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特色“标签”,县区经济发展3大落地模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石。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特色标签。今天,盛方商学为大家梳理县区经济3大落地模式,以及相应的成功案例!


01


品牌农业驱动型

代表案例: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莘县在县域农产品建设中坚持品牌农业战略,打造品牌农业强县


一是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以“莘县蔬菜”品牌为主线,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菜乡、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荣誉称号。


二是建设农业企业品牌。全县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县级87家;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20家,市县级96家;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知名企业产品农产品品牌目录。


三是发展农产品商标品牌。注册了“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莘县韭菜”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莘县蔬菜”集体商标;“莘县蔬菜”以20.6亿元评估价值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三大品牌以评估价值40亿元进入2017年度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



02

全域旅游驱动型

代表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官方网站对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进行公示。盛方咨询参与创建规划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榜上有名。



易县是革命老区、生态大县、文化大县和旅游大县。近几年,易县紧紧围绕京南生态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目标,全县抓旅游、全员干旅游、全年搞旅游,突出全域治理、全景打造、全媒营销、全线带动,让游客与群众在这里共享青山绿水与乡愁。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达到873万人次,综合效益43.65亿元。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全域旅游,全景易县”不仅实现了都市人的田园梦,也圆了老区人民的幸福梦。





北京盛方咨询面对国家战略任务,寻求特定资源价值,抓住周边比较优势,创立产业融合结构,构建投融管营体系,推进特色示范经济,规范政企调控主体,引领县域经济步入国家经验模式与国家示范模式。并形成了县域经济争创国家经验模式示范的“盛方12导则”!


01、聘请发展智库全程服务。专家智囊的价值引入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专家?如何选择实战能力的咨询顾问团队?如何发挥专家与咨询顾问公司的作用?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找到县域经济正确道路,是主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党政领导睿智与能力的表现。


02、联姻央企国企信用背书。按照国家与省市战略部署,央企与地方实力国企将会快速下沉至县域经济的主战场,如何联姻央企国企共同鏖战县域经济并且共同创立县域经济的新模式?将会成为考量县域经济党政主要领导执政素质的表现。


03、创意搭建金融工具覆盖。县域经济最难的环节或者说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金融服务能力,好项目落地取决于能否筹措到对等的资金?好想法实施受制于金融行业能否覆盖信用的等级差的县域经济?创意金融服务工具、应用好金融新政策,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策。


04、申请国家省市创新实验。研究应用好国家政策就是县域经济最大的生产力,策划领导就是县域经济最有效的生产力,因为国家省市实验区、示范区、先行区、创新区,都是带有优先、优质、保护伞标签的突破政策边界行为,一旦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县域经济就会如鱼得水、风生水起。为县域经济的主官领导插上有地有钱有机会的翅膀实现腾飞机遇。


05、行业标杆示范总结提炼。认真调研县域经济的属地发展基础与现状,站在省域、乃至全国的高度,包装提炼成为县域经济一个层面、一个行业、一个典型、一种经验,以此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固有形象与领导政绩自信,提升县域经济的知名度与享誉度,以及社会关注度。为领导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跳板与对比度。


06、城镇棚改旧改更新实践。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与特色小镇的国家战略部署,研究县域经济体系下城镇化的路径与短平快抓手,以点式思维驱动线面立体战略推进,比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棚户区改造示范项目?历史文化示范试验项目?城镇商业街区标准化改造工程?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国家项目?新型社区发展示范项目?城镇旧改试验项目?把握国家政策信息,及时大胆的推进县域经济的城镇抓手实施。


07、乡村去留拆并多村联建。仅仅抓住乡村振兴规划与行业规范,构建县域经济的党政领导试验田,通过乡村改造、乡村风貌景观工程、乡村民宿示范项目、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工程、乡村三块地试验项目、乡村集体土地产业创新应用、乡村党组织建设引领示范、生态移民工程、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乡村教育研学旅行营地、乡村文化发展工程等,推动县域经济的乡村新业态布局与乡村生活式消费全面发展。


08、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方案。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为王,但是因为县域经济体量有限、空间有限,产业规模就严格受限,为此县域经济的产业规划必须放弃传统的体系完整弊端,走产业融合道路。比如盛方咨询参与全国多个县域经济顶层设计谋划并且全程顾问落地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区”模式,就是县域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模式示范、各具特色产业样板”的成功典型。


09、土地集约利用践行方案。县域经济来说,不论是在房地产主导时代,还是在产业主导时代,土地都是至关紧要的支撑要素。所以对土地的研究、土地空间的应用、土地价值的预测、土地组合方式的排列、土地运作路径的科学设计、土地各方面权属权益的保障等等,才是县域经济倍增价值的基础工作。


10、网红活动落地执行方案。

县域经济的知名度也是现今社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目前有一个流行词“网红”,那就要通过系统研究、专题策划、精心实施,推动网红轰动、网红效应、网红价值实现,以此让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网络时代最为捷径的发展县域经济、强大县域经济、坐实县域经济的良策。


11、商品标识标准推广方案。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体系就是农产品的特色化、消费品的商品化、地域商品的旅游化,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靠现代意识下的潮流思维来推进,那如何让县域经济范围内的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与工业品做到有国家标识、有行业标准、有消费指南、有产品功效、有溯源系统、有区块链价值、有精细服务诚信,是为上策。


12、创投风投政策实施方案。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县域经济理所当然的奉行“企业家返乡创业、市民下乡创客、村民回村创客”精神,但是投资资金匮乏、金融服务短缺已然成为制约要素,如何构建“债股并行”的政策方案?如何研发招商促进的政策方案?如何联动城市资本富裕而县域经济匮乏的合作?如何整合产业基金与政府债券推进投资强度?都会成为县域经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手段与方式。



03

科技创新驱动型

代表案例:江苏省苏州昆山市


昆山,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昆山大力实施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山高新区的架构特色是“1+3+N”创新体系


  
1院——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它是高新区的创新源,为新兴产业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和市场占领提供技术支撑。
  
3园——阳澄湖科技园、新城北产业园、吴淞江产业园。阳澄湖科技园,聚集了小核酸、机器人、传感器等一批产业基地,立足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新城北产业园,聚集了电子信息、精密模具、装备制造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立足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吴淞江产业园,聚集了新能源、新材料、新显示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打造新兴产业引领区。
  
N平台——创建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模具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中科院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心、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国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