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留言 “50后”最多

“谢谢你们,拿到这张卡仿佛母亲还没有离开我。我会好好保存这张卡,一直留给我的后代。”近日,杨女士前往位于越秀区五羊新城明月一路60号的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提取了母亲的遗嘱以及留给她的“幸福留言卡”。

2019年4月3日,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举办幸福留言活动,市民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同时,还可以为家人、朋友或自己留下一份“幸福留言”。

据了解,写下“幸福留言”的老人大多是“50后”,而收信人的年龄则以“70后”“80后”为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温情留言卡:不具备法律效力,是有效情感补充

“亲爱的女儿,妈妈走了。妈妈希望你和你的家庭幸福和睦……”在遗嘱提取现场,杨女士看到母亲在“幸福留言卡”里的留言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妈妈这辈子非常不容易,爸爸早年意外过世后,一直是妈妈支撑这个家。为了我,妈妈一直没有再婚,好不容易熬到她有了自己的伴侣,却不幸得了癌症永远地离开了。”杨女士说道。在提取遗嘱前,她并不知道伴随遗嘱的还有一张 “幸福留言卡”,妈妈的笔迹让她倍感亲切。“我一定会遵循妈妈的留言,敬老爱幼,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杨女士说道。

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主任王红告诉记者,从2018年3月21日起,中华遗嘱库推出了“幸福留言”情感服务,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情感表达的途径。

“有了合法的遗嘱,家人内斗风险会降低。但一纸冷冰冰的法律文书,是无法消除家人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猜疑,也无法传递对家人的劝慰、开导和关爱。因此作为遗嘱专业订立机构,我们除了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的同时,也想通过多种情感服务项目来帮助立遗嘱人将叮咛嘱托、身后安排,通过‘慢递’的方式传递给家人,真正实现‘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王红说。

立嘱者心声:不惧怕死亡,更担忧养老

3日上午,年过七旬的吴阿姨陪同老伴前来订立遗嘱,遗嘱事宜办妥后,她拿起笔思考踟蹰了片刻后,在幸福留言本中写下一段对儿子儿媳的嘱托:“少抽烟,喝酒,带好孩子……”面对遗嘱和不知何时来临的死亡,吴阿姨内心坦然。“其实我能得来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原来早在2000年4月,吴阿姨被查出乳腺癌晚期,距今刚好19年。从当年不奢望能抱到孙子,到现在孙子已经11岁,每日吴阿姨都要步行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忙得不亦乐乎。“能有今天已经很满足了。”

不过同时她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哪天我们老两口有一个先走一步,剩下的就没了照应。”她已经与丈夫商量好:在必要时住进养老院,不拖累儿子和儿媳。

84岁的陈阿姨怀揣着同样的顾虑。“我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有一方先走,请家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说,“死亡是自然现象,但不想拖累儿子分心照料。”

“市民填写‘幸福留言卡’后,我们将按他的要求时间传递给他指定的收件人。从目前填写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将‘留言卡’的传递时间定在了去世后。”王红说道。

小数据

据悉,过去一年,全国范围的中华遗嘱库共收到3916份“幸福留言卡”,其中广东登记中心收到963份“幸福留言卡”。

根据中华遗嘱库对“幸福留言卡”的分析显示,留言内容与子女相关的高达95.17%。其中,78.22%的留言都是对子女寄予的期望与祝福,有20.74%的留言则挂念家人未来生活是否过得安适,因此在留言内容中对继承人做出了叮咛和嘱托。

据统计,广东地区70岁以下立遗嘱人比例从2017年的43.39%上升到2018年的45.58%,而80岁以上高龄立遗嘱人的比例从2017年的19.63%下降到2018年的17.34%。这与立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