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长长长长轨,原来是这样移动的!

三月的阴山脚下春寒料峭。3月9日12点,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70多名职工集结在京包线福生庄至三道营区间外等待封锁命令,准备卸轨作业,为即将开始的京包线集中修换轨施工提前备料。



“线路封锁,上道作业!”12时55分,随着施工现场负责人朱俊辉一声命令,70多名职工进入网围栏,一列600多米长的长轨运输车鸣着长笛缓缓驶入作业点。



列车停稳,等候在线路旁的作业人员迅速跃上车,抓紧为长轨“松绑”。



在卷扬机的推力下,两条500米长的钢轨从两侧的导槽内缓缓伸出车尾,车下作业人员迅速固定钢轨,随着长轨运输车匀速向前移动,两条新钢轨如同两条“面条”一般落在两侧路肩上。



“间隔100米在钢轨两侧打固定桩,一定要钉牢固。”工长张子飞边观察钢轨落下的位置,边通过对讲机提示后面的作业人员,紧随其后的两组作业人员快速把木桩钉入新轨两侧的石砟中,将钢轨牢牢锁住。



“新轨卸下后,我们每4个小时巡检一次,防止两侧的新轨因热胀冷缩发生位置移动,影响行车安全。”



跟在长轨运输车后面盯控指挥的朱俊辉说,当天是复工后的首个封锁施工作业,人员比较密集,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都非常关键。“我们对所有的作业人员统一管理、集中管控。”



15时30分,最后两根钢轨落下,在180分钟的封锁点内,他们完成了6对3公里的卸轨任务。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专业运输车间党总支书记张英俊介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必须在集中修之前把这些长轨运到施工现场,为后续作业备足料,让钢轨在接下来的运输黄金期内身强力壮,保障铁路大动脉畅通无阻。”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

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融媒体工作室

携手呈现

文图:任卫云 黄文斌 马赛 王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