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手帕用处多:从文学作品看古代手帕,方寸间的“多功能”用途

手帕是我国古代人民经常使用的随身物件,除了日常所用之外,也包含了人们的

情感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之情,“横也丝来竖也丝”,常常在有情人之间充当定情信物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经常借着手帕来表达男女之间那种朦胧的情意,小红遗帕惹相思宝玉用旧手帕传递情谊,都是这个意思。手帕作为人的贴身必需品,常常代表眷恋亲密,互相赠送手帕成了古代人们最平常的表达亲密情感的方式,本文就要以红楼梦为参考基点,探讨一下手帕这一意象的丰富含义

一、《红楼梦》中的手帕

1、手帕——宝玉与黛玉的交心之举

在原著情节之中,宝玉在挨打受伤之后依然念着黛玉心中的不快,在晚上差遣自己最亲密的晴雯送了两方旧手帕过去

在看到手帕之后,黛玉顿时就明白了宝玉对自己的心思,又是欢喜又是忧虑。在这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因为猜疑,吃醋闹过脾气,因为这两方手帕已经非常明确的说出了宝玉心里藏着的情意。

在原著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贾宝玉因为玩丫鬟们做的胭脂,而在脸上沾染了几道红印子,黛玉瞧见便急忙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手帕替他擦掉。虽然这个时候二人年纪并不太大,但这样亲密的举动也着实超越了平常表兄妹交往的礼度,曹雪芹正是借着手帕这个物件,向读者展现了二人暧昧的男女之情

2、手帕——贾芸与小红、袭人与蒋玉菡的红娘

在曹雪芹的笔下,手帕代表了一种情感上的托付。许多研究红学的人一致认为,在后40回中袭人和蒋玉菡是一对,主要推测的依据就是,在前文中曹雪芹故意点出贾宝玉将袭人的帕子交给蒋玉菡一事。

要知道红楼梦是草灰蛇线伏笔千里,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这种情节的设置必然在告诉我们袭人在之后的情感归宿就是蒋玉菡

而在续写红楼之时,高鹗等人也确实将这桩情节写了进去。

由此可见,手帕所代表的情感含义是众人公认,并不是曹雪芹独自创造出来的典故。

在原著之中还有这样一对因为手帕结缘的有情人,贾府中聪明伶俐的小红,因为丢了自己贴身的帕子而心生焦急,生怕引起什么事情说不清受牵连。而正巧此时这方帕子

被前来进府捣弄花草的贾芸捡走了,他本身就对这个丫头有意,在捡到帕子之后更是欣喜不已,故意将自己的帕子转头送了回去。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彼此都心下了然,虽然曹雪芹并未写明后40回,但我们不难猜出他们之后的交集

3、手帕——贾宝玉与秦钟的知己象征

在《红楼梦》之中,曹雪芹故意隐讳了许多同性之间的感情描写,从一开始的秦钟,到之后的蒋玉菡,两个人都是贾宝玉极为亲密的知己友人

蒋玉菡虽然是戏子之身,但是却志趣高雅博文广识,和贾宝玉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两个人在前几次见面时便互相交换了手巾,此事甚至还被薛蟠加以误会。

不管是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我们都能看出手帕代表的是一个人对亲密关系的认同和肯定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送出的物件

二、古代手帕的寓意

1、男女感情的表达

如果是崭新的手帕,自然可以作为礼物在友人之间相互馈赠,代表不了什么太大的含义,但是随身携带的手帕则是贴身之物代表着一个人的隐私,在古代,只有极为亲密的夫妻情人才会互相交换这种有过肌肤接触的东西。贾宝玉和蒋玉菡互相交换过汗巾子之后,薛蟠还误认为二人有什么不可言说的情意,也能看出手帕在当时所代表的深切含义

宝玉送黛玉旧帕子的时候正处深夜,自己身体还刚刚挨过一顿打,非常虚弱难以活动,此时送礼物本身就有些奇怪,他又刻意的绕开了长辈,没有告诉袭人,只派了最能理解自己的晴雯,更显示出这件送礼之事的

不合礼道情意切切

在拿到帕子之后,林黛玉在欢喜之余也有一丝忧虑,她深知这样做是私相授受,如果被人发觉,二人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曹雪芹没有点明手帕代表的就是爱情,但从汉代开始,这就是一项十分传统的民族习俗。汉末《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这首诗里面说的“”就是随身所带的布帕子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久而久之,这种赠送手帕里表达相思的行为就成了人们认同的一项传统。

2、闺阁密友,手帕之交

桃花扇》的第五场《访翠》:“相公有所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姐妹,就像香火兄弟一样。”可见在古代亲密的姐妹,往往是由手帕来代称的。手帕这个物件通常被整齐的叠放在臂钏里沾染着人的体温

,两个女子之间交换手帕便意味着关系的亲近体己,在不少影视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也能看到,古代交好的女子往往被称为是“手帕交”。

小小的一方手帕寄托了一个人的心事,又代表了一个人亲密的情感,是传统社会里女性传递心思的最主要渠道蕴藏的含义丰富而厚重

3、实用功能

手帕在一开始是一种实用工具,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诞生,当时被人称作“”,到了东汉才慢慢有了手帕的说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挖掘出来的东汉古墓中就有蓝白印花的手帕,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也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由此可见,此时手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

而除了中国之外,西方社会也有用手帕的传统。在一开始欧洲的人们把手帕看作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往往在上面多加装饰,同时严格禁止底层的人民互相赠送手帕。作为擦拭的实用工具,手帕一直饱受人们的喜爱,有不少贵族女子还将香水洒到手帕上,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魅力。

从这些记载之中可见,手帕是个极具实用性的日常用品,也难怪它在历史百年间没被替代,经久流传下来

三、文学作品中的手帕

1、唐代的传奇

唐代《

书红绡帕》中写:“囊裹真香谁见窃,绞绡滴泪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诗句里一位女性送给情郎的礼物,正是轻飘飘的一方手帕,手帕放在情郎的怀袖中,就如同女子的情谊常伴情郎左右,暧昧又缱绻。《李章武传》中,李章武和自己的情人分别时,也会赠给她“交颈鸳鸯绮一端”,“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字字情深意切,让人动容。

而唐代元稹写的《莺莺传》中,崔莺莺送给男主角张生的礼物,也有一方丝帕,依旧是用谐音来代替她的满腹愁思

2、明代戏曲

在白话文小说发展繁盛的明清时代,有关于男女之情的文学作品井喷式涌出,提到手帕这一常见意象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玉合记》中,韩翃与柳氏在面临分别之时就“赠泪点传情罗帕”,“只有这帕上几点眼泪儿,是痛肠中出的”。《春芜记》里面,季清吴也如红楼梦里面的小红一样遗失了自己的贴身手帕,并且以此与捡到手帕的男子互生了情愫。

为了表达自己对情郎的真心,《荔枝记》黄五娘在一见倾心之后便把有“夙世前缘”的手帕交到了陈三的手上,《蕉帕记》里面的狐狸精也用罗帕作为与书生定情的信物,《锦香亭》书生钟景期也是捡到了少女遗失的手帕作为初遇,《

驻春园》中曾云娥将《双燕》诗认真誊写到了罗帕上,隔墙丢给情郎……提到手帕的文学情节实在太多,已经成了小说作家们的一种共识

四、结语

不管是在《红楼梦》,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里,手帕都已经是亲密情感的代名词。作为古代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贴身之物,手帕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材质,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装饰,

但是其所承载的情感意象,却是经久不变的。

红楼梦》将手帕用得极为巧妙,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将其铺陈出来而是借用了许多小细节,比如宝玉的急切和黛玉激动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这两方旧手帕所代表的含义。

虽然现如今社会已然并没有多少人继续使用手帕了,但其承载的情感含义却是不能够磨灭的,在探讨手帕之外,我们也能窥探出古代人们倾慕爱恋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