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水浒传》中,为什么选宋江做首领?

王静小忆


我是大志读书,致力于原创问答,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水浒传》其实就是一部古代官场小说,小说更多的融入了江湖、情义、人事等,但终究是一部绿林官场现形记。宋江以其无敌的官场之道纵横整部书,无论是晁盖还是其他人,都对其够不成威胁,他的厚黑、为人无人能敌,这也是其做头领的根本。总结一下为什么头领是宋江:会做人,有小弟,你能不服气?你要是不服气,李逵可要拿斧子砍你了。



心中的梦想。

宋江自郓城县起家,本是官场押司一名。世道轮转,未想到犯了事,要惹官司,要发配。为何是逼上梁山,这个“逼”字用的恰当,也反映宋江的真实想法,就是不想上梁山,仍要做官,报效朝廷,封妻荫子,加官进爵。

有了这个梦想,后来的一切行为便水到渠成。即使抓住了高俅,即使梁山众弟兄的反对,都阻挡不了其招安的想法,这是其最真实的梦想,无论如何跟官府作对,最终还是为了投靠朝廷,做了奴才。

所以说,宋江的梦想支撑其做了梁山头领,无论晁盖还是卢俊义,对其都构不成威胁。





吏道纯熟,人脉广。

且看水浒传对其的评语: “其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黑三郎一无长相,二无武功,最终还是做了梁山头领,跟其为人处世之道有很大关系。说的通俗点:会办事、能交人、小弟多。

宋江处世老到,会办事,在武松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柴进养武松一年,不及宋江交武松几日,高下立判。 其实两人皆为囚犯。宋江来柴进庄上之前,武松在庄上是属于混子系列,不太受人待见。宋江一见武松,心中甚喜,倾心相交,高规格对待,陪吃陪喝。一下子俘虏武松的心,结为八拜兄弟,日后立下汗马功劳。

李逵更不用说了,好赌,兄弟义气。宋江一出手,李逵便心甘情愿做了小弟,日后死心塌地。



所以,如此看来,宋江能成大事,最后坐了梁山头把金交椅,首先因为他有理想,其次跟其人脉和灵活处世有直接关系,除了宋江,还有人能坐呢?


大志读书


原书中给出的理由很多,比如仗义疏财、声名远扬之类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宋江受到大多数手下的支持。

铁杆手下之一:吴用

吴用虽然和晁盖份数同乡,也一起谋划了智取生辰纲,随后和晁盖一起落草梁山,但是吴用在遇到宋江后,可以说是宋江的铁杆支持者。

宋江在得到三卷天书后,仅仅和吴用一人分享,这份知遇之恩,让吴用感恩戴德;所以在晁盖甫一身亡,吴用就拉着林冲进谏,请宋江就位山寨头领之位。

铁杆手下之二:李逵

李逵这人,虽说不是武力超群,脑子也不是很灵活,但是却对宋江十分钦佩,对宋江是俯首帖耳;江州劫法场时候,背着宋江一路杀出重围,后期上了梁山后,更是和宋江形影不离。

宋江在首次推辞头领之位后,李逵就高声叫喝,表明支持;更是在二次商议梁山之主时候,吵闹宋江不做头领,就大杀一场,就此散伙。

普遍支持者一:武松

武松和宋江相识于微末,更是宋江的结义兄弟,虽然后期做了二龙山的首领,但是和宋江的情义还在,二龙山并入梁山也是冲着宋江来的,所以宋江坐梁山的头把交椅,武松是持赞成的态度。

普遍支持者二:鲁智深

鲁智深身为二龙山大头领,虽然和宋江交情不深,但是和武松的关系很好,加上二龙山全体投奔梁山,中间是武松和孔氏兄弟搭桥,于公于私,鲁智深支持宋江都在情理之中。

普遍支持者三:刘唐

刘唐在书中前半部出场较多,最大的事件就是‘智取生辰纲’,但是刘唐毕竟是梁山老人,上山时间早,虽无功劳也有苦劳,代表了梁山广大声名不显的基层干部;刘唐在二次梁山议事的时候,明确表示支持:“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要让别人!”

其他直接或间接由宋江带上梁山的人物更不用说了,这些以花荣为代表人物的首领,都是宋江的原始班底,哪有不支持宋江的道理,所以宋江是尽得梁山人心,除了他,想必换了任何一个人都坐不稳梁山首领的位置。

历史上的宋江

《水浒传》中的宋江原型,历史上还真有这个人物。他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性情豪放,乐于助人,结交了不少江湖好汉,在当地百姓中颇有威望。

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下令将梁山泊收归“公有”,靠打渔采藕为生的百姓,必须按船纳税。繁重的赋税让众多渔民百姓走投无路,宋江揭竿而起,在梁山举旗后,当地的百姓、渔民纷纷上山。

梁山的力量扩大起来后,宋江率军攻城陷地,先后攻打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并将活动范围由山东扩大到河北各地,纵横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最后在朝廷的围追堵截下,宋江经历两场战败,最后被张叔夜用计谋围困,寡不敌众,最终缴械投降;投降后的宋江受到朝廷的优待,授以官位进行笼络。

宋朝官员李若水对此曾作诗一首:

《捕盗偶成》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