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集体放弃申领补助,应像强制休息一样“强制”发放

摘要:谦让是美德,可如何面对好人的谦让,体现着另外一种公共美德。对好人的谦让,我们更应该谦让,婉拒之,坚持让好人得到好报,让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人们受到补助和奖励。这时候,收下奖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事关社会的价值观。一个良善的社会,有两种东西最好能婉拒,一个是弱者的捐赠,本身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却捐出自己所有,这钱,坚决不能要。一个是好人对回报的拒绝,我们应该婉拒这种拒绝,好人受到好报,才会有更多的好人,我们的好人自信才会更加坚定。

医护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人们恨不得倾其所能去感谢他们,补助是最基本的,可让人感动并心疼的是,有地方医护竟然集体放弃申请补助。云南昭通150余名医务人员放弃申领30万元临时性工作补助,他们承诺说,抗击病毒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比起那些参加援鄂医疗队被病毒感染后牺牲的医务人员,比起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的辛苦,我们的付出微不足道。并且在疫情期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因此自愿放弃享受补助。

昭通医护放弃补助的善意和爱心,让人充满敬意。但我觉得,我们不能止于感动,更应该呵护这份善良,有关部门应该婉拒这份善意,补贴属于他们,该发放的还是要发放。前段时间有地方对一线警察的强制休息令,赢得舆论好评,我想,此时公众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像让医护强制休息一样,去“强制”发放属于他们的补贴。正如我们不忍心看到辛苦的一线警察一线医护不顾健康工作一样,也不愿看到他们无补助的拼命付出。他们放弃,我们于心不安。

按相关规定,这种临时性工作补助,需要自己去申领,我觉得这个规定不合理,不应该让医护去申领,不要又要劳烦填什么表,应该是主动发放。一线的就应该有这种补助,一线医护的名单各医院都有,按名单发放就行了,干嘛要让人去申领?应得之补助,增加这种不必要的程序,反而成为一种获得障碍。

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很善良,他们说,比起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我们的辛苦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我们县还没有一例确诊病例,已经非常幸运了。——我觉得,虽然没有一例确诊,但当地为了防控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医务人员一直奋战在一线,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工作到晚12点之后,“没有一例确诊病例”正是也是防控人员和医务人员努力的成果,这补助该拿。这些医务人员说,不申报,请把这笔补助给那些更辛苦的医务人员,给那些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多可敬的群体啊!但我觉得,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也有这份补助,驰援武汉一线医护会受到更多关怀,其实不必这样“让”。

婉拒这份善意,直接发给他们吧,发给他们之后,至于个人再怎么处理,是捐给武汉一线的医护,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爱心,这是个人的事。发放给他们之后,再尊重个人的选择。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这样“集体承诺”,我总担心可能会形成某种沉默的螺旋,对个体形成某种隐性的压力。

我也担心会对其他地方的医护人员形成某种示范压力,一个地方不要,其他地方也跟着不要,补贴医护这个善政,也就失去了意义,这让欠着医护的我们和社会情何以堪?他们付出了辛苦和汗水,按规定,这些补贴本就属于他们,不能以任何方式使他们享受不到这种应得的东西,任何一点可能的压力都应该去除,即使是非意图的压力,甚至有再良好的初衷。善良有时也会形成压力,所以,应该像强制休息一下“强制”发给他们,再由个体自己去决定。

谦让是美德,可如何面对好人的谦让,体现着另外一种公共美德。对好人的谦让,我们更应该谦让,婉拒之,坚持让好人得到好报,让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人们受到补助和奖励。这时候,收下奖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事关社会的价值观。一个良善的社会,有两种东西最好能婉拒,一个是弱者的捐赠,本身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却捐出自己所有,这钱,坚决不能要。一个是好人对回报的拒绝,我们应该婉拒这种拒绝,好人受到好报,才会有更多的好人,我们的好人自信才会更加坚定。

对不起,这份放弃补助的善意,应该坚定的拒绝,收下吧,我们亲爱的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