自己是做不了主的。而灵活退休人员就不同了,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但是对于不同档次的差距却并不了解。

如果按照养老金公式进行计算的话,在你缴纳社保时选择60%这一档次,那么社保交满15年,个人账户中会有36000元,退休之后养老金预计能够拿到1382元。假如选择80%这一缴费档次,预计退休之后养老金能够领取1800元左右。选择100%这一档次的话,退休之后养老金能够达到2000元之多。也就是说不同缴费档次每月相差近700元,这样的话一年就差了8400元,接近万元之多了。

之所以社保会建立不同的档次,其实就是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状况差异。让每个人都能实现最基础的保障,有条件的人群可以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毕竟退休之后也可以比别人多领钱,还是比较划算的。经济条件一般的人群,就可以选择最低缴费档次,至少要保证退休以后也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简单点来说,社保按照一档、二档、三档这样的缴费档次,需要缴纳的费用是递增的。相应的退休之后的金额也会有差异,相信很多人也知道每年养老金都会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其实还是比较划算的。

而且趁早交更能减轻自己的压力,越早交其实越省钱。不要等到自己已经快退休了,才想起来要缴纳社保。那时候有可能缴纳年限不够,并且往后缴纳的金额也会更高,算下来需要交更多的钱。最后还有一点,因为城市地区的不同,缴纳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最终的选择还需要去各地相关部门实际了解一下才好。看到这里你们知道社保不同档次之间的区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