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县:我们是老兵,更应冲锋在前

时下,在防控疫情、春种春管的重要时期,新河县荆庄村有两名老党员、老复退军人、老民兵连长用实际行动发光发热,受到村民称赞。他们是73岁的张明锁和59岁的王智奇老人。

老党员张明锁(中间)与老党员王智奇(右)在村卡口执勤。

张明锁和王智奇为村民们科普正确的防疫知识。

张明锁和王智奇两位老党员在坚守防疫一线的同时,通过村里的微信群告诉村民“要戴口罩、勤洗手,别到处乱转,大家只要配合全村的防控工作,就是为村里作贡献,为国家作贡献。”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两位老人耐心解释,告诫他们疫情的严峻性,把防控知识带到了每家每户和每一个他接触过的人。很多外来人员都深受感动,主动配合村委和管委会的防控要求,自觉做好自我隔离。

老人们在党委责任岗进行来往人员登记。

在卡口上他们俩铁面无私,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及村党支部的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测量体温做好来往登记,一视同仁,被村民们称赞为防疫“铁包公”。一方面在于他们“铁”的决心。在得知村口要设卡,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劝返这一消息后,这两人第一时间向村里报道,希望参加防控工作,最好能在最辛苦、耗时最长的村卡口执勤,他们说,“开春后都忙了,年轻人要忙地里活,还要忙挣钱,我们岁数大,经的事也多,‘看门官’还是我们来当,也一定能当好”。就这样,他们参加了村里的应急防控队伍,20多天来,他们日夜义务守在村卡口,用忠诚和担当,为村里人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虽然家里一开始考虑到天气寒冷,又是特殊时期,老人年纪大,抵抗力弱等因素不支持老人的想法,但是老人“铁”的决心和“铁”的意志,让子女和村干部看到了老党员的担当之情和拳拳之心,而且在两位老人的模范作用下,子女们也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儿子王炳旺以父亲为榜样,为抗击在一线的全体值班人员购买了许多生活用品。

王智奇的儿子王炳旺以父亲我榜样为全体值班人员提供许多生活用品。

在顺利说服子女和村干部后,老党员佩戴红袖标,每天从早出晚归坚守在设卡处,做起了纪律严明的“铁包公”。在村民眼里,他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从外地过来进村拜年的人,又是向他求情,又是说好话,碰到少数不理解的要硬闯,都被老人一一拦截了下来。对阻断疫情的铁面无私之下,其实藏着老人对自己村庄的呵护和对村民的似水柔情。张明锁和王智奇的无私付出和拳拳之心也在默默感染着身边的党员,让大家在无形中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护墙。战“疫”不止,党员们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始终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山杉 青媒编辑:贾丹珲 责编:张永忠 监制:耿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