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什么意思?可能和你想的截然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来许多多姿多彩、具有独特魅力的地域传说。在这上下五千年历史沉淀的热土上,每个区域都孕育着不同性格的华夏儿女,无论风俗人情、饮食文化、还是地理位置、人物性格,各个省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差异!

祖先在几千年前总结规律、睹物思人、他们将这些差异编成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俗语,这些俗语流传至今颇有趣味、耐人深思。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做“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究竟是怎样的性格?他们和九头鸟有着怎样的联系?

九头鸟的传说有据可依,是神鸟还是恶兽?

备受争议的九头鸟前身是雍容华贵、地位极高的十头凤,古老的神话书籍《山海经》曾这样记载:“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神鸟怎么就成为了众人嫌弃的兽鸟?

从凤到鸟是被逼黑化还是魔性大发?

一切都要从周天子说起,周朝和楚国的矛盾由来已久,楚国位于湖北境内,楚国人骄傲不逊、对周朝天子蛮横无理,直到在杀害了周昭王之后,周朝历代天子对楚国万般痛恨!由于楚国人将九头凤奉为神鸟,周天子直接用衍生的“天狗”来回应他们的神鸟。天狗咬掉了九头鸟的脑袋,九头鸟开始魔性大发,为了自保,食人魂魄、掳人孩童、窥人隐私、祸乱民间,但凡九头鸟就意味着民不聊生、大灾将至!

周朝和其他诸侯国关系甚好,在这种愈演愈烈的传闻中,九头鸟成为了众人唾弃、无恶不作的魔兽,后来在秦始皇文化压制的“神助攻”下,九头鸟彻底黑化、被人不喜!

湖北人和九头鸟密不可分,鸟是褒义还是贬义?

九头鸟的演变和大时代下的政治变换密不可分,它不仅是一种神化而来的图腾,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当政者想要用这些信仰达到统一的目的,看似风平浪静、不知不觉的变换其实蕴含着尔虞我诈、激烈争斗的权势之争。九头鸟和湖北佬密不可分,主要得益于明朝官员张居正!

张居正大公无私、是非分明,他曾带领8个官员对所在地区大肆整顿,很多贪官污吏、佞臣污吏在张居正一行人雷厉风行的调查中纷纷落马,这对部分达官贵人、王权贵族的利益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他们将张居正九个人比喻为天上无恶不作的“九头鸟”。

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担任内阁手首辅期间,实行了著名的万历新政,由于改革力度过大,部分官员对张居正恨之入骨,但碍于张居正生前的权利,这些人敢怒不敢言,于是暗中造谣他是不给人活路的九头鸟。在一部分官员的心理,张居正就是丑恶的九头鸟,但在百姓的心中,张居正等九个官员是惩恶扬善为国为民的“九头凤”!

备受争议的“湖北佬”究竟是何性格?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湖北佬都有不同的见解,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这样评价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他心目中的湖北佬是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怕失败、精明强干的奋斗者;也有人说湖北人是:“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们把湖北人比作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潜力股、实力派。

湖北曾经是兵家历来必争之地,此处人口流动过多,楚人自古以来就倔强顽强,因此他们在任何朝代都有一股不服输精神,也有人说这不是倔强是野蛮。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人对湖北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就像很多人对九头鸟有不同的见解一样。有人说九头鸟羽毛鲜艳、气质出众、不愿服输,应是神鸟;也有人把九头鸟视为怪物,觉得它会带来灾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湖北佬的认知中缺少礼仪,应当把他们的神鸟去除。这样才可以削减他们的锐气;而湖北本地人觉得九头鸟是正义的化身,就像张居正为国为民、大义凛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不能轻易去判定哪个地区应该有哪样的性格,尊重传统文化、尊重祖先智慧才是重中之重,俗语虽然带有离奇色彩,但它也并非空穴来风,即使无迹可寻,也应当全面公正的看待这些俗语。俗语最难能可贵的是它背后的历史,和流传至今所要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