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八集乡:低收入户“认领”果树奋斗“梨”幸福更近

新时代文明在泗阳

  根植一片绿色,收获美好希望。尤其在这个春天理,在泗阳的地理版图上“绿动”不止,一片绿意、一方绿林被清晰地勾勒出来。3月11日上午,近百名志愿者在八集乡六塘河畔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三月的大地绿意浓浓,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田头,挥锹铲土种植梨树。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300亩的土地上已经种满了梨树。从高空俯瞰,穿梭在田头的“红马甲”和刚栽植的梨树构成了一副和谐的“春耕图”。

  八集乡六塘村党支部书记 盛习建:我们第二期要沿着我们未来路一直向六塘河大桥进行延伸。沿未来路两端叫亩亩块块都形成一个林果产业,在我们村里面,基本上都达到1500亩左右。

  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志愿者之外,还有很多低收入农户加入到果树栽植活动中来。在67岁的陈春国眼中,栽植下去的不仅是一颗梨树,该村还通过一个低收入农户“认领”十棵的方式,不仅让农户可以得到在田间做活的收入,还可以学会果树管理技术,计划结果后也适当进行“分红”。对于陈春国他们而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离幸福更近一步。

  八集乡六塘村村民 陈春国:栽这个果树来讲呢,也可以增加我们收入,而且说我们这个剩下的时间呢,也可以在这个果园里面管理管理,管理好以后呢,也能拿到几十块钱一天。也可以减轻我们家庭的孩子的负担。我们自己呢也增加点经济收入。

  栽下一棵树,收获的不仅是一片绿,还会结出奋斗的果实。

  盛习建给农户们算了一笔账,传统的一麦一稻田,可以得到1000元的收益,而种植梨树、桃树、苹果树等果树来说,收益翻了好几番。

  八集乡六塘村党支部书记 盛习建:梨树关键它效益高,它可以(单)产到五千斤,我按照这个最低的一块钱一斤,还五千块钱。产值可以大幅度提升。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植树不仅造林而且造景还造钱,是建设绿色银行,同时,也为后人留下绿色的财富。

  八集乡宣传(统战)委员 李琳:我们八集乡在动员有序复产复工的同时,做到防疫造林两不误,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桃果产业带,不断增加农户收入。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梁婷 王朝辉 编辑/杨艳苏 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