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騎協5.1亮相石阪坡2019


第一天行程

第二天行程

  輝縣石板坡:黃水鄉石圪節村到山上土梯村的大約9公里石板路,是騎友們經常光顧的地方,登頂石板坡向左過龍水梯村,暖掌可以到達天界山景區;向右經石店、滴水寨、小井村可上轎頂山;是一條很經典的騎行線路。

石板坡:也被驢友們稱為“好漢坡”,意為能騎上石板坡的均可以稱為英雄好漢。長約9公里。下起石圪節村,上至土梯村,是土梯村與外界通車運輸物資的主要通道。1968年,土梯村為改變“山貨運不下山,在山下買了東西運不上來,一切物資全靠肩挑背扛上下天梯而行”的局面,村民在土梯村附近選了一塊絕壁多處崩塌,山勢較緩的山坡,在這坡上採用“之”字形,連續轉彎,循環往復,步步向上的辦法,確定了上山路線。然後組織起以土梯人為主的民工隊從上往下,公社的民工隊從下向上,兩頭對進的辦法,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在大絕壁上劈山修路的工程,經過半年苦幹,修通了這條千古大絕壁上能開汽車,拖拉機的簡易公路。由於彎道過多、過大,路面坡度太陡;春夏雨多,山洪暴發時,路面會被沖斷,冬天下雪結冰時,路面過滑,所以一年間有多半年不能通車。1979年,土梯人對這條通天之路進行了改道整修,基本定格了現在這條路的基礎,但由於資金困難等問題,始終保持土石路面;直到本世紀處,他們就地取材,用一塊塊石塊把路面鋪了起來,但石塊間的縫隙沒有用水泥澆築穩固,只是灌了一些碎石子和沙子,很多地方的石塊依然鬆動。但由於他的獨特性,深深地吸引了廣大騎友前來挑戰。在這條路上騎行要注意石頭的不規則性,路面不平整,右手石塊會突然高出很多,一不小心有可能直接摔倒,第二注意石頭的鋒利的角楞,有可能會把輪胎割破,第三石頭比較鬆動,石縫較大,一不小心車輪會卡在石縫中,尤其是最後一公里。

土梯村: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黃水鄉西北約30公里處,地處太行山區,海拔高達1700餘米,總面積約十平方公里,由土梯、石店、南盤、中盤、滴水寨8個自然村組成,山上人口居住極為分散。土梯村被絕壁頂上的桃花山環抱著,山勢卻非常險峻,南北兩峰對峙,把土梯封堵在中間,全大隊幾十戶人家,一多半在北峰之北,一少半在南峰之南。人們來往都要爬過險峻的南北桃花峰,或繞著峰根大絕壁的邊緣的小道行走。本來只是隔著一座山,卻要繞上半天的時光,走幾十裡山間小路。而且那小路只有一尺寬,上靠險峰,下臨絕壁深淵,是條很險的路。1968年初期石板坡完工後,村支書勾增傑帶領全村20多人組成的“愚公移山專業隊”,靠人工一錘一錘地砸,一炮一炮地炸,用小型拖拉機,平板車一點點的拉,到1978年的10年間,他們先後鑿通隧道3個,總長1090米。修成4條盤山公路,總長25公里(至今依然是土石路面)。使全村幾十戶人家連成一體,實現高山絕頂變通途的願望。

這次5.1放假我們衛輝騎協一行10位騎友,體驗了一把石坂坡的無限魅力。山路崎嶇蜿蜒像玉帶掛在山間,風景如畫。

5.1早上7點前順城關公園門口集合出發。

  今天天氣狀況優良,沒有一點霧霾。過輝縣愚公洞上面的風力發電如在眼前。

過了返修橋就是黃水鄉

進入黃水溝路況變差。5.1放假進山的車輛明顯多起來!

龍王廟

石圪節村,今天吃午飯的小山村(11半)

中午飯,每人一瓶啤酒,一碗撈麵條。

左起依次是騎友DBM,憶當年,梁哥,科長

下午兩點二十分開始爬石坂坡!

前一公里路況還行,水泥路!

隨著海拔不斷上升,路也變成了石板鋪成的岩石路面,高低鋪平、坑窪難行

3公里後幾層之字盤山路,目測海拔直線上升二百米只多不少

地圖上的這段盤山路

拐彎處休息一會兒。

回頭看看剛剛上來的路,這角度要有20°了吧!

攀上幾層後回看走過的路

這段路的全景

  推車哥還是一如既往,曾經推過畢業破、推過磨馬古道、推過錫崖溝壁掛、推過太行天路、推過黃崖底、這次又推上石坂坡推上龍水梯!

不點名了

在這美景中推車也算是一種人生的體驗!

一輛艱難爬山的小汽車

一段突出山體的山崖

最後一次休息,爬最後的強坡

一共7層!

眼看著離天越來越近了!

騎友大宏 也是騎協的攝影愛好者

無限風光在險峰

自左往右分別是科長,推車哥,勇士,李金,大聖,大宏,憶當年,建軍哥,DBM

梯口村。我們上來了!

  梯口村海拔1084米石圪節是400多米。上升600米左右!一共9.54公里石板坡。去龍水梯還要向上,然後過800米的白雲洞。

過山洞下行1公里(海拔下降100米左右),龍水梯!龍水梯一處農家!出洞口不遠右轉有條路是去白雲龕的路!

  龍水梯是輝縣黃水鄉的一個行政村,坐落在1100米的太行山二層臺地上。據傳說古時有巨龍吐水,在村南的絕壁上天然雕刻成梯。有了此梯村莊方能與山下相通,故名“龍水梯”

飯後9點回農家休息

農家的堂屋

我們住二層閣樓

整個閣樓能住20個人,床鋪還算乾淨整齊。

在聊天的騎友

推車哥

牆上的報紙不少是1973年的,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山村的寧靜,加上一天的騎行大家很快進去夢鄉。

5點起床看日出。太陽從遠山的下面緩緩生起。(太陽昇起的方向是南村,臨淇方向)

騎友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這迷人時刻

初升的太陽渲染了這太行屋脊。

清晨的一片寧靜中,橘紅的太陽,衝破了雲霄,染紅了它能看到的一切,這時所有的風景連同我們都變得明亮了。

  陽光照射著對面的山崖,去山東站和老爺頂的路就隱藏在其間。

山道邊的野花牆也被它染成了橘黃

滿山的桐花飄來震震甜香!

來張留影

看看誰的膽量大,傳說中的試膽石。


贈憶當年

騎行龍水梯


驕陽烈光豔

度假旅山川

小道風塵靜

鄉村少墨煙

坡高官路遠

彎陡緩弧弦

隨拍鏡中景

不忘朋間傳

2019.05.03

大家都膽肥吧

早飯後出發,回看龍水梯。今天上午我們將要穿越美景,穿越懸崖,穿越太行之巔

穿過白雲洞回到梯口村

風景如畫

這會兒平路推車哥也騎上了車!

遠處層疊、翠綠的山峰

昨天騎上的羊腸小道。

昨天最後的七層之字路

宏哥也進去了美景

合影留念!

  梯口村農家的老闆很健談,說話幽默!過梯口山路不斷上升,穿過石店村500米來到滴水洞。

滴水洞口休息。

出發過洞。

過洞後進去南盤村(土梯)

山路繼續沿著懸崖蜿蜒

深山的一處農家。

美麗畫卷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風景。

山巒起伏

坐落在懸崖上的南盤村

來張留影

過土梯洞就是算進去滴水寨了!(前幾年和杜哥,初見曾經來過,那時只有一家農家,村裡養豬的多)滴水寨向上翻越能到錫崖溝和王莽嶺,向下是瓦澤溝和韓口,向左能到南盤龍水梯和白雲龕繼續前進能到老爺頂,向右能到小井村和轎頂山,是幾條驢線的交匯點。

南盤的一個廟。

最後的山洞

滴水寨

山下就是瓦澤溝

過了滴水寨1公里處就算進入轎頂山景區了!這是一號界碑!

轎頂山觀景臺處看下面的韓口去白廟村的盤山路

瓦澤溝

遠處山灣出就是昨天午飯的地方石圪節

下白廟的山路

又一處觀景臺

轎頂山景區的玻璃橋。(遠遠的都能聽到玻璃碎裂的聲音,聽著都肝兒顫啊)

轎頂山下山的路!

出轎頂山景區大門,中午11.40來到南村吃午飯!(這時騎友江旭東獨飄瓦澤溝,扛車滴水寨追上我們,午餐燴麵)

午飯後,勇士車子漏氣補胎。(本次出行勇士扎胎兩次大獎莫屬)

過石嶺隧道,愚公洞前左拐走福莊村,欣賞崗叉樓。

  傳說清雍正四年,時任禮部尚書前往百泉(衛輝府地,歷史名勝)公幹,途中寄宿此地。聽當地人說,該村子很有些詭奇,孩子很難養成人,常常不到三歲即夭折。請風水先生看了,說是因為對面和村子遙遙相望的那座馬頭山,使得該村風水被衝。破解之道就是各家在房子上建一鋼叉造型的閣樓,頂住那馬頭的洶洶來勢。但是村民多貧,無力建樓,天長日久,竟成心病。禮部尚書聽後記在心上,就召集地方官員解囊資助,方一舉了結了百姓的心願。

富村

長嶺水庫。過了水庫就是拍石頭鄉

休息中的騎友們

  輝縣外環,申屯,走南社一路6點回到家中!

本次出行共計兩天,一共騎行165公里,海拔最高處1128米,出行人數10人、回來11人(路上遇到江旭東),挑戰了南太行經典騎行線路石坂坡(9公里虐人石板路),了卻了多年願望(一直想走走滴水寨左右兩邊能走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