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薛宝琴最后分别嫁给了贾雨村柳湘莲?

少读红楼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薛宝钗和薛宝琴嫁给了贾雨村和柳湘莲,属于红楼梦读者各自不同的理解。这里不多说。反倒要说一下薛宝钗和薛宝琴这对姐妹,她们虽然命运不同,但她们的婚姻方式竟然相同。《红楼梦》八十回前操办的都是丧事,喜事全部用隐写的方式过渡。比方王子腾嫁女,薛蟠成亲、贾迎春出嫁等等,一言带过。悲剧的色彩一直笼罩在《红楼梦》众人头上。古代女子出嫁,大多身不由己,但在身不由己背后,还有一种身不由己更是荒凉,就是冲喜嫁人。偏巧薛氏姐妹嫁人竟然都是为了冲喜。

薛宝琴进京很早,第四十九回薛蝌、薛宝琴兄妹就随着王熙凤的哥哥王仁等一起进京,当时薛蝌也不过十五岁左右,还没宝玉大。薛宝琴更小。在大观园一众女孩子中垫底,最大也就十四岁。很难想像小小年纪兄妹二人跋涉千里进京的目的竟是为薛宝琴出嫁。而且,薛蝌送妹出嫁有点莽撞,梅翰林一家不知道,梅家出仕为官放了外任薛家也不知道。这其中体现了两点。

第一,薛家非常着急将薛宝琴嫁出去。

第二,梅翰林一家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

薛宝琴和梅翰林之子是定好的亲事,并非口头答应。两个孩子年纪都小,梅家外放为官没和薛家报备不奇怪,想不到薛家会如此急迫的送薛宝琴进京。

薛姨妈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薛姨妈话中说出了宝琴出嫁的原因。他们父亲前年没了,算一下时间,宝琴进京正好守孝三年过去,之所以着急出嫁,是母亲“痰症”了。万一母亲再去世,薛宝琴又要守孝三年,那时就十七岁了。薛家等得了,万一梅家等不得呢?

薛家也是为了照顾梅家,才决定(应该是薛蝌、薛宝琴的母舅)让薛宝琴提前出嫁立即进京,以为母亲“冲喜”的名义成为待嫁女。就算母亲去世,宝琴也可以不用守孝而出嫁。这是古人为了规避三年守孝不能嫁娶而想出的折中办法,毕竟孩子大了要结婚是人生头等大事。

薛宝琴不是唯一被迫“冲喜”的女孩子。若干年后,她姐姐薛宝钗也走上了“冲喜”之路。只是这一次“冲喜”对象不是娘家人,而是“婆家”。更是为了拒绝娶她的贾母冲喜。

一直以来关于薛宝钗在什么情况下嫁给贾宝玉有争议。影响最大的当然是通行本第九十七回,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贾母王熙凤策划调包计迎娶林黛玉。可根据前文遗留的线索,八十回后薛宝钗“冲喜”嫁入贾家当天,贾母就死了。

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

刘姥姥在贾母面前给她讲“雪下抽柴”的故事。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不是客人就是家里人。雪指薛,影射薛宝钗无疑。

第二,女子抽柴指薛家需要靠薛宝钗“抽柴”渡过难关。双关语也隐喻贾家“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后,薛宝钗养活贾宝玉。

第三,贾母是“老寿星”,未必真长寿,先说不长寿的“老寿星”,再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的小姑娘。指出薛宝钗因贾母而出嫁

第四,为什么“大红袄儿、白绫裙子”?这很关键,古人绝不会这么穿衣服。红和白冲撞,只有红白喜事撞在一起才会有这样的隐喻。贾母“老寿星”不行了,贾家还举办婚礼,“冲喜”是无疑的。

总结线索,“老寿星”贾母病入膏肓,希望看到宝贝孙子贾宝玉成亲。林黛玉远嫁后薛宝钗成宝二奶奶唯一人选,宝黛为贾母“冲喜”成亲。贾母却在当天去世。“薛宝钗”遭遇红白喜事,才会有故事中红袄白裙这种隐喻的穿着(现实不可能这么穿)。

第五,为什么还是“小姑娘”?薛宝钗与贾宝玉成亲,因贾母去世,作为孙子要守孝一年,方可圆房,所以,薛宝钗一直是“姑娘”。

第六,“冲喜”不成贾母去世,贾家树倒猢狲散后,马上“起火”被抄家。这就是薛宝钗的悲剧源头。

薛家姐妹的婚姻都是“冲喜”,都很仓促,也寓意二人婚姻的不幸。薛宝琴嫁给梅翰林之子,未必能天长地久,她的十首怀古诗最后一首《梅花庵怀古》有“不在梅边在柳边”的句子,作为薄命司不可少的人,薛宝琴的未来,谈不上幸运。而贾母就好像和薛宝钗天生不对付。薛宝钗好容易嫁给贾宝玉,贾母却当天死了,以至于薛宝钗连与贾宝玉圆房的机会都没有,更奢谈生孩子。一个女人家破人亡,丈夫抛弃,无儿无女……这样的人生,罢了、罢了。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我之前写过一篇薛宝钗最终是否会嫁给贾雨村的文章,结论是不可能,但最近又有网友问我这个问题,说薛宝钗也许最后真的嫁给了贾雨村,就像薛宝琴最后可能嫁给了柳湘莲一样。

对这样的推断或假设,乍听起来观点很新颖,但其实经不起推敲,完全就是无中生有,歪曲曹公本意。在过去,丈夫出家或死亡,女子理当守节,不可能再嫁,就像李纨一样,曹公怎么可能把这些他极为推崇的女子写的那么不堪呢?

令人惊异的是,很多人对这样看似合理的推断竟然深信不疑,认为这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持此观点,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读懂曹公本意。

别忘了,第一回一开篇,曹公就说了“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较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他如此推崇和尊重这些闺阁女子,认为她们的行止和见识都远在自己之上,怎么可能给她们安排再嫁这样有损行止的结局?

其实只要弄懂曹公本意,一切假设就都不攻自破。既然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我这里再简单分析一下,这一对堂姐妹为什么不可能嫁给贾雨村和柳湘莲。先来说薛宝钗和贾雨村。

很多人只所以认为薛宝钗嫁给贾雨村,始作俑者皆是因为贾雨村中秋之夜做的那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诗句,尤其后半句,很多人以为钗就是宝钗,而时飞正是贾雨村的表字,因此把这句话解释为薛宝钗在等待贾雨村,认为这是曹公为八十回后情节埋的伏笔。

曹公擅长人名隐喻,且多通过诗句来暗伏人物命运,这都是事实,但这样一句如此浅显的隐喻,不可能是曹公本意。

我之前分析过,这两句诗写的确实是宝钗,但这两句话不能割裂单看,应该合看,一个是“求善价”一个是“待时飞”,都是一样的语法,都是等待时机、待价而沽之意,很多人因为“时飞”两个字就误解了,其实应该这样理解:待时而飞。这正暗合了宝钗后文作的柳絮词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的都是薛宝钗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振翅高飞,而不是贾雨村这个人。

关于宝钗的结局,甄士隐注解的《好了歌》里早就透露: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本在这句话后,有一句脂批:宝钗、湘云一干人。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薛宝钗和史湘云等人的结局是“两鬓成霜”,而根据后文诸多脂批,我们又可知道,宝玉最后是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卫若兰是病逝,所以宝钗湘云的结局是守寡到老。

这是从原文及脂批找出的有力证据。抛开证据不说,薛宝钗是曹公笔下如此光彩夺目的一位女性,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连香菱学诗,黛玉读西厢都觉得是出阁的行为,时时把女儿家做针线才是正理挂在嘴边,常常劝宝玉读书,这样一个女夫子,这样一个典型的封建女性,她怎么可能改嫁贾雨村?

再来说薛宝琴。除了薛宝钗,不少人还不放过她的堂妹薛宝琴。薛宝琴虽然出场比较晚,关于她的篇幅也不多,但却是一位非常得贾母欢心,被众人交口称赞的优秀女子,自幼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天下十停已经走了五六停,无论是容貌还是诗才,无论是见识还是品质,她都丝毫不比钗黛湘逊色。

如此优秀的女子,自然会一家有女百家求,薛宝琴一出场就已经订了亲,未来丈夫是梅翰林之子,这次跟哥哥薛蝌一起进京,主要就是为了完婚。薛宝琴不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列,又订下亲事,所以被不少人认为是红楼梦里命运结局比较好的女子之一。

但近来也有人提出不一样的看法,说宝琴最后嫁给了柳湘莲,这个假设或推论,还真是把我吓了一跳,前八十回里,曹公并没有任何伏笔说两人有过什么交集,怎么可能八十回后忽然有了联系呢?有人就搬出了薛宝琴曾做过的一首怀古诗: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主要疑义就在第一句,梅自然是梅翰林之子,而柳自然是柳湘莲,所以不在梅边在柳边的意思是说,薛宝琴嫁给梅翰林之子后不久梅翰林之子死亡,或两人之前解除了婚约,总之,最后薛宝琴与柳湘莲走到了一起。一首诗就能脑补出一个故事,这样读红楼,我无话可说。

实际上,这句诗不是曹雪芹的独创,而是来自《牡丹亭》,是杜丽娘作自画像之后所写,原句为:逝者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说的是她和柳梦梅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宝琴这里借用,只是为了出谜,未必就一定是她的命运写照。

即便是说她自己的命运,通过一句借用来的诗句,就主观武断地找出一位姓柳的来充当薛宝琴的丈夫,未免太儿戏了,再说红楼梦里姓柳的也不知柳湘莲一个,还有柳五儿一家,且柳湘莲自尤三姐自刎后就斩断情丝,不知何处去了,理论上,他没有可能遇到嫁为人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薛宝琴。

即便八十回后两个人真遇上了,以柳湘莲择偶的标准,一定要是绝色的,且是个干干净净的女儿,有过婚约或夫死改嫁的宝琴,根本就不可能被柳湘莲看上,更不要说两个人有一段姻缘了。仅凭一句曹公从汤公那化用来的诗句,非要硬说薛宝琴最后嫁给了柳湘莲,实在有些荒唐。

综上,曹公的如椽巨笔,在对待女性,尤其是年轻女子上,都是充满了慈悲和怜悯之心的,无论是宝钗袭人,还是黛玉晴雯,在他的眼中,应该都是没有好坏忠奸之分的,都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是比须眉浊物更令人钦佩的红粉佳人,后来的那些褒贬,都不过是世人读出来的罢了。

红楼梦里众女子的结局,最终都会进入到薄命司、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等各司,她们不可能在人间还有再嫁的未了尘缘,这么读,就不是红楼梦,而是狗血剧了。所以,像薛宝钗薛宝琴姐妹分別嫁给贾雨村和柳湘莲这样的推断,是红楼梦八十回后最不可能发生的两件事,因为它完全违背了曹公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