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这么想“搞垮”伊朗?

将军也是战士


很简单,伊朗挡了美国的路,被美国人视作绊脚石。

这条路,就是美国人的称霸之路。事实上,美国的世界霸权,存在两个侧重点,其一是欧洲,其二是中东。在欧洲,美国建立起盟友体系,以支撑其军事霸权。在中东,美国人盯上了石油,他们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借此支撑美元霸权。有了军事霸权,又有了美元霸权,美国人就可以借此获得经济优势,从而建立起经济霸权。

换言之,美元霸权,则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支柱。如果美元霸权垮塌,则美国的经济霸权也会不复存在。这样一来,美国经济会出现问题,那么美国的军事霸权,又怎么保得住呢?因此,伊朗人拿住了美国霸权的命门。所谓美元霸权,其实就是石油霸权,而全世界石油经济的核心地区,就在中东,美国所依赖的“石油美元体系”,其落脚点也在中东。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明白,为何美国要觊觎中东的石油,为何美国想控制中东。

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乃是因为伊朗不服从于美国。在中东,伊朗高举反美大旗,旗帜鲜明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毫无疑问,伊朗的行为,是非常正当的,而且是正义的。在国际上,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美国经常依仗其国力,到处发动侵略战争,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这种种行为,都是非正义的,都展露出美国霸权主义的贪婪本性。

面对美国的压迫和威胁,伊朗人没有认怂,他们勇敢的站了出来,他们选择了抗争。如此一来,美国霸权主义者,必定恼羞成怒。在他们眼中,美国是第一强国,伊朗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然而,美国人搞错了一点,伊朗虽然不如美国强大,但在中东,伊朗却是第一强国。美国如果要发动侵略战争,就得算一笔账,以目前美国的国力,能否打得起?

实际上,美国人根本打不起,也打不赢。别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其实力都远弱于伊朗,美国入侵阿富汗,损失惨重。美国入侵伊拉克,也损失惨重。这两场侵略战争,让美国深陷泥淖。由此可知,美国人入侵比伊朗弱的国家,都这么的吃力,假如要入侵伊朗,美国怎么可能赢?

因此,美国的霸权主义者,还有那些阴谋家们,不敢搞侵略。于是乎,他们耍起了阴招,企图在背后弄垮伊朗。然而,伊朗不是伊拉克,伊朗人很团结,伊朗政府深得民心。在伊朗,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是全民的共识。面对这样的一个国家,美国霸权主义毫无胜算。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美国想搞垮伊朗,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控制中东,第二,削弱俄罗斯,第三,旧怨。

美国想要控制中东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整个进程中,伊朗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找不到有效手段解决伊朗。

1、控制中东地区

中东,战略重心,全球焦点

中东地区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向西可以进入地中海,对欧洲和比较发达的北非施加影响,向南可以进入印度洋,从印度洋向东航行,可以进入亚洲。中东地区四通八达,是全球的战略重心。

任何一个超级大国都会想方设法控制中东,古罗马帝国如此,大英帝国如此,就连二战期间的德国都有入侵中东的计划,只是没有打赢苏联才没能得以实施。

二战期间中国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拖住了日军,避免日军进攻印度,并且一路向西与德国会师中东,如果两国真的会师,击败德国日本就更困难了。



无论是哪个超级大国,都会向中东地区施加影响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通过与以色列,沙特,约旦等国结盟,全面渗入中东,虽然伊拉克挡路,但是被干掉了,美国当然想搞垮拦路虎伊朗。

石油产地,伊朗扼霍尔木兹海峡

中东地区盛产石油,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没有石油,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会陷入瘫痪。



如果美国控制中东地区,也就控制了石油资源,美国并没有想要切断各国的石油供应,而是把石油与美元绑架起来,购买石油必须使用美元,这就稳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

美元与美军是美国统治世界的工具,通过调整石油价格也可以打击其他的石油出口国,比如俄罗斯和伊朗。


中东产油国虽多,但是90%以上的石油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因此霍尔木兹海峡也被欧洲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把这样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道交由伊朗控制,美国自然不放心。

2、削弱俄罗斯

俄罗斯在国际范围内,真正的盟友并不多,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是叙利亚和伊朗,叙利亚由于陷入内战,还要依靠俄罗斯的支援,根本不可能向俄罗斯提供支援。


伊朗虽然也不会帮助俄罗斯做太多,但是可以帮助俄罗斯稳定中东局势,尤其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避免叙利亚也落到美国手中。

如果搞垮伊朗,俄罗斯随时都有可能被彻底逐出中东,在俄罗斯西部边境与乌克兰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多条路总是好的。

美国的不断增加石油产量,压低石油价格,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便宜百姓的考虑,但是更重要的是打压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也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压低国际油价可以直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这也是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3、旧怨

美国原先支持的是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但是经过伊斯兰革命之后,巴列维王朝被彻底推翻,作为巴列维王朝的重要盟国,新兴的伊朗打心里仇恨美国。

美国支持巴列维王朝,自然得到伊朗人的强烈抵制,1979年伊朗学生占领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将50名美国人扣为人质超过一年之后,双方矛盾彻底激化。


美国是民主制,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制度,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自然难以互相接受。伊朗研制核武器,搅动中东局势,美国也会把伊朗看成是敌人,所以想要搞垮,但是能不能做到,还是很考验美国的。


视野新观


为何他们水火不容,还不是和石油有关!

话说中东没发现石油之前,不算好地方除了丝绸之路兴盛那段时间外,就没过几天好日子。除了沙漠就是沙漠,比较不适合人类居住。

而一切的转变都在英国人的刻苦地质发现之后才出现!

1908年5月26日,在英国科考队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发现第一个巨量油田:马斯喀特苏莱曼油田,就此中东历史发生改变,随后二三十年英国人在中东发现无数油田。

有油田当然要开采,于是投资来了,无数英法资金投入中东。

而伊朗油田,主要由英国投资,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做”英伊石油公司”。

当时英国人不太厚道,石油利润他们要的很贪心是二八分账,伊朗二,英国八。伊朗也没啥好谈条件的,国家实力不够,只能默认。事情在二战后发生变化,英国越来越衰弱,开始猥琐发育流,结果在伊朗石油投资中占比重越来越低,原因是美国资本来了。

美国资本逐渐占据伊朗石油资本,他们不仅在石油投资领域越来越重要,还聪明的扶持巴列维上台,伊朗巴列维王朝就是美国扶持的。

美国比英国厚道点,在石油利润分配上不像英国搞2-8分账,他们弄5-5分账,你一半我一半大家都开心。

美国给钱大方,巴列维开心啊,于是对美国也很好,当时美国在中东主要的盟友就是二个,一个是大儿子伊朗,另一个是干儿子以色列!

这左右都有美国儿子,美国在中东当然是左右逢源!也顺带着以色列这干儿子连续打赢几次中东战争,伊朗的帮助就是他打胜仗关键。

而巴列维是一个比较西化的人,他最喜欢的就是学习西方文化文明。

为此他不惜重金玩花活。

比如:1971年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他居然花3亿多美元办庆典,那时三亿多美元可是很值钱,盛会场景大气,无数国家政要赏脸参与,光酒就用了3万多瓶,为凸显格调巴列维还特别从法国米其林餐厅弄一百多星级厨师过来。

当时伊朗王室,如果说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王室,估计没人敢说第一,沙特都不如伊朗壕,这样事情办多了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家伙肯定是大蛀虫,虽然是王朝但国家不是你一个人的啊。石油出口钱都被王室还有军官团拿走了,普通老百姓日子肯定不好过呗。

伊朗日子不好过也是有数据支撑的。

首先是人均寿命:伊朗人均寿命不过50岁,而同期沙特63岁,伊拉克61岁差距真大。

其次是教育程度:伊朗文盲率几乎达到70%,这在现代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是人均收入:那就更不值一提,除了皇室有钱,大众几乎都是赤贫阶级。

也因此,伊朗当时几乎民怨愤腾。

在这样民怨愤腾情况下,巴列维还胡搞乱搞,为向西方靠拢开始宗教改革,其实是好事,不过不符合伊朗特色,于是民怨更沸腾。为平息民怨他就搞工业建设,哪知也没搞成,最后经济改革失败,宗教改革失败统治就不稳固了。

最后大家都知道,巴列维被推翻了,背后主使,除了伊朗本土宗教反叛者,还有个关键点就是苏联的统战。

顺带一提的是,跑路的巴列维还是很富有,79年出逃时,带了足足300亿美元,估计和现在3000亿美元差不多还要更多。

1979年伊朗暴发的伊斯兰革命,不好评价是否拯救伊朗,但绝对坑死美国,因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打土豪分田地,当时伊朗最大的土豪除了巴列维王朝就是美国。巴列维被赶走资产充公,美国当然也如此。美国在伊朗投资的所有产业包括石油全部被伊朗没收充公。

而这才是美国和伊朗不对付根源。一直做抢劫犯的美国人,居然被伊朗人抢劫,你说气人不气人?

美国当然气急败坏啊,可是他也不能做啥,因为伊朗背后有头北极熊。于是他只能学中国。不停谴责,说啥伊朗独裁啊,政教合一啊,民主退化啊,经济退化啊,什么不好说什么!

可伊朗不为所动,你就嘴巴说说而已,我怕你个球,就开始了自己的建设时期。

当时伊朗,在巴列维被推翻后,国家发展有目共睹。

首先人均寿命:从巴列维时期的50岁,跃升到60多岁。

其次国家工业:在政教合一政府领导下,独立自主的伊朗居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中东唯一工业大国。

再次教育领域:伊朗终于不是文盲国家,不仅不是,还在不学习的中东国家鹤立鸡群,成教育强国。(仅和中东比)

最后国家实力:伊朗因为改革的卓有成效,一举成为中东首屈一指强国。

伊朗强大,美国不舒服,于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和沙特越来越靠近,目的是以沙制伊。付出代价就是沙特石油权益要多分点给沙特。同时为防止沙特成为下一个伊朗,美国对沙特说,你看你隔壁兄弟巴列维。就因为太贪心,最后玩脱了。你不要学她,要对自己人好点。也因此,沙特开始改变国家政策,让利于民。目的当然是为了不学习巴列维呗。

借助伊朗巴列维被推翻,沙特才开始翻身之路。要不你以为美国会扶持他们?

以上就是沙特美国还有伊朗的恩恩怨怨,然后整个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打了八年又让这仇恨越来越深。

伊拉克是沙特扶持对抗伊朗的挡箭牌。土豪沙特怕死,美国说,你上,去扛伊朗。沙特说,我不行,我给钱,换个人吧。于是美国和沙特就都看中了伊拉克。

最后结果大家就知道了,二伊战争一直打了八年,最后伊朗还是没倒。

不仅没倒,伊朗还越来越强,据说原子弹都快出来了,而且他们也学会美国招数,就是扶持敌对国家反对派。

于是才有了伊朗中程导弹技术的提升,至于这技术哪来的,大家呵呵吧?

明眼人都知道。

通过导弹技术提升,伊朗居然可以直接威胁以色列,然后,大家就陷入一种恐怖平衡中。也就只能打打嘴巴官司,
整个中东也因为伊朗崛起,没按照美国利益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首先,美国在伊朗投资打水漂这是,一大恨。

其次,伊朗崛起后美国只能扶持沙特,最后让出石油利益这是,二大恨。

再次,美国干儿子以色列居然被伊朗威胁,这是,三大恨。

最后,原本可以不劳而获,赚石油收保护费的美国,居然要花钱维稳!

这就完全无法忍受了!

看完前因后果,还看不出美国为何恨伊朗吗?

不过客观的说,伊朗YSL革命其实也是落后的,独裁政府,但是比原来的巴列维王朝强那是客观事实。美国反对伊朗政府长远看符合伊朗人民利益,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国是为了伊朗。


阿斗不傻


你说,假如中国的一个大使馆所有工作人员被一个国家的政府劫持为人质,长达400多天,难道我们还要感谢哪个国家的政府吗?霍梅尼领导宗教运动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为啥要劫持美国人质?而且是大使馆工作人员?本来伊朗和美国是盟国,当年就是在美英的坚持下,斯大林才从伊朗撤出了20万驻军。讲历史就要讲全过程,你就是宗教人士上台执政,最起码能做到不得罪美国吧?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为啥非要树立一个敌人啊?当年,美国人质获释的时候,美国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上了黄丝带,欢迎饱受折磨的大使馆工作人员荣归故乡,而且这也是美国人民心中永远的隐痛,这可不需要教育,所以现在美国总统对伊朗采取什么制裁措施,美国人民都会支持的!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可不是主流。


你若安好我就开心


因为伊朗不听美国招呼

稍微关心政治的人都知道,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非常差,伊朗是美国最讨厌的几个国家之一,美国的小布什政府甚至把伊朗称之为世界邪恶轴心。而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再度加剧了美伊之间的敌对情绪。不过追根溯源,其实美国和伊朗两国在历史上原本没有啥恩怨,而在40年前,美伊的关系反而还特别密切。

伊朗地处西亚东部地区,这里北临中亚,南邻波斯湾,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而且作为中东大国,伊朗的国力在本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在二战后美国一直在极力拉拢伊朗。

在伊朗巴列维王朝时代,美伊两国是铁杆盟友,亲密程度类似于今天美国和沙特关系,甚至已经逼近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当年伊军的武器装备都是美国提供的,美国甚至曾主动帮助伊朗建造核电站。

美伊关系的紧密主要得益于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的努力,巴列维国王早年曾留学英美,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在思想上非常亲西方。

1941年巴列维的父亲礼萨王国因为亲善纳粹德国,并且试图收回国内的英美垄断公司,因此被英美联手赶下台,巴列维于是回国继位。

在巴列维上台之初他就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亲西方态度,不就之后就将境内苏军全部驱逐出境,转而全面倒向美国和西方。

(巴列维携王后与英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合影,巴列维时代是伊朗与西方的蜜月期)

巴列维希望将伊朗变成一个世俗国家,他推行了一些列改革,例如普及教育,司法独立,建立全民医疗,限制宗教权力,倡导西式生活,这些改革被称之为“白色革命”。

在巴列维的统治下,伊朗经济开始了高速发展,甚至一度跻身世界前十大工业国行列。但他操之过急的改革政策也得罪了国内的保守派和宗教势力。这些人抓住巴列维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利用民众对这些社会弊病的不满,准备发动革命推翻巴列维。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巴列维政权垮台,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其实在革命刚刚发生的时候巴列维曾向美国求救,希望美国能武装干涉,保住自己的政权。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伊朗的政局显然没有引起美国卡特政府的足够重视。直到大局糜烂之时卡特政府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但这个时候卡特仍旧不愿意武力介入伊朗国内事务。

卡特认为伊朗是一个大国,贸然干涉伊朗内政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卡特认定巴列维大势已去,美国犯不上为了一个过气的政治明星去得罪伊朗新政府。不过巴列维和美国毕竟是老基友了,美国政府也不可能扔下巴列维不管。在巴列维的请求下,卡特同意了巴列维全家的避难要求,巴列维成功逃亡美国。

对于美国收留巴列维的行为,伊朗新政府非常地愤怒。原本伊朗的革命者就憎恨美国长期对巴列维政府和以色列的支持,如今美国还收留巴列维,这是赤裸裸地敌视伊朗革命。

于是在1979年11月4日,在伊朗新政府的纵容下,大约500名自称“伊玛目的门徒”的伊朗学生攻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了馆内的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伊朗人质危机”。

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国内一片哗然,美国军方曾试图派出武装直升机进入伊朗营救被扣押的人质。但百密一疏,营救行动最后因为直升飞机的机械故障而以失败告终。事后美军擅自进入伊朗领土的举动也进一步激化了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而由于在伊朗问题上处置不当,卡特总统也在次年的大选中也没能获胜。

伊朗人质危机前后僵持了一年的时间,直到作风强硬的共和党人里根获得美国总统大选胜利,事情的发展才出现了转机。

里根在伊朗人质危机的态度上非常强硬,他在竞选之时就警告伊朗政府立即释放美国人质,否则后者后果自负。

(美国总统里根)

面对着里根的强势,伊朗政府担心华府会以此为借口攻打伊朗。而且当时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伊朗不愿再在此问题上继续纠缠,于是便请求阿尔及利亚从中调解,此时美伊两国都希望问题能在里根举行总统就职仪式之前解决。最后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被扣押的美国人质终于在里根就职之前得到了释放。(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逃离德黑兰》就是讲述的伊朗人质危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很精彩)

虽然这一事件的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解决,但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却从此却跌入万劫不复之地。此后美伊两国互相敌视,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对伊朗进行武器禁运并暗中支持伊拉克,白宫希望战争能拖垮伊朗政府。但这场战争不仅没有打垮伊朗,反而使得伊朗国内更加地团结,这进一步巩固了伊朗伊斯兰政府在国内的地位。

90年代之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借此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而伊朗也多次威胁打击以色列以及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如今伊朗伊斯兰革命已经过去40年了,但美伊两国的关系仍然没有解冻的迹象。虽然在2015年美伊达成了《伊核协议》,美国也开始解除了对伊朗的部分经济制裁,但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伊关系再度跌入低谷。

特朗普认为《伊核协议》对伊朗作出了太多的妥协,是奥巴马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因此早在大选时期特朗普就表示要废除《伊核协议》。而在特朗普上任后他果然迅速废除了《伊核协议》并重新恢复对伊朗的全面制裁,直到今天美伊之间依旧剑拔弩张。


千佛山车神


当你结下一个仇家,而它的实力还不容小觑的时候,也会产生“快点除掉他,免得日后越来越麻烦”的想法。

美国害死了伊朗的老国王,赶走了伊朗的首相,还让自己的小弟伊拉克去攻打伊朗,险些让伊朗灭国。这仇深不深?而且多年经济封锁,伊朗居然挺过来了,过得比朝鲜还滋润些,整天琢磨着对付美国,你说美国害怕不害怕?

1979年之前的伊朗,是巴列维王朝统治的,其实国王总共有两个,父亲礼萨·沙阿·巴列维(简称老巴列维),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简称小巴列维)。老巴列维在二战之前就跟纳粹德国走的比较近,引起英美不满,1941年前后,同盟国和苏联集体向老巴列维施压,宣称德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里有大量的间谍,要求老巴列维把全体工作人员交给他们处置。老巴列维拒绝交出德国人。因为,按照伊斯兰世界的规矩,绝对不能出卖自己的客人(无论他是罪犯还是被人追杀的受害者),否则这个当叛徒的主人要被所有人唾弃,和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一辈子抬不起头。其实,他也不是没有给转圜的余地,提出能不能把德国人送到土耳其之类的中立国去。但是,同盟国就是摆明了欺负伊朗,直接大军压境,逼老巴列维退位,把那几百个德国人通通抓走,一半流放澳大利亚吃沙子,一半流放西伯利亚挖煤,然后苏军出兵占领了伊朗西部,打通到波斯湾的交通线。

巴列维王朝的两代国王

对于伊朗人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老国王被迫远走他乡,先是避居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群岛,后于1944年在南非病逝。而继位的小巴列维,一点也没有为父报仇、一雪前耻的念头,反而被吓破了胆,抱着西方的大腿再也不敢松手。后来,在六十年代,伊朗首相摩萨台试图把美国在伊朗控制的石油资源收归国有,美国再次大军压境,把摩萨台赶走。小巴列维继续躺尸。

后来,美国的基辛格回忆:在六十年代,我们五角大楼里的越南问题办公室很大,有上百名办事员,我打电话问,中东问题办公室能否帮我解决问题?他们回答:我们没有中东问题办公室。当然,我们都知道,那时伊朗国王在帮我们把守着海湾。现在,中东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基辛格说的还是太拐弯抹角了,“把守”,其实说白了就是“看门狗”。当时的伊朗人觉得世俗主义小巴列维是美国养的一条看门狗,于是他们选择了“德高望重”的老阿訇霍梅尼。

老阿訇有句名言,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我们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

要注意,霍梅尼推翻巴列维王朝之后建立的共和国,石油资源是国有的。现在伊朗最便宜的东西有两样,政府补贴的馕饼和汽油。

这个共和国,一开始就打算跟“大撒旦“对着来的。他们绑架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做人质,把憋了几十年的恶气都撒回去了。美国不甘示弱,第八舰队击落了一架载有几百名乘客的伊朗飞机,海豹突击队数次营救。对伊朗搞起了石油武器禁运,最绝的还是,与此同时,赞助自己的小弟——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打伊朗。两伊战争惨烈至极,双方伤亡惨重。由于伊朗前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小巴列维时代留下的军事底子比较差,所以,伊朗死的人比伊拉克要多很多。伊朗人自然跟美国的冤仇结的更深了。

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这么多杀招下来,伊朗居然挺过来了。而且,自己的小弟萨达姆变成了陌路仇人,自己还不得不动手清理门户。

萨达姆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坟头的草已经三尺高了,而当初和霍梅尼一起干革命的哈梅内伊老阿訇还乐呵呵地活着,今天在instram上开直播,明天去看年轻人踢球,隔三差五还纪念一下伊斯兰革命的重要日子,发一些心灵鸡汤,顺便骂美国两句…

美国的决策者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它拥有令人敬畏的东西——不是极端教义,而是一种文明的韧性。他们现在是贫穷的,但是过去不是,未来不一定是,而且一直是骄傲的。美国冒犯了它,心里也没有底,甚至有点心虚。

如有疏漏,还请多多斧正。

我是肥鹅,一个热爱历史的码字鹅,请切莫吝啬您的赞,它将是俺不断前行的动力!


彼得堡的肥天鹅


美国制裁伊朗,是必然的事,因为那是服务于“美国石油霸权大战略”的。制裁的目的就是让伊朗人民生活的越来越辛苦,从而诱使伊朗人民推翻目前的反美政府。

1、 因为伊朗盛产优质石油、天然气,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客户,美国现在尝试着让中国购买美国原油、页岩气,伊朗自然就成了美国的竞争对手。

2、 现在的中东被美国焊的是铁板一块,只有伊朗是个硬茬,经济上积极推动去美元化,政治、军事上向中俄靠拢,和阿拉伯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国家有着除了石油开采以外,完善的工业体系,自给能力较强;

3、伊朗在军事上可直接威胁以色列,大力发展核武器,成为中东一强,美国不容许中东出现霸主,这是美国的核心战略,而伊朗最近几年纵横捭阖几近形成什叶派新月,让美国寝食难安。

石油是整个世界运转的轴心。伊朗有石油。伊朗没美国强大。伊朗想自己卖石油。美国不让。所以,对待不听话的,破国灭家。


汇通网


因为美元霸权。这个世界上美元是石油货币,产油国生产石油,中欧日韩买石油,但交易得用美元。

美元哪来的,美国开印钞机就行了,中欧日韩哪来的美元,加班加点生产卖东西给美国,也就是说,美国什么都不用干,只要印钞票就能把中欧日韩搜刮了,只要美元是结算货币,那世界其它所有国家都在为美国打工

萨达姆,卡扎菲想用其它货币结算,美国就消灭你,现在伊朗也有这种苗头,用欧元和人名币结算,你也就能理解为啥美国人要打伊朗了。


职场大杂烩


伊朗和沙特是死敌,伊朗的势力如果渗透到沙特,颠覆了沙特王朝,伊朗就会控制海湾的石油,这会让美国在海湾国家经营多年的石油控制权化为泡影,这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

伊朗和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结盟,也让美国如鲠在喉,伊朗和俄罗斯对海湾石油的觊觎,是美国要搞垮伊朗的原因,美国是海湾石油掌控者,任何想挑战美国石油控制权的国家,美国必欲除之。

在伊朗看来,海湾石油是海湾国家的,海湾石油的问题必须在海湾国家内部协商解决,伊朗不容许外来势力插手海湾地区,伊朗对外来势力,特别是对西方的外来势力,一直是坚决抵制的,这和美国的海湾石油利益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

现在伊朗的势力已经对沙特形成了战略威胁,美国在海湾地区遏制制裁伊朗更加困难,伊朗正在稳住阵脚,向沙特的海湾石油霸主地位提出挑战,也是向美国的石油控制权提出挑战 ,对于海湾石油的控制权 ,美国和伊朗的争夺会更加白热化。


松间山水画


许多人一提到美伊问题,就开始扯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美国人质危机事件,没错,严格说起来美伊的确是世仇,但人质危机事件最终也只是引而不发,美伊终究还是没有动刀动枪干过。


所以说,双方的历史关系只能作为一种参考,真正影响现实决策的还是基于眼前和未来的利益。那么在美国看来,现在的伊朗到底是有多欠打,到了非收拾不可的地步了呢?

除去意识形态冲突,伊朗和美国的现实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色列。

以色列可以说是美国的铁杆小弟,他们的关系,现实中唯一可以类比的估计只剩下我们和巴铁了。以色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支柱,是定海神针,无论情势怎么变化,美以的同盟关系都不会变。而恰恰是这么乖这么铁的盟友,你伊朗却隔三差五去威胁一下人家,非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不可,作为老大的美国面子上实在过不去,打狗还需看主人啊是吧。

二,石油。

美国不需要伊朗的石油,但是美国在中东的盟友需要愉快地卖石油。可以说,除了以色列,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国是完全依赖于石油发家的,没了石油,别说繁荣,生存下来都有困难。

而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石油贸易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只有三十多公里,说实话,咱们舟山岛的随便哪个渔村派出一支捕鱼队,拉上一船水雷,就能把它封锁掉,更不用说实力相对较强的伊朗海军了。

伊朗已经不止一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了,波斯湾里面的小国们早就吓得瑟瑟发抖,美国的大腿也抱得更紧了,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清空了美制武器的购物车。

美国投桃报李,自然要为他们撑腰,只要伊朗敢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对伊动武那是铁板钉钉的。

三,地缘政治。

我们知道,伊斯兰国家是十分分裂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爆发过五次大战和无数次小战,为什么被个体更大的肌肉男半包围着轮番抽打,以色列依然坚挺如斯?除了美国的支持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阿拉伯不团结,各有各的打算。这就像是狼人杀的游戏一下,在谁都不知道哪个是狼人的情况下,大家都有所保留,毕竟背后捅刀的事阿拉伯国家没少干。

但美国对以色列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所以现在以色列越来越强,阿拉伯却越来越分裂。

分裂的阿拉伯尽管关系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亲美的,和反美的。

我们从地图上看一下。

就目前而言,整个阿拉伯半岛的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政权都是亲美的,而反美的,或者是嘴巴上不说,但心里反美的国家有那么几个:伊朗、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其中伊朗和叙利亚是旗帜鲜明地反美的,伊拉克则是心里讨厌但嘴上不说的那种。

也门因为处于难分难解的内战之中,结果还不好说,如果胡塞武装最终取胜,那么也门也势必会成为反美国家。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这几个反美的国家中,起领导作用的正是伊朗。毫不客气地说,叙利亚要是没有伊朗的帮助,早就和伊拉克一样,成为美利坚利亚了,而也门的胡塞武装要是没有伊朗的帮助,我敢保证他们活不过三集。

至于伊拉克,因为同是什叶派掌权的缘故,伊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他们和伊朗眉来眼去的,也不是个很正经的人。5月7日,美国国务卿彭佩奥还特意放弃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进晚餐的机会跑到伊拉克去稳定人家的情绪。

说了这么多,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如此痛恨伊朗了吧?强壮如普京大帝都不敢随便吆喝小弟反美,你伊朗凭什么?你要是做大了,我队伍还怎么带?

四,还是地缘政治,而且是关系未来国运的地缘政治。

美国身陷中东泥潭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代理人战争、亲自出手都干过,每一次都是身陷泥潭不可自拔,可为什么他们还是乐此不疲?石油当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深远的意图恐怕不止于此,而是更为遥远的某个东方大国。

伊朗和东方大国,只隔着一个战火不断的阿富汗的距离。尽管美国迟迟消灭不了塔利班,但阿富汗早已被收拾得没了脾气,而要是美国乘势将伊朗拿下,扶持成另一个听话的巴列维王朝,那么东方大国的西部门户将完全洞开,美国也能够基本全包围的夙愿(不要太迷信北方大国,切记,切记,切记!),那对东方大国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而对美国来说,一统江湖,千秋万代的美梦也就成真了。

严格地说,伊朗算不上是个好人,但是为了国家利益,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不方便出手的时候也要偷偷地出手,毕竟一旦伊朗变天,整个中西亚可以就要翻天了。


以上,是我对“美国为什么这么想‘搞垮’伊朗”这个问题的回答,欢迎各位读者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