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以不悔的姿态铸就巾帼之志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身着检察蓝的她倔强坚韧、外柔内刚,业务精湛、大气担当;她温柔细腻,相夫教子。当检察蓝邂逅巾帼红就注定是最绚丽的色彩,我今天要说的是在面临选择时,那位依旧以不悔的姿态铸就巾帼之志的她--张志娟。

相识初印象,这个时期的志娟姐虽然忙碌,但是柔和。

2017年冬,去分院出差第一次见到还是北安农垦检察院干警的张志娟,朴实的外表,稳重大气的举止,没有过多的交流,在同一个会议室,完成着一项工作的不同分工。一个星期接触后,我会用认真、细致来形容她。经常去分院出差,又做着同一份工作,很快我们就熟悉起来,才知道在分院的初次相遇,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工资核算工作。从聘用制时的办公室干警到在编的政工科干警,为了能够更快的转变角色,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出差老大难”这么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并不是对于出差有抵触心里,也不是害怕舟车劳累,四处奔波。而是,她的老公也经常出差办案,双方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还小,只能有一个人走,谁走就成了问题。接到出差通知就犯愁的志娟姐,每次都会准时出现在分院,用她的话说,和孩子的爸爸来了个交接仪式,借助“中间商”幼儿园完成了无缝衔接。核算绩效、准备进入省财政统发工资系统、维护工资系统等多次出差,她不曾有过一次缺席,即使孩子病了,一有好转也会马上出发。她选择坚守岗位,亲力亲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带着儿子住宿舍,演变为暴躁的妈妈和心焦的大姐。

由于姐夫工作变动,志娟姐经历了异地恋、异地婚姻,继续异地婚姻还是放弃稳定的工作和刚装修好的新房到北安生活?纠结之后,志娟姐毅然决定,卖房子、辞工作,奔赴北安,一切重新开始,买房、装修、找工作。2019年,已经稳定的生活,又一次被推倒重来。虽然艰难,也明知艰辛,那也义无反顾的选择服从单位的安排。

2018年9月,绥化农垦和北安农垦两个人民检察院在农垦机构改革中,整合为一。北安很多干警面临着,放弃北安现有的舒适生活到绥化从住宿舍和租房子开始,重新打拼,面对的是不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2019年4月,志娟姐随着第一批女干警先行来到绥北院机关工作。

随着志娟姐一起到绥化的还有上幼儿园的儿子,她正式拉开了带着儿子住宿舍和异地婚姻的序幕。也开始了等公交、挤公交的日子,每天需要在单位(宿舍)和幼儿园之间四公里的距离往返两次。为弥补下班早走一个小时接孩子的时间,她放弃了午休。刚刚接触新环境的孩子也并不适应,想朋友、想爸爸、闹脾气,志娟姐肩负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耐着性子安抚年幼的孩子。

我想,在艰难时,她是不是也会想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会担心在新环境里未来的日子。她也面临着孩子升小学的择校问题、房子和户口问题,如果在北安,这一切都是不需要考虑的。那时的她,说身心疲惫也不为过,但是没有听见她的抱怨和如果,依旧坚持认真工作,笑对生活。她用行动诠释着做出的选择就不后悔,一往无前,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钻一行。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自如的切换着角色,除了女儿、妈妈、妻子等角色,她还是一名检察干警,一直践行着她的初心,选择了政工,就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先干警之忧而忧,后干警之乐而乐。

说她是“女神”,是因为她英姿飒爽,做着维护干警切身利益的工作;说她是“女汉子”,是因为她雷厉风行,事业家庭一肩挑,巾帼不让须眉。说她是“三八”,是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心思细腻,充分发挥女性特有优势,积极投身到检察工作实践中,有力地撑起家庭和事业的那“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