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报彩练”助农:苹果售罄正装箱,草莓蟹米还需您帮忙

喜!珲春新地方村余下的两万斤苹果售罄。

3月12日上午9时,“太感谢彩练新闻的记者了,9万斤苹果全部订出去了,你们的力量太强大了。”珲春海关核查二科副调研员、驻英安镇新地方村第一书记咸永学第一时间向吉林日报表示谢意。

自3月6日吉林日报彩练新闻发布了一条新地方村苹果滞销的消息以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库存的苹果已全部售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好多长春的企事业单位都自发团购。目前,果农们正在装箱打包,笑逐颜开的同时,感叹媒体的强大力量。

个大味美 这么好的草莓您不来点儿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走进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立新村幸福草莓采摘园,红彤彤的草莓沐浴在阳光下格外喜人。刘向国一家种植草莓已有5个年头了,种植面积达1000平方米,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体验试采摘草莓的旺季,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受疫情的影响,草莓的销售方式只能通过微信、电话订购,送货上门,销售不出去的草莓只能烂在地里,严重影响了他们一家的收入。

幸福草莓采摘园,引进辽宁丹东99草莓苗精心培育,蜜蜂授粉,口感纯正、个大味美、绿色健康,希望社会各界施以援手,帮助农产品销售走出困境。

幸福草莓采摘园

联系人:刘向国

联系电话:13630675068

宋家草莓园位于珲春市英安镇城西村,走进温室大棚,一个个鲜红的草莓烂在地里,愁坏了崔红梅一家。“我们家的草莓正是在过年期间上市的好时候,一斤能买到30元,供不应求,可现在,只能看见草莓烂在地里,当肥料了。”崔红梅俯下身去捡起一颗红彤彤的大草莓说:“去年种了一个大棚的草莓,卖得很好,今年就把原来种黄瓜的棚倒出来,也种了草莓,没想到疫情来了,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这些草莓都白瞎了,烂在地里的有七八百斤。”

宋家草莓园,引进辽宁丹东99草莓苗精心培育,保留传统的蜜蜂授粉方式,产出的草莓闻着清香、吃着回甘,绿色无公害。希望社会各界施以援手,前来订购。

宋家草莓园

联系人:崔红梅

联系电话:15943370608

天然绿色无公害 新鲜蔬菜等您来

受连日降雪的影响,气温走低,蔬菜减产,在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城西村的蔬菜大棚,城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秋燕对记者说:“今年对菜农们的影响太大了,过年期间,本是本地蔬菜销售的旺季,但受疫情的影响,种植的小白菜、水萝卜、苦苣等蔬菜都卖不出去,只能扔掉。村干部和党员帮助转发朋友圈,开着自家车送货上门,但毕竟销售出去的数量有限、杯水车薪,菜农们的损失很大。”

种植蔬菜近二十年的冯国兴说:“往年过年期间水萝卜很畅销,每斤批发价两块五,今年一块五都没人要,村里帮着卖点,我们自己再卖点,剩下的都扔了。现在有一棚水萝卜刚下来,卖的也不如往年。”

冯国兴水萝卜种植园,不打农药,天然绿色无公害,水份大、口感好,希望社会各界前来订购,帮助菜农走出困境。

联系人:冯国兴 联系电话:18243389971

珲春大米香味儿足 等您先到“鲜”得

“我们现在水稻种植规模已达300多公顷,其中有机蟹田米50公顷,绿色优质米260公顷,年产量2500吨。由于受疫情影响,目前最大困难是销售问题,现在还有库存水稻600吨和100吨大米没有卖出去。”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春艳种植农场负责人刘春艳发来求助信息。

刘春艳牌蟹田米的稻田在北纬42度、东经130度,位于黄金水稻带上的东北虎豹自然保护区,采用天然山泉冷水灌溉。每年5月中旬,农田开始插秧,蟹苗即被撒入田间,在与水稻共同渡过的130天中,螃蟹以稻田里的虫卵为食,持续为土壤施肥,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循环链。待秋季蟹肥肉美,水稻也完成自然生长,脱谷的米粒晶莹剔透,香糯甜醇。

春艳种植农场

联系人:刘春艳

购买联系方式:15943388186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文雅 相文婷

总编: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