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弄人,风流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传世之作《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又卖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丛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富贵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脍炙人口,是一首难得的传世之作。

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因生于庚演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称唐伯虎。他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访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征明父亲去酒店喝酒,见唐伯虎才学过人,便让他与文征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唐伯虎为吴门画派中的杰出代表,绘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齐合称“明四家”。又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切磋诗文,也称“吴中四才子”,又叫“江南四大才子”。

青年时的唐伯虎可谓风流潇洒,才华横溢。但他的性格放荡不安,整日饮酒作乐,对考取功名做官并不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他的好友祝枝山前来拜访他告诉他,你要是不去考取功名,世人又怎知你的才华呢。唐伯虎听从了他的劝告,谢绝来客,闭门苦读。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18岁的唐伯虎参加考试并取得第一名,成为应天府解元。第二年,唐伯虎准备进京赶考,当时他已名动天下,所有人都认为在前面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唐伯虎也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可是命运有时是很残酷的。考完京考后,唐伯虎参加宴会,估计是喝多了爱发狂言的老毛病又犯了,当时大家还在猜谁能够夺得会元,唐伯虎意气风发之下说到:“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员”。这是一句让唐伯虎追悔终身的话,因为它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首先说话的对象不是他的好友祝枝山 文征明,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考试的成绩还没公布。很快就有人向朝廷举报这一情况,朝廷一查唐伯虎果然是今科会元的不二人选。事态严重了,你唐伯虎怎么就能提前预知成绩呢?于是这事件被定性为考场舞弊案,唐伯虎被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经过这次科举的打击,唐伯虎对前程心灰意冷,四处逛妓院,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晚年的唐伯虎生活得很凄惨,生活困难到经常要问曾经的好友借钱才能生活。生活困苦,借酒浇愁,再加上常年卧病在床。到了1524年,这个曾经自负狂傲,意气风发,才气名满天下的江南第一才子,就在穷困潦倒中病逝,时年54岁。

唐伯虎去世后,家人连安葬的费用也出不起,好在他生前的好友祝枝山伸出的援手,将他葬于苏州桃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