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一部改变韩国社会的电影

电影《熔炉》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黄东赫导演执导,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主要讲述了男主在自己执教的聋哑人学校内,发现了校长等人对小孩的性暴力事件后,为拯救孩子,与罪恶开展较量的故事,该片上映后做韩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韩国国会最终出台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堪称一部改变韩国社会的电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影片。

一、本应是守护孩子的师长,却是施暴者

来自首尔哑语美术学校的姜浩宇,在恩师的推荐下,应聘了位于雾津市的聋哑人的学校。在执教的过程中,姜发现学校的氛围非常压抑,令人窒息——被校长索贿5千万韩元;课后,听到女厕所传来的呼喊与哭泣;教导员当众毒打学生民秀;宿舍督导员溺罚学生金妍斗……

更令人发指和愤怒的是,本应为人师表的校长和教导员却对未成年的孩子实施性侵害,稍有不从便对学生毒打,威胁,精神控制。受害人在本应受到呵护的年纪,却受到了来自师长莫名的侵害,将会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噩梦。

男主姜浩仁在了解到校长等人的无耻行径后,与人权运动者徐干事一同,不顾一切地揭发施暴者的罪恶行径,希望他们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二、与罪恶的斗争

1人面兽心的校长在雾津当地,是有头有脸的人,头上顶着很多光环—慈善家、教育家、基督教会长老、一校之长,而且人脉非常之广,要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实在是举步维艰——男主报警,警察却不予受理;徐干事向政府部门举报,被市政厅和教育厅的官员推来推去……无奈之下,男主只能让孩子在镜头前用手语将自己的悲惨遭遇比划出来,通过媒体向全国曝光,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校长等人才被送上了审判席,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法律是冰冷的,它只靠证据来认定事实。年幼的孩子不得不坐在证人席上,留着眼泪去回忆他们遭遇的种种不堪,再次遭受地狱般的痛苦,却证明那令人心寒罪行,小孩金侑利甚至被吓到在庭上尿失禁。他们的坚强让人心疼,让人落泪。剧中,金妍斗巧妙地辨别出双胞胎中的校长,在庭上能用事实充分证明自己的证词时,是多么的让人欢欣鼓舞,让人看到了正义将会得到伸张的希望。

三、不公正的世界

(1)为了赢得官司,校长花重金聘请了可以享受"前官待遇"的律师,所谓"前官待遇"是指,在司法机关任职部级以上多年,辞职或退休后,从事律师职业的第一个案件,司法机关一般都会在合法范围内让该律师胜诉。

(2)校长的妻子不对自己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反而为其四处奔走,用金钱换来了其中两个受害者家属的谅解,按韩国的法律,一旦达成谅解,未成年人的在庭上所做的证词将归于无效。

(3)剧中,男主取得了关键证据—校长对孩子施暴的录像,并将它交给了已方的检察律师,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该律师并没有向法庭提交,而是用它与校长的律师作了利益交换,换来了对他而言更加"光明"的前途。

(4)案件的主审法官就是校长律师的同届校友,手中的司法权成为了卖校友一个人情的工具。

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恶贯满盈的校长等三人仅仅是被判了缓刑,正义并没有通过法律得到伸张。

在听到判决的那一刻,影片之前所营造的一切美丽希望归于破灭,男主和他的维权战友们感到异常的悲愤,甚至要冲击法庭,而校长们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四、坚 持 抗 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法庭虽然作出了宣判,但勇敢的斗士们并没有向现实低头,虽然收效甚微,但他们仍然继续为正义的真正伸张而奔走相告,作出不懈的努力。

为何要这样坚持?正如片中所说:"之所以抗争,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是的,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世界改变。

The 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