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龙江奋进路」佳木斯——构建优势产业新体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中国的经济走势备受瞩目。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黑龙江各地市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究竟取得哪些成就——


一年来,我们的大粮仓是否圆满完成任务?

一年来,我们的营商环境取得哪些长足的进步?

一年来,在投资兴业争取了哪些走过“山海关”的企业?

一年来,我们的民生措施、生态环境又有了哪些变化?


同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黑土地又将如何“不负韶华”,打造新时代的黑龙江呢?


即日起,《黑龙江头条》将陆续发布系列文章【不负韶华·龙江奋进路】,为你梳理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干货,厘清思路,以启未来。



佳木斯市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素有“东极新天府,快乐佳木斯”之称,是对俄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这是一座充满北国风光的生态文明之城,更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之城、潜力无限的创业之城。2019年,佳木斯都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2020年,佳木斯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将有哪些变化值得期待?《政府工作报告》为您找亮点、划重点。

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国强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回望 2019


狠抓经济运行稳增长。佳木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富锦市、建三江七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培育6个国家级、30个省级、131个市级农民专业示范社,家庭农场总数达到3711个。泉林纸业、常发佳联、北方佳宾等企业恢复生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户。接待国内外旅客992万人次,旅游收入6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1%。
紧盯项目建设扩投资。开工建设项目1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8个,省“百大项目”年内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99.7亿元,同比增长15.3%。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锦西灌区骨干工程加快建设。四条国省道改扩建工程交工通车,牡佳客专、松花江二桥等工程扎实推进。
深化改革开放增活力。开通“12345”一号通政务服务热线,实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全年减税降费9.8亿元左右。完成1167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并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建农村综合服务体175个。桦南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新增外经贸主体103户,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19.7%。


聚焦攻坚任务求突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3亿元,新建扶贫产业项目162个,带动贫困户2.2万户。全市再减贫66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98%。桦川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取得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3.7%。江北新水源地如期供水,音达木河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完工。恢复湿地1703公顷,柳树岛退耕5114亩,松花江佳木斯段列入全国示范建设河湖。
推进社会事业惠民生。政府承诺的10个方面民生实事如期兑现。完成新华街、育林路等道路拓宽改造,维修道路50余条,植树增绿主要街路22条。106座“爱心驿站”投入使用。投资1.12亿元改造供热系统,室温标准由18℃提高到2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9%。成功举办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中国佳木斯体育舞蹈公开赛等赛事,各类文化惠民演出650余场。
完善政府治理提效能。提请制定地方性法规2项,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98个。12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8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清偿政府欠款3.3亿元。“三公”经费继续保持零增长,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扬帆2020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幅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达到省控目标。
重点要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 高站位夺全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坚持精准方略,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保持扶贫资金投入强度、涉农资金整合力度,落实健康扶贫、社保兜底等政策。突出产业扶贫,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阶段目标。重点治理燃煤小锅炉、餐饮油烟污染,推进秸秆露天禁烧与综合利用。加强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业排污口和码头船舶污染。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和危险废物管理,推进农业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乱办金融、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用好市场化债转股、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工具,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 转方式调结构,构建优势产业新体系


做大做强优质农业产业。推广水稻优良品种、高蛋白食用大豆、高淀粉玉米,发展高值高效作物10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000万亩。打造“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佳木斯木耳”区域公共品牌。创新循环型延伸型体验型“三型”农业。
加快工业强市立县步伐。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努力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围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打造造纸、林木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融合,力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针对周边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功能和集聚效应。积极创建佳木斯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推广“银行+保险+期货+订单”模式,逐步实现全域覆盖。


推动全域一体融合发展。高起点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富锦、桦南要在“两头两尾”方面率先突破,加快挺进全省强县行列。汤原、桦川要向城区聚拢,联动提升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同江、抚远要做足边境文章,打造对外开放前沿阵地。郊区、向阳、前进、东风要主动服务市高新区发展,结合实际发展“消费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


▲ 扩内需增供给,壮大持续发展新动能


强化项目支撑作用。以“双百大项目”为引擎,全力推进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省“百大项目”49项,市“百大项目”151项,确保年度投资达到170亿元以上。围绕农业、生态、老工业基地、对俄合作等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强化产业招商。紧盯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与行业领军企业,强化重点招商。加强与知名商会等专业机构合作,强化精准招商。以奖优罚劣促招商,实现项目签约数、资金到位率双突破。
夯实消费基础作用。加快城市综合体、大型综合超市、家居中心等零售业态发展,认定扶持一批“老字号”商贸企业,扩大有效消费供给。因地制宜建设夜间经济示范项目,促进形成消费新热点。培育壮大电商主体,实现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突出旅游带动作用。打造“华夏东极”文旅品牌,着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完善骨干旅游线路布局,开发中俄边境、森林湿地、生态冰雪、赫哲民俗、红色抗联、乡村体验、休闲自驾等特色旅游产品。


提升创新驱动作用。以创建升级佳木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点,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产值突破100亿元。创新“候鸟型”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发挥生态保障作用。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黑土地战略性保护。推进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推广水田控灌技术。完善河湖管护机制,推进松花江示范河湖建设。清理整治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和农地非农化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力争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 推改革优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争取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加强配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探索试行“标准地”改革,稳妥推动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县(市)区产业园区综合改革,推动特色化发展。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上线运行城市政务服务应用程序。推进减税降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信用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启动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严查办、强震慑。
着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建设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实现银企网上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推动“抱团闯市场”。


▲ 建平台促开放,打造一桥一岛新高地
加强口岸建设。推动同江中俄铁路大桥早日开通运营,推进国际公铁换装联运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做好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前期工作,推进黑瞎子岛防洪排水主体工程建设。升级富锦内河口岸,完善港口功能。
发展落地经济。规划创建黑龙江(中俄)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同江片区。推进抚远莽吉塔港综合保税仓和远大木材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富锦对俄保税孵化园区建设。推进与中山市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壮大外贸规模。加强对俄林业、农业、能源合作,加快培育跨境产业链。支持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壮大规模、扩大出口。组织参加好国际性、全国性经贸活动。立足佳木斯电商产业园,发展跨境电商,探索“海外仓”模式。


▲ 强基础能带动,拓展中心城市新内涵


加强基础建设。推进长安西路、和平街、中华路等续建工程,加快科技大道、近乡街,以及铃铛麦街跨铁桥、物流园桥等工程建设。统筹谋划西区“三纵三横”6条骨干道路。开工建设永旭热源二期,推动市区备用水源建设,持续加强地下管网建设。
实施精细管理。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规范、执法严明的城市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道路维修、物业管理、垃圾处理、食品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办法。实行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网格化为基础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路长制,联动开展综合治理。
提升辐射功能。重点推进国电投综合智慧核能供热、佳木斯机场改扩建、新农创集团乡村振兴总部等项目尽快开工。积极推进比亚迪云巴等项目前期,力争早日落地。推进松花江二桥、牡佳客专、“醉美331边境路”等重大工程。挖掘三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活动。

▲ 用真情办实事,增进社会民生新福祉


积极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推进集团化、协作联盟等办学模式试点。实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全力支持佳木斯大学等普通高校、大中专院校加快发展。发展特色化民族教育、规范化民办教育、多元化社区教育。
促进全民健康。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完成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目标。加强医联体和医疗信息共享建设,落实临床检验结果同级医疗机构互认举措,减轻群众诊疗负担。
完善社会保障。

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保障能力。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候鸟旅居养老发展,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增公租房租金补贴500户。全力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办好民生实事。针对群众关心的出行、住房、就业、医疗、食品安全、用热用气等问题,切实抓好10件民生实事。

(1)维修改造城区背街巷道50条。

(2)打通北纺街、双合路。(3)完善城区道路交通设施,持续实施“微循环”交通组织,整治商业区、学校周边等交通秩序。(4)规范改造公交站亭,建设智能停车泊位1000个。(5)新建长安路雨水管道和万象街等雨水管线3.3公里,翻建双合路等7条道路塌陷排水管线1.7公里,优化城市重点区段排水系统。(6)维修改造老旧小区楼房200栋、1.5万户,推进剩余部分危房改造。(7)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万人,启用“军之翼”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专区。(8)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居民医保,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9)创建10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校园、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10)改造老旧供热管网16公里,新建和改造天然气管网20公里,安装用户5000户,提高居民用热用气安全性稳定性。



实现赶超跨越,只争朝夕;决胜全面小康,时不我待。每天佳木斯都为全中国迎接第一缕阳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蕴藏着无穷的活力,新的一年值得期待。开创佳木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需要全市人民的努力,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文中图片来自于佳木斯市人民政府网、佳报传媒,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 | 黑龙江头条图文来源 |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网、佳报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