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柳湘莲为什么悔婚?

爱读书的毛荷西


万恶淫为首。在封建社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绝对不可以有丝毫不检点的地方。

俗语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尤三姐在贾珍的父亲贾敬丧葬期间,和贾珍贾琏在一起,吃喝玩乐,表现得十分不堪,他们手下的跟班小厮恐怕没有一个不知道的。

俗语又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们的种种不堪作为,早已传遍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娶了她们姊妹,头上都是一片草原。因此,柳湘莲悔婚,那是早晚的事情。

一、宁国府臭名在外

人怕出名猪怕壮。贾珍是一族之长,贾家又是当地绝对的望族。只因为他父亲贾敬只知道炼丹修仙,不约束他,他就肆意妄为,已经臭名远扬。

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事情,闹得宁荣二府人人皆知。连焦大这个不怎么管事的老头子,都骂他们“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何况其他人呢?

柳湘莲把鸳鸯剑给了贾琏作定情物后,遇到了宝玉,便将自己定情的事情告诉了宝玉,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致人,果然是个古今绝色,堪配你之为人。”

柳湘莲心里就犯嘀咕了,就说既然这样,为何不嫁别人,单单想到了他?贾琏在路上匆忙地要定礼,女家反赶着男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宝玉道:“你原是个精细人,如何既许了定礼又疑惑起来?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既得了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

他的话让湘莲更加不放心。

湘莲道:“你既不知他娶,如何又知是绝色?”宝玉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她又姓尤。”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宝玉听说,红了脸。湘莲自惭失言,连忙作揖说:“我该死胡说。你好歹告诉我,他品行如何?”宝玉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什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

湘莲向宝玉道了歉,就去向贾琏索取定礼,谁知尤三姐听见了,拔剑自刎。

湘莲的话,是有点过分。但是贾珍父子的作为确实令人作呕,他们的名声早已坏了。连贾母自从那次看过海棠花后,都再也没有进过宁国府。

二、尤三姐确实有不检点的行为

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里,作者写道,贾珍来后,尤二姐和尤老娘都到二姐房里去了,只留下小丫头们。

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子们看不过,也都躲了出去,凭他两个自在取乐,不知做些什么勾当。

两个月后,二姐央求贾琏,要他把三姐聘出去。贾琏去找三姐,果然贾珍在那里。贾珍羞得无话,只好起身让座。



三姐却不怕。杂七杂八地说了一通骂人的脏话,便拉着贾琏说:

“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唬的贾琏酒都醒了。贾珍都没有想到尤三姐会这么无耻老辣。尤三姐一叠声又叫:“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一处同乐。俗语说,便宜不过当家,他们是弟兄,咱们是姊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来。”尤二姐反不好意思起来。贾珍得便就要一溜,尤三姐哪里肯放。贾珍此时方后悔,不承望他是这种为人,与贾琏反不好轻薄起来。

尤三姐这种做派,完全没了女儿之态,就像风尘女子,尽情洒落,拿他兄弟二人嘲笑取乐。贾珍吓得也不敢轻易再来,除非尤三姐高兴了派人去请。

这样的尤三姐,柳湘莲当然不会要。再怎么说,他柳湘莲也是世家出身呢。

三、柳湘莲爱面子

他逼问宝玉,尤三姐的品行怎么样,宝玉虽然没有明告诉他,实际上比明说更厉害。那意思是说,你都深深地知道了,还问我干啥。



宝玉都知道的事情,贾府里还会有谁不知道呢?那些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对外说这事呢。也许传得会更离谱。

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怎么会甘愿做这剩王八呢。别说是封建时代,就是现在这么开放,也不会有男人娶她。毕竟脸面还得要。

尤三姐年轻不晓世事,禁不住诱惑。而她的母亲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视而不见,终将自己的二女都送进了天国。

尤三姐死后,柳湘莲虽然后悔,削发为僧,但如果能够重来的话,我相信他仍然会悔婚的。说到底,无论男女谁也不想戴绿帽。


飞雪迎春666


柳湘莲,在《红楼梦》中首次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他是《红楼梦》中传奇式人物之一。原是世家子弟,父母早丧,各种游艺无所不能,又爱眠花宿柳,无一定行止。他的这种品格性情却合宝玉的心意,所以两人一见如故。四十七回写薛蟠误把他认作轻佻之徒,竟向他肆意调情,结果被柳湘莲毒打一顿。这第一椿事显示柳湘莲虽然风流跌宕,但却不是下流无行之人。后来他又偶然于旅途中搭救了薛蟠,更显出他是重情好义的。六十五回写尤三姐一心要嫁与柳湘莲,两人都心心相印,自谓天成美眷,谁知柳湘莲听了闲言,嫌三姐行为不端,翻悔婚事。结果尤三姐即以湘莲留作定礼的鸳鸯剑自刎。最后柳湘莲斩断情丝,随着道士出家而去。这整个的人物、故事、情节都充满着传奇浪漫的色彩,缺少生活的真实感,柳湘莲尤其象舞台上的侠客人物,但它和《红楼梦》的主题是相通的,这就是重真情而反对利禄和虚伪。


古今人文撷英拾萃


柳湘莲性格豪爽,易冲动。所以,当日在和薛蟠回京的路上遇到贾琏,贾琏给他提亲时,他没多想就答应了。但在回去探望他姑母的那几个月中,心中起了疑惑:他和贾琏相交不厚,为什么那么关心他,而且在路上就再三要求定下,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正常,所以就去找宝玉了解情况。当听说女方是宁府尤氏的姐妹时,跌脚后悔:“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因为他和贾府也有些来往,对贾府的情况也有些了解,宁府的污浊淫乱他也知道,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尤三姐也是那样的人,执意悔婚,要去要回自己的定礼鸳鸯剑。结果使的刚烈的尤三姐抹了脖子,情归地府,自己也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清霜残月


社会对男人和女人执行的一直都是双重标准,在《红楼梦》成书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如此。

《红楼梦》中柳湘莲第一次正面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作者介绍说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以致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这样一位眠花卧柳的柳湘莲,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在那样的年代,男人这样就很正常,社会早就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权利,但是女人就不行,如果哪一个女人说是眠花卧柳,那一定是被人唾弃的破--鞋。

他自己眠花卧柳可以有,他还有道德洁癖,对将来自己想要寻找的另一半,要求特别高,这其实也不仅仅是柳湘莲,而是当时男人所有的通病。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那时候贵族小姐都不能为外人所见,见了就坏了事。所以当他听贾宝玉说贾琏给他介绍的对象,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住在了宁国府里,柳湘琏便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柳湘莲对尤三姐并没有了解,不知道刘三姐是什么样子,她仅凭自己对宁国府,其实也就是对贾珍和贾蓉的了解,也就对尤三姐下了判断,觉得这样的姐妹住在贾珍的屋檐下不可能逃过他们的魔掌,不可能再有清白之身,所以他说出了自己不做这“剩忘八”的话语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柳湘莲一方面自己有道德洁癖,对女方的要求高,另外一方面,他对贾珍和贾蓉的了解也非常深刻,能够如此深刻的了解贾珍和贾蓉又说明什么?恰恰也说明柳湘莲平常跟他们混迹在一起,类似的事情没有少干过,至少他曾经见证过贾珍和贾蓉的真实面貌,所以才以此来推测尤三姐的状况,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柳湘莲凭什么来这么断定?你自己又是什么人?由己及人其实是很清楚的。

所以有人说尤三姐为什么不能证明自己呢?尤三姐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证明自己,除了一死,他拿什么来证明自己?在柳湘莲的心目中,一旦听说他住在宁国府早就对她有了定论,尤三姐对柳湘莲的时候,即便是浑身长满了嘴,大概也说不清楚,只有死才能证明她的清白,她用死这到的刚裂的手法,让柳湘莲明白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小说,它的可看性也在这里。


苏小妮


直接原因是柳湘莲知道尤三姐在宁国府生活,而贾府的人,“除了门口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都是污秽不堪”,所以柳湘莲就选择退婚。

深层次的原因是柳湘莲的性格,鲁莽而冲动。柳湘莲一听贾琏说有一个漂亮而优秀的女子仰慕他,就二话不说答应了,并把自己的家传宝剑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尤三姐。在这过程中,柳湘莲并没有去考察了解尤三姐,仅仅听从一面之词就答应了贾琏的说亲。这就可见其鲁莽与冲动。

而后过了几年,到了快结婚的时候,柳湘莲才慌慌忙忙去向贾宝玉打听尤三姐的为人。一听说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就先入为主地以为尤三姐不干不净。然后立刻向尤三姐索回宝剑,准备退婚。在这里,柳湘莲仍然是冲动的,没有去实际了解尤三姐,就选择了退婚。这又是其鲁莽的性格表现。

尤三姐看到仰慕的人这样看轻自己,就用宝剑自杀了。柳湘莲这才知道尤三姐的心志与刚烈,然而为时已晚,余生只能在苦痛中挣扎徘徊。

柳湘莲因为贾琏一言而信,又因为贾宝玉一言而怒,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就造成了他与尤三姐之间的婚姻悲剧。




诗词细读


柳湘莲在红楼梦里是个神奇的人物,他会唱戏、会武术、长得又帅、行事风格不拘小节,因为遭到薛蟠的无理调戏,把薛蟠骗到荒郊野外痛扁了一顿,可算是给读者也出了一口气!像薛蟠这样的公子哥,做了错事有家人亲戚包庇,没人奈何得了他,作者安排柳湘莲好好教训教训这个顽劣子弟,真是大快人心!


奇人做事嘛,也是与众不同 打了薛蟠,又在薛蟠遇到强盗时出手相救,是个三观正的侠义君子。尤三姐只在五年前见了柳湘莲一面,爱他的容貌风采,立志非君不嫁,贾琏也夸小姨子好眼光,柳湘莲他正好也认识,便自告奋勇去保媒,他只说是个绝色美女,柳湘莲一听是个大美人,自然高兴啊,还把祖上流传的宝物“鸳鸯剑”作为聘物,定了终身。

可是,当柳湘莲从贾宝玉的嘴里得知,自己未来的妻子是贾珍的小姨子时,后悔不迭,直言他贾珍府里没有干净的人!这个亲事万万做不得!男人找老婆,可以不漂亮、不贤惠,但是一定要家世清白、行事端庄。尤三姐漂亮是漂亮,但却不是纯纯净净的女孩儿了。她早就跟姐夫不清不白,柳湘莲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个?他就是打一辈子光棍儿也不要娶这样的老婆,所以才会悔婚。



这位说到做到,直接去找到贾琏,要求退婚 ,还说宝剑是祖传的宝物,务必要索回。贾琏可就不乐意了,说啥叫“定物”,就是不能变的意思,三姐是个大美女,哪点儿配不上你?你再好好想想。柳湘莲执意不要尤三姐,一定要退婚,尤三姐自然明白是自己不检点,柳湘莲嫌弃自己了,她说过“生是他柳湘莲的人,死是柳湘莲的鬼”,既然你不要我,我活着还有啥意思?遂用宝剑自杀身亡。


柳湘莲没想到尤三姐有这么刚烈的性子,他也后悔没有早一点知道三姐的为人,现在说啥都晚了,人呐,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有些人有些情的珍贵。可怜尤三姐一朵带刺儿的玫瑰 过早凋零,薄命司又添一位红粉佳人。


踏月而来抱花眠


柳湘莲悔婚,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宝玉一句话,其中却有深层次的原因。

一 给人标签

当柳湘莲听说尤三姐和宁府的关系,尽管此事不虚,但是柳湘莲不去作什么调查也根本不想去查证此事就认定尤三姐不是干净的人。这是随意给人贴标签,等于从他人嘴巴里了解人,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不去深入了解就妄下结论随意给人贴标签,肯定会出现误会。这是不可取的。

二 对失足女性没有宽容

尤三姐委身贾珍并非自愿,母亲为了安稳的生活对贾珍父子对尤氏姐妹的骚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三姐一个未成年姑娘除了被动接受又能怎样。她早已意识到这样与贾珍父子纠缠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对贾琏对二姐的觊觎也深知偷来的锣敲不得。她的眼光比二姐强了不知多少倍,为了终身她一心系在五年前看中的柳湘莲身上,从此只侍奉母亲不再与贾珍纠缠。她期待走出泥潭但是社会不可能接受一个有污点的人。这是柳湘莲最在意的事,他不想做个接盘人被贻笑大方。

三 鲁莽对待婚姻大事

尤三姐对柳湘莲一腔真情却只是一厢情愿,她没想过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贾琏路遇柳湘莲只匆匆一面就给尤三姐订下婚姻大事,太鲁莽。贾琏太急于求成,为这场婚姻埋下了雷。

一方面柳湘莲碍于贾琏情面不好推辞,另一方面只听到是绝色美女其它一概不问。古时婚姻大事纵然没有先恋爱后结婚,也不能没有三媒六聘多方了解。这一点也是柳湘莲日后返悔的一个怀疑点。哪有女家上赶着求着男家的。


柳湘莲见尤三姐自刎就认定三姐是个刚烈的贤妻也是盲目的。


红迷轻罗小扇


我觉得,柳湘莲悔婚,不仅因为尤三姐市宁国府的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自己曾经不堪的往事。

原本柳湘莲对妻子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贾琏提亲的时候,他答应得非常痛快,大约觉得贾琏新娶二奶的妹妹,容貌一定不会太差。

然而,答应之后,他又有点不放心了,特意去找好友宝玉打听。宝玉告诉他,尤三姐确实是绝色,她本是东府贾珍妻子尤氏继母带来的妹妹,自己曾经“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宝玉的这个“混”字说得非常糟糕也非常暧昧,柳湘莲立刻就急了,脱口而出:“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随后柳湘莲去找贾琏,坚决要退婚,并且索回定礼鸳鸯剑。尤三姐顿时绝望,当即用鸳鸯剑自杀表明心志,让柳湘莲追悔莫及。

这就有点让人奇怪了,柳湘莲许婚的时候好好的,祖传的鸳鸯剑都给人家了,可怎么宝玉的一句话,就让他坚决退婚?

宁国府内部固然混乱,但好歹外表还维持贵族之家的基本体面,一般的外人哪能那么清楚?从书中给出的信息看,柳湘莲与宁国府素无瓜葛,就算他跟宝玉、赖尚荣走得很近,“家丑不可外扬”这俩人也不会将所知告诉一个外人,柳湘莲怎么能那么了解宁国府,知道那里不干净?

回头翻看柳湘莲的情节,我忽然发现了一段很奇怪的对话。

柳湘莲正式出场于47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说贾府管家赖大的儿子赖尚荣做了官,大宴各方亲属朋友。在宴会之上,薛蟠调戏柳湘莲,却被他引出去,狠狠打了一顿。

也是在这一段中,柳湘莲还与同来赴宴的宝玉聊了一阵。这短短一段话中,表明他们两个人特别熟,他还认识宝玉的好友秦钟。两个人一见面,宝玉第一句话就问柳湘莲:“这几日可到秦钟坟上去了?”

柳湘莲也不客气,直接就说“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放鹰去,离他坟还有二里,”然后告诉宝玉,自己想到夏天的雨多,唯恐秦钟的坟站不住,就特意雇人又整修了一下。宝玉说自己不自由,特别拜托了柳湘莲。

如此看来,当年宝玉、秦钟和柳湘莲都曾是要好的朋友。

然而,这一回是柳湘莲第一次登场,秦钟早就在16回死去了,而他与宝玉的交往也只有“大闹书房”和“秦可卿出丧”两段中,这里哪有柳湘莲的身影?

再仔细看,“大闹书房”中虽然没有柳湘莲,但却有一个名为“香怜”的少年。书中说,在私塾同学中,有两个“妩媚风流”的美少年 “香怜”和“玉爱”——这是同学们给这俩人起的外号。这香怜与玉爱入学比宝玉秦钟早,原本跟薛蟠关系暧昧,后来见到宝玉和秦钟,又跟他们俩互相倾慕。

这一天,秦钟和香怜躲到一边说私房话,被同学金荣发现,于是引发了这场“大闹书房”的热闹故事。

“香怜”?谐音不就是“湘莲”吗?一部红楼,很多人名地名中都充满了谐音暗示,甄士隐是“真事隐”,贾雨村是“假语存”,“秦钟”是“情种”等等,这个“香怜”,岂不就是“湘莲”?

如此,再回看后来的情节就通顺了。

柳湘莲和宝玉秦钟当年在私塾相识,关系匪浅。而秦钟,也是两个人唯一的交集,自然是一见面就谈起他。香怜当年是风流俊俏,如今的柳湘莲也是俊美潇洒,柳湘莲还酷爱演戏,他的小厮名叫“杏奴”,这名字与“香怜玉爱”的风格十分一致啊。

正因为柳湘莲是曾经的“香怜”,在贾府私塾上过学,与贾蔷、金荣等人都熟悉,所以他才深知宁国府混乱不堪的内幕。

曾经的“香怜”,也是柳湘莲心中的痛吧?这是他不愿意回首的不堪往事。出自宁国府的尤三姐不仅“不干净”,也有可能(或者将来有可能)知道或者听说“香怜”,他怎么能愿意这些事让妻子知道?

所以柳湘莲才无论如何,坚决要悔婚,不仅是嫌弃尤三姐,也是嫌弃曾经的自己

而尤三姐的自刎,让柳湘莲看到了自己身影,原来他们本是一样的人——都曾经因为少年无知而失足,都渴望割断过去,重新开始。是他的悔婚断绝了尤三姐的希望,失去了年轻美丽的生命。

所以柳湘莲才会那么悲伤难过,他称她为“贤妻”,内心已经接受了尤三姐。也因此,才那么决绝地告别红尘喧嚣,跟着跛足道人出家而去。

他要用后半生去忏悔,为了尤三姐,也为了他自己。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首先,尤三姐清白不清白本身就是一个谜。书中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尤三姐是否清白。很多人支持尤三姐是清白的,但只是种种推测。也有人说她不是清白的,也有各种论据。我们不做多解释。但尤三姐行为过火是真事,和贾珍贾琏贾蓉等人,行为放荡,招蜂引蝶是真。

柳湘莲不能确定尤三姐是否清白。贾琏又极力撮合,这让柳湘莲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没有确切答案的恐惧本身比确定不清白本身更加厉害。活在被别人猜疑之中比当王八更加恐惧。

所以,柳湘莲在尤三姐有众多不确定的猜疑中,选择退却,也是人之常情。或许,尤三姐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即使是失去清白,或许会是另一个结果。


大白话红楼


柳湘莲在贾琏的牵线下,与尤三姐订了婚,但是当柳湘莲听贾宝玉说尤三姐与尤二姐是两个尤物,还住在宁国府,立马悔婚,找到宁国府,找了个他姑妈为他已订了婚的借口,向贾琏讨还自己送出的订婚信物一一一把宝剑。柳湘莲为何悔婚了呢?





一,尤三姐吃了宁国府的挂落。尤三姐是宁国府当家主母尤氏的继妹,跟着母亲住在宁国府,并且贾宝玉曾与尤氏二姝混过一个月。而宁国府在柳湘莲眼里是个什么样子呢?看看柳湘莲听到贾宝玉说了尤三姐的情况后的反映侦知道了:"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 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可见,柳湘莲想悔婚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尤三姐住在宁国府,而宁国府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



二,尤三姐言行放荡不羁,不爱惜羽毛。柳湘莲听说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后,虽然想悔婚,但仍然犹豫不决,又向贾宝玉问起尤三姐的品行,宝玉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 我做甚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宝玉这句话,既有与柳湘莲赌气的成分,也有对尤三姐言行的误会。但这也怨不得宝玉,因为尤三姐在宁国府里的言行确实有些敌荡不羁,不但与贾珍贾琏这两个姐夫一起吃喝打闹,而且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也很让人侧目:

这尤三姐松松挽著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著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

读者自然知道尤三姐清白无尘,但这种作派,却确实染了风尘之色。难怪世人会误会他。




三,柳湘莲的大男子主义。柳湘莲固然是具有侠义之风的堂堂男子。但是也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男子,他本是世家子弟,却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但是他可以让自己淫荡不羁,却要求妻子不但是个绝色,还要清清白白,因而,当他听了贾宝玉对尤三姐的评价之后,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断然向贾琏提出退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