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数据,哪些标的还有高性价比?

在全球市场中,SaaS 的市场占比最大,而 IaaS 的行业增速最快,中国市场则 IaaS 的市场占比和增速均为最快,且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海外市场相比,我国 SaaS 市场依旧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接受度及产品技术成熟度较低。随着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深,下游企业上云需求不断增大以及 IaaS 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撑,企业级 SaaS 未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IT 企业的资本开支将显著影响上游需求,目前全球 IT 巨头资本开支自 2019 年 4 季度开始增速回升,对服务器需求加大,同时,国内浪潮、紫光、联想、华为等厂商的市场份额在显著扩大,不断侵袭戴尔、惠普等海外厂商的份额。从 IDC 市场看,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周边的大型IDC 机房供不应求,供应云计算厂商的大型机房建设加速。

 SaaS:美国的 SaaS 产业较为成熟,SaaS 公司目前收入中订阅收入已经达到 70%-90%。从资本市场的回报来看,SaaS 类公司也是美国资本市场近几年表现最佳的板块,市场已适应通过 PS 估值的方式对 SaaS 企业进行合理估值。而中国市场 SaaS 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尤其在 A 股上市公司层面,除广联达之外,尚未出现 SaaS 体量成规模的公司。我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中国信息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企业还未意识到信息化、云化的重要性,中国大型企业习惯项目制定制化服务,对 SaaS 服务未形成消费习惯以及国内 SaaS 产品对 B 端需求理解不 3 等。


 云服务(MSP):MSP 是云计算产业链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所谓云服务,包括向传统企业提供咨询、迁移、运维、安全、云上软件开发等全栈解决方案,云服务业务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根据 IDC 数据,行业未来五年复合增速将超过 70%。

03 年非典肆虐直接推动了临床信息系统的快速建设。非典时期,信息交换滞后、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等问题暴露无遗,政府意识到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台了大量应对政策并推动多个国家级项目,直接引发临床信息化系统建设高潮;电子病历、居民健康卡等各类系统纷纷上线。

 此次肺炎疫情,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 03 年相比已有了质的飞跃,但区域协调不顺、信息交换与共享滞后等问题仍然较为明显,预计未来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医疗大数据建设不可避免。

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传染性强,感染人数众多,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呈现出较为缺乏的现象,同时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远程诊疗、健康管理等互联网医疗需求提升,上周五,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科学组织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预计本次疫情将会给互联网医疗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市场早期,根据第三机构统计数据,近几年我国互联网诊疗人次复合增速超过 200%,但渗透率仅 3%,前景非常广阔。在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布局上,一方面以卫宁健康、万达信息、创业慧康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近几年布局频繁,另外一方面,平安、阿里、腾讯等巨头也积极介入市场,行业前景光明。

神州数码:被忽视的云细分赛道领军

 深耕中国信息化 20 年,神州数码现已成为年营业额突破 800 亿,总资产超过 250 亿的整合 IT 服务商。多年来,神州数码依托覆盖 30000 余家合作伙伴的生态网络,为百万家企业及上亿消费者提供数字化产品、方案及专业 IT 服务。在云+大数据时代,依靠云服务+创新可信业务双轮驱动增长,神州数码正在成为中国更优秀的云服务及数字化方案提供商。

金财互联:财税 SaaS 龙头

 金财互联曾用名丰东股份,2016 年以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处理业务,涵盖热处理设备制造、专业热处理加工、热处理设备售后服务及热处理技术咨询服务四大板块。2015 年 6 月,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并购财税 SaaS 服务商方欣科技,本次重组于 16 年 9 月获得证监会核准,此后,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重组并实现双主业经营。17 年 5 月,公司更名金财互联,继续实施双主业独立运营、双轮业绩驱动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公司继续深耕互联网财税服务,促进业务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继续发展传统热处理业务,保持在热处理行业的领先地位。而互联网财税业务成为公司未来发力的重心。

紫光股份:云 IT 基础设施领军者 整体股权结构合理稳健。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清华控股,最终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1988 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是为紫光集团前身。1993 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1999 年,公司由紫光集团总公司发起设立,同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紫光股份的十大股东中,西藏紫光通信占 54%的主要控股地位,除去紫光股份两期员工持股占 5.75%及杭州银行资产管理占 7.59%外,其余六家持股企业均为国有投资公司和信息公司。

中科曙光:“数据中国”战略升级

 中科曙光是 1996 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力推动下,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 2014 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并围绕高端计算机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技术服务;是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亚洲第一大高性能计算机厂商,全球 IT 基础架构系统解决方案领导者。2015 年,公司提出“数据中国”(Data@ China)战略,逐步从“硬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数据服务商”迈进。2016 年,曙光在“数据中国”战略基础上,推出了“数据中国加速计划”,旨在通过具体部署“城市云连锁”和政府、科学、工业、安全“四个大数据”来加速战略实施。2017 年,公司进一步升级战略,发布了“数据中国智能计划”,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计算产品线,以强大的计算力赋能 AI 时代,以智能助力“数据中国”战略远景的实现。

万达信息:人寿入主,医疗信息化龙头

 公司自 1995 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城市信息化领域的建设,是国内较早进入该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厂商。经过 23 年的持续发展,公司已实现在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平安城市和金融保险等细分领域的深度卡位,并依托于市民云、健康云等城市公共平台实现了数据价值的有效利用。

风险提示:

板块估值偏高。计算机板块目前整体估值偏高,若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板块整体估值下调,相关标的面临回调风险;

 经济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度放缓。此次疫情尚未出现明确拐点,若疫情短期内无法被抑制,将对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相关企业负担加重,资金短缺,短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欲望变低,从而影响云计算

相关公司的收入; 互联网医疗发展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状况受到政策、技术、患者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互联网医疗发展进度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