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汉宣帝第二任皇后王氏无子无宠,为何却能得到元帝、成帝的善待,并当上太后?

文史砖家


纠正一点,汉宣帝共三任皇后,王氏乃是第三任。

王氏的命其实并不好,早年曾多次与人定下婚约,但总是在即将成婚时男方便突然去世,因而王氏久未成婚。汉宣帝流落民间时因与王氏父亲有旧,因而继位之后将王氏纳入宫中,但其在后宫中并不受宠,也未能生下一儿半女,故王氏在后宫中谨小慎微,却不想竟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并在之后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

△邛成太后王氏

刘病已流落民间与王奉光相识,王氏因久嫁不出得以入宫

王氏的先祖其实也曾荣耀过,曾因战功而被赐封为关内侯,得以从沛郡迁至长陵居住,爵位一直传到王氏的父亲王奉光。王奉光年少时因喜欢斗鸡,故而得以与流落民间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相识。

△汉武帝晚年爆发“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之时,因“巫蛊之祸”的爆发,太子刘据在江充的逼迫下起兵反抗,兵败之后,逐携两个幼子逃出长安,皇后卫子夫也于同日自尽。而刘据的长子刘进为了妥善安置刚刚出生月余的儿子刘病已,故而为曾随父亲刘据出逃。

后来,逃到湖县泉鸠里的刘据被发现,不久后遇害身亡,两个小皇孙也一同遇害。与此同时,刘病已的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和姑姑也全部在长安遇害,而刘进的姬妾和门客也全部被处死,只有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仍生活在官狱之中。

△幼年刘病已

后来,刘病已被邴吉救下,并将其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里,交给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刘病已年纪渐长,因同样喜欢斗鸡,便结识了王奉光。

王奉光有一女王氏,也曾说过几门亲事,奈何每次成亲之际,男方却总是突然病逝,这导致后来已经无人再敢娶王氏。

直到汉武帝驾崩之际,刘病已才被接入掖庭收养,并将其录入皇家宗谱。许多年后,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因膝下无子,权臣霍光于是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仅过了二十七天便又被废,刘病已这才得以继位。

△汉宣帝刘询继位之后王氏被纳入宫中

或许是感念与往日交情,汉宣帝继位之后便将王氏纳入宫中,且不久便被封为了婕妤。

因不受宠在宫中谨小慎微,却误打误撞成为了第三任皇后

王氏入宫之后其实并不受宠,这应该也是其一直没有子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原本注定了皇后之位与其无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出现反转。

△邛成太后入宫之后并不受宠

本始三年(前71年),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被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派女医淳于衍毒死,次年霍显的女儿霍成君被霍光立为皇后。

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光去世之后,毒死许平君之事爆发,霍显于是阴谋发动叛乱,结果事败,汉宣帝逐对朝中霍家的力量进行了彻底清洗。同年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刘奭为由,废黜霍成君皇后之位。

△霍家倒台霍成君被废

汉宣帝怜悯许平君所生的太子刘奭早年丧母,且又险些被霍氏毒害,于是便想从后宫中挑选一位平时谨慎且无子的嫔妃封为皇后,而多年遭受冷遇的王氏无疑符合这个要求。于是在元康二年(前64年)二月二十六日,王氏被立为皇后,并将太子刘奭交给其抚养照顾。

因抚育之恩,王氏先后成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黄隆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因王氏对刘奭有抚养之恩,加之刘奭生母已经去世,故而王氏被奉为皇太后,次年又将王氏的哥哥侍中中郎将王舜封为平安侯。

△汉元帝继位后王氏被尊为皇太后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因为王氏在汉元帝时期便已经是皇太后,刘骜继位之后,其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皇太后,因当时皇后亦为王氏,故普遍称其为邛成太后。而且,还将王氏的弟弟王骏也封为了关内侯。

△汉成帝继位后王氏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王氏虽然早年间备受冷遇,但其后半生却算是想尽了荣华富贵,这应该也是其较为长寿的一个原因。永始元年(前16年)八月十九,王氏去世,终年其实于岁,其先后做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长达四十九年。死后,王氏得以与汉宣帝合葬杜陵。


香茗史馆


汉宣帝共有三位皇后,结发之妻许平君许皇后,仇人之子霍成君霍皇后,默默无闻无子少宠的王氏皇后。

王皇后,历经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三朝,为后长达四十九年(公元前64年----前16年),却声名不显,终年七十多岁。

期间,与王皇后有过交集的皇后皇太后一共有七位。分别为上官皇后属于汉昭帝刘弗陵之皇后,霍成君为汉宣帝刘询之皇后,王政君王太后为汉元帝之后,许皇后和赵飞燕赵太后为汉成帝刘奭之后。中间还有一位许平君许皇后,许皇后早在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权臣霍光夫人霍显派人毒杀,王皇后紧随汉宣帝和许皇后入宫,仅为婕妤。许皇后的死,使得王皇后由一个不受宠的后宫婕妤成为皇后。

其中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

汉宣帝身为史上有名气的贤君,选择无子无宠的王氏作为一国之母,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面说过,汉宣帝在册立王皇后之前,有过两任皇后,许皇后和霍皇后。夹杂在其中的是汉昭帝遗留下来的上官太后。

许皇后早死。霍皇后乃是霍光和霍显所生的幼女,按辈分来说霍皇后是上官太后的姨妈。上官太后是汉武帝留下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四人之中的左将军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与霍光之女所生的女儿,上官桀谋反被族灭后,上官太后只有霍光及其家族可以倚仗。

前有霍光父子,后有上官太后的护佑。霍成君霍皇后的地位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霍光劫持众臣废除昌邑王刘贺之后,与刚被霍光上秉上官太后提拔为车骑将军的张安世听从光禄大夫给事中邴吉的建议,迎立汉宣帝刘询。

在民间陪伴汉宣帝多年的许平君,在汉宣帝即位时(元平元年七月即公元前74年),受于各方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于霍光的压力,而仅是将许平君立为婕妤。数个月之后,汉宣帝以寻找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宝剑为引语,点醒了众臣,这才能够勉强册立许平君为皇后。

仅仅三年后(本始三年正月),霍光夫人霍显指使女医淳于衍毒杀许后,由于霍光的出面阻止,汉宣帝只得息事宁人,皇后之位空闲出来。霍显女儿霍成君得以入主长乐宫,成为皇后。

又过了近三年的时间(地节二年三月即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亲政。之后,相继提拔魏相邴吉等人为相,重用张安世,慢慢掌控了朝政,架空了霍禹等人。

霍氏家族并未坐以待毙,先是预谋毒杀太子不成(太子刘奭是在霍光死后一年才得以确立,是许后所生),而后发觉权利日益削弱,遂有废除汉宣帝,进而自立为帝的谋逆之心。阴谋暴露后,全族被杀,霍皇后被废。

皇后之位,再次空闲出来。

按照《汉书》记载,汉宣帝在此时册立无子无宠的王婕妤为皇后。

霍皇后废后,上(汉宣帝)怜许太子蚤失母,几为霍氏所害,于是乃选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遂立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

其实,还有两个很直观的原因。

当时受宠或有子的还有五六人之多,改立其他人为皇后,刘奭的太子之位不保,那么后宫从此多事,甚至会再次出现吕后称制大肆诛杀非亲生子的境况出现。

而册立了无子的王婕妤为后,则是提前消除了这一人间惨剧的出现。王婕妤为后之后,至少在汉宣帝在世期间,也将其他婕妤妄图子以母贵进阶皇后改立太子的局面加以逆转。

这也是汉宣帝明知太子刘奭的文弱,不足以胜任一国之君的重任,也只能是“视而不见”,令无子的王婕妤一心维护保护太子刘奭,未来的汉元帝由此和王婕妤绑到了一起。

还有一个原因,太子刘奭是早早过世的许皇后之子,许皇后父亲许广汉虽出身官宦之家,可是早年因犯罪受到宫刑,声望很差子嗣也不旺。

在汉元帝汉成帝两朝时期,外戚是凌驾在皇权之上的,依次掌控在史姓、许姓和王姓外戚手中。而在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对这方面控制的很是严格,虽然也有外戚,可是受制于史姓和许姓人口稀少,有才能的更少,加上外戚又分为两家,势力在当时并不强盛。所以,汉宣帝并不惧怕史姓和许姓外戚。反而一再封侯赏赐官位,巩固皇权。

至于,王皇后与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敖之间的关系,早在汉元帝还是太子时已经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础同样是汉宣帝构建的。

孝成皇帝(刘骜),元帝太子也。……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

汉元帝柳奭与王政君所生的刘骜时,还是太子,一直称王皇后为母亲,包括日后对朝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王政君也是如此(母养太子刘奭)。

以至于王政君在日后彻底掌控权利之时,曾经下诏对王后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以此来褒扬王皇后昔日的恩德。

孝宣王皇后,朕之姑,深念奉质共修之义,恩结于心。惟邛成共侯国废祀绝,朕甚闵焉。其封共侯曾孙坚固为邛成侯。

总之,王皇后在近五十年的时间内,虽然无子无宠,却每每都把握住了因时局的变化而带来的机遇,将低调为人,与人为善作为行事准则,使得她自己包括兄弟两人富贵异于常人。


唐代丹药


准确来说,王氏并不是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而是第三任皇后。


王氏能够当上皇后,时也运也,也印证了那句话,“一切都不是事出有因。”


王氏无子无宠,没有家世背景,却能够稳坐后位四十几年,刚好是因为她满足宫廷权力平衡的需要。


汉宣帝第一任皇后,许氏出生平民,是汉宣帝平贱之时取得原配。汉宣帝时来运转当上皇帝后,许氏也成为皇后。但掌权的霍家不满意皇后之位没有落到自家手中,害死了许皇后,只留下一个嫡长子刘奭,就是日后的汉元帝。


许皇后之后,汉宣帝迫于霍家的势力,册立霍成君为皇后。霍家后来因为谋反被灭族,汉宣帝再无掣肘,霍皇后被废。


霍皇后被废的理由是谋害太子刘奭。


汉宣帝对许皇后有很深的感情。历史上“故剑情深”的典故就出自他和许皇后。


霍成君之后,下一任皇后的人选,在汉宣帝手上的考量标准就是,不能威胁到太子刘奭的前途,而且还要起到保护太子刘奭的作用。


如果新任皇后有野心,必定视太子刘奭为眼中钉肉中刺,这必然违背汉宣帝的本意。因此新任皇后必须能够真心疼爱太子,这才是决定性的条件。


王氏进入了汉宣帝的视野。


王氏入宫,是父亲和汉宣帝是旧交。王氏入宫前,数次订婚,新郎都无故死亡。为了让女儿嫁得出去,而且能够不被女儿所克,只有当上天子的汉宣帝有这个资格。


汉宣帝碍于旧情,把王氏纳入后宫。但他并不宠爱王氏。只当是做一个人情而已。


他并不宠爱王氏,王氏有子女的可能性太小了。如果她登上后位,但是无子无宠,又没有家世背景,必定会把现在的太子当做日后的依仗,真心疼爱和加以保护,成为太子刘奭最有力的保姆。


汉宣帝是用后位作为交换,给太子找来一位最好的靠山。这就是最好的相互利用。


果然,在后来的时间里面,王氏对太子刘奭一直很好,也得到了养子的回报。她一生尊荣,但因为不是亲生,对汉元帝构不成威胁。


权力制衡,才是王氏稳坐后位的真正原因。


熊沾沾


真实的历史远比小说更精彩,这个论断用在汉朝某位女子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作为贵族女子,她因为接连克死数位未婚夫,成了一个难以出嫁的悲情女,好不容易被皇帝接收并登上后位,却一生无子无宠,实在是可怜。不过让人倍感意外的是,她由于抚养了太子,结果在后者登基后,被尊立为太后,享尽各种优待。这位经历传奇的女子,便是邛成太后王氏。



王氏的祖先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因为帮助刘邦打天下有功,得以获封为关内侯,并且一直袭爵到王氏的父亲王奉光。说来也巧,汉宣帝当初流落民间时,非常喜欢斗鸡,并因此与王奉光结为好友。王奉光所生子女虽多,但大都平庸无奇,唯有本文的女主角王氏,人生堪称传奇。


王氏出身侯门,再加上天生丽质、性情温婉,很早便成为豪门大家竞相追求的对象。但颇为诡异的是,虽然王氏先后多次被许配给人,但每每都在过门前收到未婚夫暴死的消息,所以一直没能嫁出去,(“每当适人,所当适辄死,故久不行。”见《汉书·卷九十七上》)。王氏自认为是个命中克夫的“灾星”,便决意不再嫁人。



王奉光对女儿的遭遇忧心如焚,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宫面圣,请求宣帝帮自己物色一个靠谱的女婿。没想到宣帝得知老朋友的来意后,竟然向他“毛遂自荐”,准备把王氏纳入宫中为妃,王奉光听后欣喜若狂。就这样,在元平元年(前74年),王氏奉诏入宫,不久便晋升为婕妤。


汉宣帝即位之初,专宠发妻皇后许平君,所以王氏虽然位至婕妤,但很少能得到宠幸。等到许皇后被权臣霍光之妻霍显毒死后,皇后之位便由霍光的幼女霍成君来继承。霍成君依仗着父亲的权势专擅宫闱,容不得其他妃嫔跟她争宠,好在王婕妤善于隐忍,由是得以逃避霍皇后的迫害。



霍皇后虽然专宠后宫,但却一直没有诞下子嗣,时间一长难免会让霍家焦虑。此时,许皇后的儿子刘奭渐渐长大,并且已被册立为储君。在这种情况下,霍显便唆使女儿霍成君毒害刘奭,以防止他将来继位。好在刘奭的保姆足够警惕,凡是皇后赐给太子的食物,她必然都会试菜验毒,由此让霍显母女的阴谋未能得逞。


霍成君正位六宫后两年(前68年),霍光病死,导致霍家的权势开始下滑。此时,汉宣帝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剥夺霍家的权势,并开始听到霍显毒死许皇后、谋害太子的传闻,便更是发誓要将霍氏一党全部铲除。在这种情况下,霍家为了自保,便决定发动政变,准备废黜宣帝后另立新君。



然而霍家的阴谋还未实施便被人告发,宣帝迅即派人围攻霍府,将霍显、霍禹(霍光之子)等人全部诛杀,并大肆处决、贬斥霍光的党羽。事后,宣帝又下诏废黜霍皇后,并把她幽禁在上林苑昭台宫,时在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12年后,宣帝准备把霍成君迁往更加荒凉、偏僻的云林馆,后者得到消息后投缳自尽。


霍成君被废后,宣帝在后妃中物色代替人选,最终便看中了低调内敛、性情柔顺的王婕妤,并在元康二年(前64年)正式册立她为皇后,同时册封王奉光为邛成侯。此时,刘奭年方十岁,所以宣帝在册立王氏为后的同时,还命她抚养太子。


宣帝虽然册立王氏为后,但考虑到她一旦生下子嗣,便极可能会效仿霍成君毒害太子,索性便不再让皇后侍寝。王皇后理解宣帝的苦衷,同时为了保住家族的富贵,只能把无尽的辛酸和屈辱深埋在内心。既然不能得到自己的儿子,王皇后便将满腔的母爱倾注在刘奭的身上,将其视若己出。宣帝看在眼里,心中大感安慰。



王氏正位六宫15年后,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时在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元帝登基后,因为感念王氏的养育大恩,不仅把她尊立为太后,而且对她孝顺备至。不仅如此,元帝还封王氏的兄长王舜为安平侯,意在取悦养母。王太后养育元帝多年,如今得到圆满的回报,也算是很知足了。


元帝在位16年时间,于竟宁元年(前33年)驾崩,太子刘骜继位为帝,是为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尊立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并封她的弟弟王骏为关内侯,两个侄儿王章、王咸分别担任左、右将军。此时,因为成帝的母亲也姓王(王政君),所以世人为了区别两位太后,便称呼王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



邛成太后在成帝朝又生活了17年时间,直到永始元年(前16年)才薨逝,终年70多岁。王氏本是个因命中克夫难以出嫁的悲情女,就因为宣帝的好心收留,结果竟迎来人生的大转折,最终在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位子上总计坐了49年时间,并且还得到养子、养孙两代皇帝的厚养,其人生实在是过于传奇。



文史砖家


请允许我纠正一个错误,作为汉宣帝刘询的无子无宠的皇后王氏应是其第三任皇后!


汉武帝立的太子刘琚因“巫蛊之祸”被逼起兵反抗,兵败后自杀。受此事牵连,刘琚被灭门,只有襁褓中的刘病已(刘琚的孙子)逃过一劫,但仍被扔进了邸狱。

后来,在掌管邸狱的邴吉的救助下,刘病己被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里,交给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这时,刘病已年岁渐长,因同样喜欢斗鸡,在市井中结识了王氏的父亲王奉光。

这时王奉光的女儿王氏也说过几门亲事,但总在结婚前男方都莫名其妙地挂了,这就让王氏无人敢娶了,所以一直待字闺中。


汉武帝驾崩之际,刘病已才被接入掖庭收养,在邴吉的斡旋下,刘病已才被录入刘姓皇家宗谱。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后,因无子嗣,权臣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仅过了27天便又被废黜。由于邴吉的积极引荐,霍光又拥立刘病已当了皇帝,这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

刘询便将王氏纳入了宫中,并封其为婕妤。王婕妤没为刘询产下一日半女,也一直不受宠。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故剑情深与南园遗爱的女主角)被大将军霍光的夫人霍显派宫中女医淳于衍毒死了,第二年,霍光与霍显的女儿霍成君被霍光立为刘询的第二任皇后。


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光去世,许平君被害之事爆发,霍显狗急跳墙,意欲叛乱。事败后,刘询灭了霍家势力。八月,刘询又以霍成君阴谋毒害太子刘奭(有争议)为由,废黜了霍成君皇后职位。

汉宣帝对结发妻子许平君一往情深,虑及她所生的太子刘奭缺乏母爱,便在后宫中挑选出王氏来抚养太子刘奭。于是在元康二年(前64年)二月二十六日,王氏被刘询立为皇后,王氏成为继许平君、霍成君之后的第三任皇后。

刘询于黄隆元年(前49年)十二月驾崩,太子刘奭继承大统,是为汉元帝。由于生母已长眠地下,王氏便顺理成章被奉为皇太后,第二年又将王氏的哥哥侍中中郎将王舜晋封为平安侯。


刘奭于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去世,太子刘骜继位,即为汉成帝。刘骜尊王氏为太皇太后!但由于当时的皇太后亦为王氏(王政君是刘奭的皇后),故普遍称太皇太后的王氏为邛成太后。并且将王氏的弟弟王骏也封为了关内侯。

王氏虽然早年红颜守空枕,受到刘询冷遇;但因其恬然忍让、与世无争,处处展示着善良、仁慈的品格,才被刘询付以重任——抚养太子刘奭,并被封为皇后。


又因为照料太子尽心尽力,视为己出,后半生有了丰厚的回报,所以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永始元年(前16年)八月十九,王氏去世。由于出身年月有详,依其经历来推论,其亨年应该不低于八十岁,应是颐养天年、寿终正寝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路做下来长达四十九年之久。死后,王氏得以与汉宣帝刘询合葬于杜陵,也算是生荣死哀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汉宣帝的王皇后,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任皇后。

第一任皇后原配许平君,当上皇后不足三年被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毒死。其原因是因为霍光和妻子都想让自己的女儿为后。嫌弃许平君挡了她女儿的路。第二任皇后是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在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慢慢把权力收回自己的手,一步一步铲除了霍氏一族。而后皇后被废。第三任皇后,就是在废掉霍成君之后,汉宣帝怜悯发妻生下的儿子没人照。在众多嫔妃中挑选一个老实本分,且没有孩子的王婕妤册封为皇后,其主要就是为了照顾许平君的儿子后来汉元帝刘奭。

笑到最后的女人

《汉书》霍皇后废後,上怜许太子蚤失母,几为霍氏所害,于是乃选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遂立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

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霍成君被废掉以后。皇帝非常可怜儿子年幼丧母。想给自己的儿子重新找个母亲,好好照顾她,就册封王婕妤为皇后,主要就是为了让他好好的照顾太子。也可以说王皇后之所以能登上后卫,主要是汉宣帝为了自己的儿子册封的。

汉元帝刘奭,母亲是汉宣帝第一任皇后许平君。这个省下了下一任皇帝的女人。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仅仅不到三年,却成为汉宣帝一生不能忘记的挚爱。后来汉宣帝虽然明白这个儿子不是帝王之材,但还是因为发气的原因,坚持把皇位传给了刘奭。

虽然王皇后得到后位,但是依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连皇帝的宠爱都没有,肯定没有孩子,所以只能一心一意的照顾太子。

王皇后聪明的女人,即使没有子女,也能到的养子和养子儿子的善待和尊敬

《汉书》立十六年,宣帝崩,元帝即位,为皇太后。封太后兄舜为安平侯。

王皇后还是非常聪明的,从太子登上皇位之后,皇后成为太后。可见王皇后对太子还是不错的。因为汉元地帝登上皇位之后,王皇后能成为皇太后,关键是连他的兄弟都能得到晋封。可见他们母子相处的关系还是不错。

《汉书》元帝崩,成帝即位,为太皇太后。复爵太皇太后弟骏为关内侯,食邑千户。王氏列侯二人,关内侯一人。舜子章,章从弟咸,皆至左右将军。时成帝母亦姓王氏,故世号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

在汉元帝驾鹤西去之后,他的儿子汉成帝当上了皇帝。王皇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她的弟弟和家人又得得晋封。而后被成邛成太后。活到了79岁,这女人最高的位置上有50年左右。

安分守己

汉朝从刘邦的妻子吕后开始,后宫女人干政比较多。所以后来在汉朝的天子,也是防的厉害。生怕再出现吕后那样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在临死之前处死了,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也是防母强子弱,也怕刘家的江山旁落。

不管是汉宣帝到汉元帝,最后到汉成帝。从历史的记载中也能反映出,王皇后并没有染指权利。相反在后宫安分守己很低调。只要不动皇帝的奶酪,当皇帝的即使为了给天下人看,也会善待它她的。再加上对太子照顾的还不错。所以成了后宫活的很久的女人。保住了一生的荣光。可以说比多少有亲生儿子的太后活得还要好。

所以说一个聪明低调的女人,一样可以让自己一生过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