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张红梅

很早就想对这位久仰大名的、燕子河畔女强人张红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只因为各自忙碌始终没有约成,今晚借助于康县义工联合会召集理事会成员商议2019年壹基金温暖包发放事宜的机会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对这位久仰大名的女强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张红梅,女,汉族,生于1978年10月,41岁,祖籍甘肃省陇南康县碾坝镇玉岭村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康县第九届政协委员、甘肃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县义工联合会第一、二届理事会成员。1米65的身高,身着米黄色中长大衣,运动鞋,一头齐耳短发,周正的五官戴着一副金边近视眼镜。在会场,她一直都很安静,很认真地做着笔记。我不禁在想,她是如何做到大家公认的“女强人”、“赛老金”“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呢!

说起她这些年来事业拼打经历和从事社会公益的事情,滔滔不绝,十足成功女性家的风范;她工作和事情繁多且忙,在会议间隙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还不时被电话打断,需要停下来处理,而听她在电话中处理事情,却是条理清晰,果断干脆,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张红梅身上鲜明的特质和个人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也许这就是笔者在采访中需要追寻和挖掘的闪光点。于是,她是如何从个体经营者走上农村致富带头人并成长为一名出色、优秀的民营企业理事长,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故事;而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她又是如何长袖善舞,自由转换角色,成功地穿行与民营企业和公益事业之间,做到事业和公益、家庭三不误,而且都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成功秘方?带着这些让人关心和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笔者的采访直奔主题。

初见她是在2000年的五月份,那时候笔者在康南山区的铜钱乡工作。是在一次通往阳坝的班车上偶遇,给人的初步印象是美丽、大方、精明、爽朗。相互介绍后得知是同乡,便打开话匣子聊了起来。她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父亲虽然是个农民,可有文化,多才多艺,会农村的木工、泥匠等手艺,还是碾坝镇乡村文化传播者----农村电影放映员;母亲是个小学教师,在本镇青岗坝村小学当教师;哥哥姐姐个个优秀,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父母均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精神造就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上高二时父亲生病无人照顾,母亲在离家有10里远路程的一个村学任教,她不得不回家一边自学一边照顾父亲。在照顾生病的父亲期间,她看到家乡碾坝大量滞销的农副产品和人们对日益走上富裕生活的需求时,看到了经销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的广阔市场和潜力。

1995年,年仅17岁的张红梅高中毕业,因特殊原因未能像同龄人一样继续上学深造而成为一名社会青年,正当她满怀激情准备与同村的兄弟姐妹们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走出西部大山,去南下广州城市务工淘金的时候,命运却给她带来了转折。1995年秋季,是康县农副特产成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黄金时间段,张红梅来到碾坝集市上,看到摆满街上的核桃、板栗、水果、蔬菜等,一问价格不是怎么的高,如果在碾坝集市上收下,拉运到县城进行销售,可以从中赚取差价,也是一项收入。晚上回家大脑反复在思考和琢磨着这件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睡着。天大亮了,母亲叫醒了她。随后就将这想法告诉给了母亲,母亲想:一个女孩家不读书,不学习做家务,不做针线活,想去耍称杆子,能行嘛!有点不务正业。她经过与亲戚商议,背着母亲偷偷拿走仅有的500元钱,开始了她的图谋已久的计划:逢集了去街上收购核桃,拿去康县城去出售。就这样开始了她自谋职业的生涯,成为碾坝镇大庄村第一个从事个体农产品购销的生意人。第二年春天,她从碾坝营业所申请贷了人生第一笔贷款,用于扩大规模从事个体农产品购销和农村日用百货零售。1996年在碾坝镇开起了综合经营部从事农副产品购销和日用百货销售,凭借着勤恳和良好的信用,不到三、五的时间就在碾坝镇成了人人赞誉的“赛老金”(老金是当时碾坝镇资深且唯一具有规模的农副产品购销老大)。她先后在碾坝大庄村白崖坝、碾坝集市、豆坝集市、武都琵琶、赵坝等地收购核桃、板栗、药材、粮食、竹芭子等农产品,然后等县城里的或天水、汉中、广元等地的商人来上门收购出售,走遍了碾坝、豆坝、武都、店子等地方的每个角落。由于喜欢走乡穿村,在自己所在的村落和邻近的地方一直从事各种农副产品的购销,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曾被多次康县工商局多年被评为优秀个体工商户和税务部门评为优秀个体纳税户。后来,又从自己的家乡大庄发展到碾坝街道上,张红梅依然没有停止,一直坚持做个体经营者。

此后很多年再没见过她,那知真是世事无常,就在此后她父亲的病情不断恶化医治无效撒手离开人间,父亲的离世对她来说在心灵上给了重大的创伤。更让她雪上加霜的是,在她刚满22岁的那年,命运却又和她开起了更残酷的玩笑,感觉身体不舒适就去陕西汉中市三二0一医院检查,被臆断为肺部有恶性肿瘤,当时她听检查的医生说,这种病做了手术后只活三个月就有可能离开人世,突然间的打击,如晴天霹雳,顿时她感觉到自己的天空要塌了,她麻木了,迷茫了,一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勇气。经过同学们和老乡的关心和鼓励,从悲痛中挺起,拼命的努力想要改变这一切。早晚坚持锻炼身体,留意各种保守治疗信息,采取民间药方和中成药相结合治疗,经过一个时期的医治,经去广元市人民医院复查病情恢复良好。她活下来了。一晃四年,结了婚,组成和睦幸福的小家庭,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很庆幸自己活着,为什么不去努力呢!”她逢人便说说。又从本行开始从头做起,她把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到武都、天水、西安、汉中、勉县等区域,她意识到现代化信息的重要性,于2009年开起了碾坝乡信息服务站,旨在为碾坝镇周边农村提供便捷的农产品市场销售、外出务工等各类服务。她勤奋好学,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学习,1996至1999年在康县党校西北师范大学函授部为期三年时间的进修,系统学习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取得大专文化文凭。

后来笔者被借调到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业余时间做义工志愿者,再见到了她,她常常也参加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贫困孩子送书包,为美丽康县全域无垃圾做宣传......。“女强人”或许并不能完全概括她。张红梅从不放过努力学习的机会和发展进步,由高级知识分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进组织深深吸引着她,成为一名光荣的民进成员成了她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2016年,经过组织审查她终于光荣加入到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一名民进会员,说起民进她激情满怀,侃侃而谈,怎样为社会发展出力,怎样积极参与多党合作参政议政事务,在合法经营和创新发展方面,努力成为一名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优秀企业家;在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热点难点方面,努力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良知致富带头人;在参政议政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努力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把先做人后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追求的人生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购农产品数量的扩大,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喜爱,她将生意发展转向生产、批发绿色食品。但这需要交通便利、人流多,消费群体大,而碾坝满足不了她发展绿色食品的需要,就把目光投向了县城,因为县城交通便捷、人群聚集、市场活跃,她将碾坝经营的门店转让给了亲戚,急需来到县城发展。整合农副特产资源,为碾坝、豆坝、店子乃至康县县城绿色产品营销提供一个平台。作为康县碾坝本土的农村孩子,张红梅也充分认识到成立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县农牧局、质检局、工商部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直热衷于农副产品购销和农村日用百货零售的张红梅毅然挑起了这幅重担,和县城及碾坝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经过多次考察、调研、论证,投资100万元,于2013年12月牵头发起成立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当选为董事长。整合农副特产资源,为碾坝、豆坝、店子乃至康县县城绿色产品营销提供一个平台。

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如何迅速开展相关业务,打开局面,这是摆在张红梅面前的首要难题。确实,相对于县内外其他县市。康县仍处于雏形阶段。张红梅注意到,在组建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前,康县境内绿色农产品收购销售已经非常活跃,有些在陇南市都非常有名。尤其是汉中、勉县的商人来到康县县城经营蔬菜水果,太高价格,独霸经营,加之县城绿色蔬菜大都是城关镇、碾坝、王坝等乡镇农民小打小闹经营零售,由于缺乏组织,许多从事农产品收购者不得不自行购销。经过走访调查,张红梅基本掌握了全县各乡镇的从事农副土特产品资源和购销现状,迅速制定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方案,明确公司发展的策略:一是迅速整合资源,紧密团结康县境内从事绿色农产品购销经营人,以公司为平台,为康县绿色农产品购销提供更大舞台;二是面向乡村和县城开展公司的工作和建设,动员、发动更多的人士来参与其中;三是主动参与和融合超市、饭店、农家乐、客栈,发挥公司的职能和专业作用,积极协助乡村和相关民营企业策划和组织营销活动,加大公司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四是主动争取地方政府、金融部门、财税部门的支持,积极联合县内民营企业开展有影响的大型购销活动,扩大公司的影响力,打造购销品牌。由于目标明确,方向对路,工作得法,公司的工作很快就得意开展。建成了一个辐射全县城乡居民绿色健康环保的蔬菜配送中心。在西街、中街、南街、东街建立了4个蔬菜平价直销店,有效保障供给康县城乡居民对以蔬菜、水果为主的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结束了康县因为气候提哦案件的制约所形成的陕西客商长期霸占市场经营的局面历史,赢得了城乡广大居民顾客消费的一致好评和赞誉。2015年被陇南市评为“市级龙头企业”本人2018年度被县委、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创业致富带头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的成功,其背后都凝聚着心血和汗水。为了尽快打开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局面,动员集市和县境组建购销营业分店,张红梅带领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班人马,走超市、下乡村、转集市,积极参与和协助乡村策划组织营销活动,为乡村提供指导和支撑。率先在豆坝、碾坝、城关镇组建购销分店和基地示范点。先后自费去天水、兰州、汉中、广元等地参观学习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绿色农产品营销理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得到发展壮大,结束了农副土特产品购销长期滞后的局面。

康县碾坝青岗坝村地处该镇的西北大山里,土地面积丰富,植被资源良好,发展食用菌十分有利。十几年前曾有几个农户实验发展过端木和袋料食用菌,取得好的成效。于是,她看到了希望,决定在该村租用土地发展袋料食用菌生产,建立了康县绿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三变”改革试点要求,流转托管土地500亩,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80余人,投资260万元建成蔬菜食用菌绿色高产示范园,年生产袋料黑木耳20万袋,设施蔬菜40亩,增加农民收入380万元,吸纳该村贫困户6户20人,为发展田园综合体和精准扶贫起到带头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9月21日,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温艳一行在康县调研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之后,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范亚娟的陪同下,不辞辛劳,一路簸波,到碾坝镇青岗坝村阳山社调研指导民进会员张红梅女土青年创业基地——康县康裕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听取了张红梅女士创业汇报,并深入大棚基地查看蔬菜种植,销售情况,对张红梅女士多年来致力于家乡发展,创办基地,带动精准扶贫户脱贫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朝迎曙日升,暮送夕阳下,是张红梅女士一天工作的真实写照,公司、销售店、基地、市场、农户、合作社始终有她忙绿的身影。作为一名创业人士,张红梅一心扑在公司发展与振兴上,无论酷暑严寒始终坚持深入生产、销售一线。她特别注重从生产、销售一线寻找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张红梅算是个坚强创业的女人,多半生从事农产品购销生意、组建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的苦旅,无怨无悔。虽然能力和机遇有限,但不忘初心,致力于报效家乡,造福家乡,振兴乡村,努力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张红梅用她的坚毅、执着和赤子情怀为康县大地的美丽、和谐、文明不断添砖加瓦。 通讯员 燕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