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般的油松,农村老农教你种“马尾”只要五分钟

一、油松基本信息

油松是松科松属油松,别称:短叶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东北黑松。油松是很好的庭荫树、行道树,可孤植、对植或丛植。可与速生树成行混植于路边,如用杨柳作背景树,沿路栽植主干挺直、分枝弯曲多姿的油松,则树短层次有别,树色变化多,可丰富街景。种植在人行道内侧成分车带中,沿车行道边种植速生树,可使土壤避免车、人的破坏和践踏。


二、油松形态特征

油松是常绿大乔木,高达30m、干径达1m。壮年期树冠呈塔形或广卵形,老年期树冠呈盘状伞形,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树平顶。小枝粗壮,黄褐色,有光泽,无白粉;冬芽长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针叶2针1束,暗绿色,较粗硬,长10-20cm,径1.3-1.5m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皮下细胞为间断型两层,树脂道3~11,边生,角部和背部偶有中生。叶鞘初呈淡褐色,后为淡黑褐色。花期5月,雄球花柱形,长1.2~1.8c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穗状。翌年10月上、中旬果熟,球果卵形或卵圆形,长4~7cm,有短柄,黄绿色,立,成熟后黄褐色,常宿存几年。种子长6~8mm,连翅长5~2cm,翅为种子长的2~3倍。

三、油松生长习性

油松喜阳性树,幼树耐侧阴,抗寒能力强,喜微酸及中土壤,不耐盐碱,深根性,主侧根发达。耐瘠薄,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要求不严,但要求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在松质土壤里生长较好。如土壤黏结或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则生长不好。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不能生长。吸收根上有共生的菌根,对栽培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四、油松幼苗繁育

土壤水肥条件:选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土层深厚、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最好连作),深翻整平,施入既肥、堆肥等基肥每亩拌入过磷酸钙15kg和硫酸亚铁5kg。

苗床清理:早春或秋季按播幅3 ~7cm、条间中心距离20cm条播,播种量15~20kg/亩。

种子消毒催芽:播前将苗床灌足底水,然后用0.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30分钟或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雪藏法或水浸法催芽。

播种及中耕:播后出苗前不浇水也不覆盖。出土后至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6~7月生长旺盛期按保留15万~20万株/亩进行间苗补苗,苗期勤松土除草,适当控制浇水,浇水或雨后扒淤脱“泥裤”,直木出齐后1周到7月每隔7~10天喷1次0.5%~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防治猝倒病。

五、油松大苗栽培

挖苗处理:选2~3年生苗木,在土壤持水量45%~55%时挖取土球,粗根用剪枝剪剪断,将草绳在苗木根茎部绕一圈并打结,留出30cm的绳头,然后以垂直于树干向外的方向在土球圆周上均匀地缠绕,每缠一圈过来在根茎处绕90度再缠一圈,视土球大小如此缠绕4-8圈,再滚动土球水平缠绕3~5圈,将绳头打结于根茎处。


大苗移栽:3~5月、7~8月、10-11月栽植时,24h内运到栽植地后及时栽植于提前按设计挖好的栽植穴内,包装的草绳可解除也可一块理入,扶正苗木后要层层填土踏实,使植苗土球和国填上密切接触,栽植深度以士球上的地表土与栽植地的设计地面相平为宜,填平后在种植穴周边做围,保证着水深度20cm,以便于绕水。

大苗保护浇水:栽后设置三角支架固定主干,栽后当天浇1次透水,在10天内浇第2次透水,之后的3~4个月内,每10天浇水1次,大风过后要及时扶踩、浇水。

剪枝及施肥:成活后及时去除冗枝、病虫枝,除生长方向不合适的旺长枝,适当保证中心主干的顶端优势,还要采取拉枝、摘心等技术措施,以培育塔状树形。成活后的1年中,在生长季节平均每2个月1次水,高3.5m以下的植株于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长期和秋精生长期分2~3次在树盘内施肥:高3.5m 以上植株在成活后1~2年内可采取以上施肥方式,以后在生长季每月用机动喷雾器进行1次根外追肥更好。

六、油松病虫害防治

油松病害有哪些:

1、猝倒病

感染该病的幼苗刚出土便会呈现褐色的子叶端,由于幼苗时期的油松抵抗虫害能力弱,染病易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种植油松幼苗的园圃应地势平坦,周围的排水系统良好,土地肥沃适合幼苗生长,品质良好的幼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更快,抵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其次,播种幼苗前,采取合适的药剂配制有助于幼种生长的土层,多采取苏农6401、五氯硝基苯等药液与土壤混合配制;幼苗染病后,常喷洒波尔多溶液和迪克松等药剂,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能够明显抑制病请扩散。


2、白粉病

此病会在新萌发的松针上覆盖1 层白色粉末,使油松松针部位变得脆而硬,进而变成黄褐色直至死亡,严重影响油松的新芽及所结新果。

防治方法:首先,多对油松进行清洁工作,从源头上切断病原菌的侵染。其次,可适量喷洒甲基托布津、苯来特等化学药剂。

3、立枯症。

此类病症容易造成园圃中的松树幼苗大面积感染死亡。油松幼苗非常容易感染此病,感染油松立枯症的幼苗在出土后一段时间,树体形成长条形状的褐色斑纹,且伴随年龄生长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油松幼苗根部皮层病变腐烂成红褐色。油松感染病症的原因主要分为2 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侵染性菌类的侵害,如镰孢菌、丝核菌、腐酶菌等病原体共同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如土壤粘性过重、树苗周围排水系统存在缺陷、覆盖在树苗或树种上的土层过厚等。

防治方法:幼苗发病初期可使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 倍液、40%五氯硝基苯悬浮液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淋,而在幼苗出土后,可喷洒1:1:100 的波多尔溶液或1:200的敌绣钠溶液。

4、松针锈病

受到病菌感染的油松的松针容易枯黄脱落,该病会减缓油松新萌发的牙梢生长速度,甚至自树冠下部逐渐枯死。油松松针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黄檗鞘锈菌,成熟的病原菌的孢子依靠风雨进行传播。孢子可侵入油松松针的气孔并逐渐增殖,少量子器将在病松针上越冬,在次年春天大量萌发成性孢子器,并出现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侵染黄檗,最后形成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每隔15日喷洒1次药剂,如1:1:100 的波尔多溶液,0.3~0.5°Be 石硫合剂,1:200 的敌绣钠,1:800 倍粉绣宁,1:500 倍退菌特等药液。一般会在8月中旬病情容易爆发的时期喷洒油松,而6月下旬时应该喷洒黄檗林,预防交叉感染。



油松虫害有哪些:

1、红脂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常出现在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以及油松主干和主侧根部位。大密度的虫害会使树干受侵染部位形成环剥形状,导致松树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应该合理规划油松的种植方式,多于其他不易受病虫害侵染的树种混合培植;其次,由于害虫往往聚集在树干,以及伐桩的主根和侧根,因此应该及时处理伐桩或砍伐后留在原地的木材进行,并且在大小蠹进入休眠期或成虫羽化前,才可砍伐受到虫害侵染枯死或濒死的树木,但是大小蠹高密度聚集的区域不可进行采伐作业。并且第一时间将伐桩用塑料布覆盖并进行磷化铝熏蒸,杀死寄藏在伐桩内部的害虫;除此以外,将剥下的树皮火烧或喷洒2.5%菊酯类农药1500 倍液、质量分数为40%氧化乐果乳油500~800倍液等药剂。

2、油松毛虫

春季3月下旬是油松毛虫开始活动的阶段,3~4 年左右的幼虫会在树木底部、低矮的草丛、落叶层以及树皮的缝隙中越冬,此时油松的上树冠易受到越冬毛虫的蛀害。油松幼虫多在8、9月份严重危害树木的针叶,且由于油松毛虫分散广,活动区域大,易大面积蛀害树木。

防治方法:首先,及时消灭越冬的毛虫,清除越冬毛虫常栖息的落叶浅土层和杂草等,从源头上降低越冬毛虫繁衍的可能性。也可采取阻隔法,在秋季幼虫下树越冬前或春季幼虫返回树干前,使用涂抹毒性药物的纸绳或纸环对树干进行多圈捆绑,其防治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其次,按照15kg/hm2的规格喷洒1%安得利粉剂可有效防止幼虫生长。

3、松材线虫

长度仅为1mm的松材线虫对油松的危害性也不可小视,该虫体型呈蠕虫型,常寄居于天牛体内并借助天牛得以传播,繁殖速度惊人,极易导致油松死亡。由于松树染病初期仅通过外观难以察觉,所以,很难在感染初期进行防治。染病后,松树的蒸腾作用会随着树干内部树脂分泌减少而下降,最终使枝干变得枯脆易折,松针呈现红褐色,表皮至内层均变为深红色,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幼苗感染初期,虽然外观并无明显变化,但仔细观察树干,会发现有天牛等甲虫侵蚀的明显痕迹。此时,应该及时通过清除寄主媒介的方式从源头上阻止松材线虫的扩散,可在松树根部土壤处浇灌一定剂量的杀虫剂或通过人工摘除的方式清除树干上的甲虫。此外,油松感染后,可改变杀虫剂的使用方式,常以向油松枝干注射内杀虫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