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这个尤溪人,把菜市场“搬”上网


根据客户预定的重量称重。

凌晨,林生业在蔬菜批发市场挑选生鲜。

为保证不被挤压,每箱只装3份菜品。

骑电动三轮车送菜。

●本报尤溪记者站 肖 丹 通讯员 肖登超 文/图

“土豆50斤、毛毛菜45斤、豆腐25块……”2月27日凌晨3时30分,“线上买菜员”林生业开始穿梭于尤溪县城区各大菜市场,为线上下单的顾客精心挑选各种菜品。

42岁的林生业是尤溪县管前镇东上村人。2018年12月,他与好友合伙创办了“咪菜网”,这是尤溪率先试点的线上买菜业务,通过数字化赋能,整合不同摊贩统一打包配送,让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整个菜市场内数百种食材。“咪菜”正是尤溪话“买菜”的读音。

▢ 上海白领返乡创业

1999年,林生业从三明学院财政金融专业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上海常春藤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从事账簿稽查工作。

“每一批童装进入市场,我都要核对数据。统计任务繁重,只能借助互联网,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网络。2007年,我又被调到了物流部门,做货物调运工作,这一干就是7年。”林生业说,在上海近13年的工作经历,为他运营“咪菜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林生业眼里,上海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城市,地铁上永远挤满了人,脚步匆匆。可以在繁华的外滩、陆角嘴、新天地看到高楼大厦,看到光鲜亮丽的金领、白领在这些高档的写字楼出没,也可以看到小弄里挂着的“万国旗”以及穿着睡衣买菜的市民。但这看似光鲜亮丽的物质生活,让他慢慢有了不优秀就会被驱逐出境的焦虑。

2015年,林生业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因为有着丰富的物流经验,他与朋友合办了德邦物流。

“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线上购物,但那时淘宝缺少生鲜这一块。顾客希望11时送到,你若12时才到,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生鲜必须得在当地做。”蔬菜是老百姓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长期从事物流行业的林生业“嗅”到了线上经营蔬菜的商机,决定参照德邦物流的模式,将尤溪的菜市场“搬”上互联网。

▢ “掌上菜市场”受青睐

2018年12月,尤溪“咪菜网”上线运营。通过深圳的一家公司,开发了一个线上购物的微信小程序。测试无误后,陆续将菜品添加到平台上。

在小区门口做地推活动、下单满20元送一包抽纸、鸡蛋半斤1分钱……林生业与合伙人铆足劲,做前期的平台推广工作。起步阶段,没有经费招人手,只能让家人帮忙。

遗憾的是,“咪菜网”推出两个多月一个订单都没有,合伙人也相继退出。可林生业不愿就这么放弃,靠着家人和亲友们的帮扶,硬撑着运营。前期,大家还不太信任这个陌生的平台,后面慢慢地就有人愿意尝试了,5元、10元的订单林生业都免费配送。

一辆电动三轮车,可放置4个白色泡沫箱,为保证菜品不被挤压,每箱只能装3份配置好的菜品。即使如此,在最初送货时,林生业经常碰壁。10块白豆腐,7块因车子颠簸碎成了渣滓。后来琢磨出经验,将豆腐用袋子封装好,放入一个已装半袋水的塑料袋里,再扎紧封口即可。

“豆腐泡给您放在最上头了,怕被压扁。”“这袋里有饺子皮,您拎的时候注意别挤压。”……每回给客户送菜时,林生业都会细心叮嘱着。

“城区不少酒楼都在我这订菜,有时候菜的数量会不够。所以林生业每天晚上10时就会列个清单,让我预留好的菜品。”余作灿是西城镇光林村的一位蔬菜种植大户,去年3月,林生业就开始找他预留品质好的蔬菜。

凭借热情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咪菜网”积攒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开始有了一定的客户群。

王月月家住西城镇潘山口,经常在“咪菜网”上下单。“菜的品种多,要什么有什么,还不用出门,方便!”她之前在福州工作时,就常通过朴朴商城购买生鲜,同朴朴相比,尤溪“咪菜网”上的菜都是当天采摘,更加新鲜。

▢ “咪菜网”再升级

“生鲜的损耗高,买10斤青菜,去残叶后,就达不到10斤。所以每次都会多采购一些,除了给客户送去的,多少都会剩一些。”2019年5月,林生业在城区一家名为“佳佳兴”的超市里,租下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生鲜销售区,用于线下销售每日多进购的菜品。

随着平台客户量的增加,林生业又开始尝试将尤溪特产搬到“咪菜网”。当前,卖得最好的一款就是文峰绿豆饼,最远卖到河南,一个月共计销售1598盒。

“文峰绿豆饼的保质期只有5天,豆沙绵软,口感很好。”居住在厦门市湖里区的蒋铁成,一口气购买了6盒。他说,以前买的绿豆饼,保质期基本都是半个月,而一般情况下,豆沙放冰箱里最多只能存放4至5天左右。

正当“咪菜网”步入正轨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整个社会裹挟进“冰川时代”,大家纷纷宅在家里战“疫”。也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咪菜网”解决了不少当地家庭没法出门逛菜市场的难题。

“一天平均要送60多趟,菜金总额达万元以上。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只能请物流的朋友帮忙。”2月9日,林生业从管前老家回到城区,开始线上送菜。据后台数据统计,近一个月,“咪菜网”共销售出436个菜品,完成1832个订单,每单菜金在30元-400元之间,且平均每天都会增加7至8名新注册用户。

以往,林生业会把前一天的预订单和当天的即时单做同步处理。“现在只能接受预订,即凌晨3时后来的订单,只能推到第二天送。”每日凌晨3时,他都会打开“咪菜网”的后台,查看是否有新的订单,然后再去菜市场采购。

以往如果稍有延迟,就会收到客户的投诉。但这阵子,大家都很有耐心。“前天,一个客户的单子没法按时送达,我心里有些担忧。但没想到他收到菜后一直感谢我,让我觉得做的事很有意义。”林生业说。

“疫情期间,超市基本没有客流量,我就请他帮忙分销一些商品。”佳佳兴超市经营者林元安尝试着将一些火锅料、香菇干货等菜品上架到“咪菜网”里,一天能销售20单左右。

“一个菜市场就有数百个品种,如果再将范围扩大到整个超市,那顾客的选择多了,订单自然也就多。”接下来,林生业计划同林元安合作,将整个超市搬进“咪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