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对写创作是否有灵感些?

土豆我是地瓜7


平常之物的雨,何以如此风雅,可以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妙物之一?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认为是有的。并且很多。

我们经历过各种雨,毛毛细雨,飘雨,倾盆大雨,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宛然其中。

你可曾关注过下雨的声音吗?不管雨水叩击着青石板的声音,还是雨水敲打着屋顶的声音,或者雨水冲刷着树叶的声音,包括雨顺着屋檐滴滴答答往下落……那氛围,特别能让人安静,同时无比放松,舒适的安全感由此产生。

创作不就首先需要这样的环境吗?

这些雨声很大层度上隔绝了外界的噪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隐形的独立空间,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话来说,就是使人更能进入“内视”状态。

雨声,成为人心理的协奏曲。

在这个时候,创作人的思绪在潮湿的空气里会一点点浸润,一丝丝过滤,一缕缕弥漫……就像焚香变得柔润,层次也愈加丰富,其细腻灵动的灵感更易被显现。

雨带来各种灵感,它包括历史的印记,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包括伴人入眠的安逸,如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包括可亲可爱的享受,如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还包括带着哀愁的思绪,如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影响着心境,也同时折射出人们的心情。

不同的人对下雨天有着不同的感受,雨,只是一个透明的符号,但对于创作者而言,我们一定得写点什么,方不负可爱的雨天为自己提供的这个特定的背景。


在文化的边缘行走


最美不过下雨天,下雨天对写作和创作是有一定的灵感的。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下雨天,突发灵感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为什么文人墨客会在下雨天灵感如滔滔江水奔涌而至呢?大概是因为以下两点
1、下雨天,雨水润万物于无声,世界万物都很平静
下雨天时,世间万物仿佛静止了一般,唯有雨滴在滴滴嗒嗒,间或伴随着些许风。现代的我们可以选择冲一杯咖啡,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品味人生,静静的放空自己的心神,独享这无人打扰的时光。古代的文人墨客,或者烫一壶老酒,弄一盘花生米,在古色古香的书屋里,或者读书、或者写作、或者漫无目的的遐想,突然间,有那么一滴雨点从屋檐落下,触动了灵感的那根弦,文思突然间就如泉涌。
2、下雨天,睡觉天。长时间快节奏的生活,突然间就放慢了节奏,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关上手机,再也不理外界的打扰,好好趁着下雨天,大睡一场。大脑得到安稳和踏实的休息,才能源源不断的输送灵感的活水。
当然,雨水给我们的灵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从以下诗句中,简单解读一下,关于生活,关于爱情。。。。。。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出了对春雨的喜爱,他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窗外的雨声,突然间灵感而至,他把雨写活了,春天万物正是需要甘霖的时候,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下来,滋润着万物,妙极!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写出了雨天的闲适生活,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约酒了,当然约酒还不能太随意,要找一家当地的吃着不错的饭店,最好有自己的招牌菜.高雅一点的有霸王别姬,猛龙过江,金玉满堂等,当然这样的天气,不适合搞得太隆重了,约上交心的五六个好友,挑一家卤菜搞得不错的小酒馆搞起,卤鸡腿、卤猪蹄、卤豆皮、卤猪皮、卤猪尾巴,再搞几个素菜大盘一拼,吃得也很惬意,不过,杜牧还是比较讲究的,菜好,酒也得好。问问路过的小牧童,小牧童指着远处的一个小村子,说:客官,前面那个杏花村有一个杏花村酒店,里面的酒菜都不赖,尤其是酒,本地自酿的杏花村酒,好喝不上头,小窖酿造更绵柔!杜牧一听,大喜道:好来,哥几个,今天就这个酒店,同志们今天都给我躁起来,不醉不归。。。。。。当然,杜牧和哥几个喝完酒后,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写出了下雨天的闲适,这个时候功名利禄都放下,戴上我的青箬笠,披上我的绿蓑衣,拿上我的钓竿,挖上几条蚯蚓,划着一首小船,洒上一点饵料,静静的钓,钓不到鱼,斜风细雨老子也不回去。钓到了大鳜鱼,老子弄个桃花鳜鱼汤,喝几杯小酒,岂不快活?
(4)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方文山的《青花瓷》,如一副泼墨山水画,爱情就在这烟雨里悄悄萌芽。。。。。。
(5)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是的,有了爱情,下雨天也不是最美的了,最美的是你,是与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爱情啊,她是不能说的秘密,她好浪漫!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代才女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写尽,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在秋雨之中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当然最美的不仅仅是下雨天,还有与你在一起的滴滴点点!

飘渺孤鸿影888


李白的灵感来自于“酒”;

杜甫的灵感来自于“苦”;

东坡的灵感来自于“月”;

您的灵感大概就是“雨”。

其实自古以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在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意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月、风、霜、雪、雨、云,等等。所以,您说的“雨”是否能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那是一定有的。准确的说,可能有以下几种可情形。

1.因人而异。比如,李白对于对月对酒要敏感些,杜甫对风对雨要敏感些,苏东坡对风对月比较在乎,这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情。因什么呢?就因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生活遭遇。生活苦闷,仕途失意的人,看到的雨是愁苦的,生活安逸的人看到的雨是可能是清凉怡人的,但是都不绝对。

忧国忧民的杜甫笔下的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亡国之君李煜笔下的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当然也高兴的“雨”,春风得意时,苏轼笔下的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然,一般说来,下雨的时候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忧愁,这个东西格外激发灵感。

2.因时而异。这是一种具体的心情了,在我们高兴的时候,雨也是喜雨,在我们悲伤的时候,暖阳也变成骄阳似火了。同样的雨,孤独的李清照的心情是这种的: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杜甫是很现实的、愁苦的,可是,看到春雨,想到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的,他心情也好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还有就是,当经历了长期的晴天大太阳后,一场雨就能格外的感染人,能够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当遇到阴雨绵绵很多天后,一缕阳光,那也能够激起我们的很多灵感。

3.因地而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有不同的情绪。当我们漂流在外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老家屋檐下的雨滴,滴嗒嗒的打在芭蕉上的那种声音,就格外的折磨人,就是李商隐这个心情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远离家乡的人,看到月亮的时候,也会有张九龄的忧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所以是,这个问提得很有普遍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也是一个具体环境中的人,人们的情绪会受到自然界万物的影响,何况还是“雨”这些本身就承载着大量文化内涵的风物,就格外能够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难免挂一漏万,请留言讨论。


武哥说文


创作的灵感,无关是不是雨天,这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

有人喜欢雨天,固然有感触,因此想创作,相似,有人喜欢晴天,看到晴天也想创作等。

或者伤感的人一遇雨天就想创作,因为天下雨,感觉上天都在同情自己,想的也会比平时多很多,头绪也多,灵感也多;而快乐的人一遇晴天就会更加放开,心情倍好,灵感超多,因此也适合创作。

总结一下,就是创作灵感无关晴天雨天,取决于自己,也许我们看到一朵漂亮的花、两只鸡打架、一只鸭长时间单脚站着都可能产生活创作灵感。



WOWO天涯


34篇疫情日志:春雨酥酥润桑梓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晚上照例喝了一口,借用大帅的话来说:这年头,没一口酒撑着,能行吗?

中午吃完早饭,照例去趟静御茶舍,泡壶茶,听听音乐,静静心,以示岁月静好。

傍晚回来,特地绕道武汉鸭脖,生意挺好,排队买了两袋。圈禁到嘴馋,犒劳一下女儿,捎带着喝了两杯。

突然之间,一声春雷滚动,紧接着雨声叮咚,直看到雨点斜打进花盆之中。早已枯死的映山红上,布满干涸的苔藓,饱吸过春雨之后,呈一汪绿色。经过一夜的雨露恩赐,明早起来,又将是一盆生命。

太娇贵的盆景,大抵都让我养死了。家里只剩下,与我一样,生命不息的鱼鳞木,还有海棠。不用特别的侍候,只要青苔布满盆面,哪怕饥寒交迫,奄奄一息,只要一声春雷,半杯雨露,也能起死回生。

今晚,照例能睡个好觉。

春雨酥酥润桑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枕着春雨,皮肤酥稣的,能唤醒儿时的记忆。

我喜欢下雨的春季,就像00年,为了记录孩子成长,买了那台索尼DV机。总以为,母亲年轻,忽略了记录,到头来,只存下一两段片断。

人生不可以重来,哪怕,设计好的人生。









童劲松


谢谢🙏🙏🙏邀答:我爱春天、更喜欢细雨.....即能刷去心情烦躁、更能水进田间、禾苗绿艳!淅淅沥沥的雨水、放空自己的心神.....雨轻如沙、缠缠绵绵。风来花舞鸟传音、草长莺飞柳穿鸣。春耕碧野鞭作响、雨润千山绿家门。

春天的雨是那么的美好.......!


布谷催春292





常流水4


一定是会有灵感的。

《雨霖铃》——这是一个词牌子,多么美的三个字!

天街小雨润如酥!——这是多么美好的春天的讯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又是怎样一种深情。

雨,是大自然的乐曲,也是老天的泪水,本身自带着浪漫。

少年听雨,爱上层楼,老来听雨,天凉好个秋。

人的生命是水做的,怎么会少了雨!

雪❄️也行!


我叫及时的雨


😂😂😂

《夏雨,二首》

其一

夕阳转身一声雷,满座酒友色颤巍。

天外黑风推窗进,飞雨琼瑰落金樽。

🍻🍻🍻🍻🍻🍻🍹🍹🍹

其二

雷电轰鸣黑云生,雨驾狂风吹月庭。

红花潋滟暗香惊,天庭跌落红尘中。

⭐🌜⭐🌙🌛💫🔥💫🌟⚡💥✨🥀🥀🌷💐🍀🌺

〈李恭觉~2019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廿九日.中伏第十天.*10时10分于北京〉











汉子诗人


我个人是觉得有的,不管是小雨,中雨,还是大雨。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一种缺失的美,还有就是一种说不出,又落有所思的意境!

小雨我喜欢独自一人漫步在雨中,享受那一份惬意。

中雨我会坐在家中或办公室,倾听那阵阵雨声,好像它在述说着自己。

大雨我会站在屋檐下,看着雨点在空中相互碰撞而产生的雨雾。它好像就是一幅烟雨飘渺的画。

不言不语静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