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是如何透过岳阳楼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导言:

最近在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中,由央视四大帅气主持人康辉、朱广权、尼格买提和撒贝宁把《岳阳楼记》编写成歌曲来传唱历史,把古文编写成歌曲方便了我们对《岳阳楼记》陈述。

《岳阳楼记》被改编成歌曲


《岳阳楼记》作为语文书里要求背诵的一篇的古文,说明这篇文章不仅行文优美,它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独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个人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报国之情环绕着我们耳旁,范仲淹是如何通过赠与滕子京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特殊情怀呢?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是滕子京的作为,也是范仲淹的心声

《岳阳楼记》一开篇介绍了滕子京被贬到湖南岳阳当官,此时被贬的官员里面也有这篇文章的作者范仲淹。他们同为庆历新政的革新派,他们对当朝改革的政见相似,也都因为本场改革而遭受同样的境遇。范仲淹和滕子京他们惺惺相惜。

他们渴望宋朝认可庆历新政并为此缓解当时宋朝的统治危机,可惜当时推崇改革的宋仁宗面对大臣的顽固抵抗,衰落了改革的决心。遭殃的自然就是满心欢喜通过改革现状的范仲淹一派。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肯定了滕子京在湖南当官时的绩效是有所作为的,这也是范仲淹内心之所想。他作为一个被外放的官员,也渴望老百姓通过他的管理而得到有所改善,范仲淹借滕子京的政绩吐露自己的心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作为当时滕子京被贬之地的一大重要建筑,在范仲淹笔下的寓意是深刻的,用岳阳楼来比喻“庙堂”。对“庙堂”他还是以一种不甘放弃的心态,希望庆历新政的改革能够得到统治者重新任用的心声极为强烈。

“属以作文以记之。”写出了范仲淹写此文是受好友嘱托而做,而此时范仲淹身在河南邓州,范仲淹只能通过自己与滕子京共同的政见而描绘出此情此景,所以范仲淹所表达也有自己内心不平之事。文章的内涵通过思想而表现,这就注定了在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是有灵魂的。

岳阳楼的宏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寄托着范仲淹的志向难以安放

文章的第二部分对岳阳楼附近的景观进行描写。在前面我们说到如果说岳阳楼是整篇的文章的中心,那么它指的是“庙堂”,庙堂之外的景色暗指宋朝的江山。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处是对岳阳楼外的景色进行带有夸张意味的描写。在岳阳楼上观赏远方的景色,周围浩浩荡荡,无法看到哪里有边界,甚至在同一天里,天气也是多变的。地域辽阔,是范仲淹对宋朝疆土的一个肯定,周围的天气时好时坏透露出作者一生的起起伏伏。这句话作者的意味是很难以琢磨的,只能透过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这辽阔的领域,聚集的却是众多被降职的官员或者诗人,他们因此而抒发的情感,大多会有所不同吧。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对比,就是被降职的官员和诗人作比较,诗人有可能看到的是景色优美,感慨岳阳楼的宏伟。然而,对于被降职的官员来说(包括作者本身),看到的大概是渴望报效朝廷却不得志的心境,借此来缓解自己内心的郁闷心情。

岳阳楼景色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准确描绘出范仲淹虽然仕途坎坷,但是泯灭不了心中能够效力祖国事业的喜悦。

“诺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恰逢连绵的细雨纷纷而落,整月都难以放晴,阴冷的风怒号着,试图要冲破天空脱颖而出。文人笔下的天气往往代表着心境,当时范仲淹也被贬职到邓州,当然他不止一次遭到贬斥而外调。他此时的内心世界就像阴冷的风到处怒号,却划破不了无边无际的天空,百般无奈。

“登斯楼也,则忧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也。”面对这样不好的天气下,范仲淹时不时联想到自己被谗言污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从岳阳楼一眼望去,天气很难转晴,真相难以澄清,这时的心情应该是挺悲伤无望的。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此时天放晴了,天空湛蓝与湖面的平静相互应和,碧绿的景色是如此辽阔。此时范仲淹虽然被贬斥,但是他在江苏兴办起了地方学堂,带动当时地方教学的美好风气。此时范仲淹就如岳阳楼的晴天的景色一致,豁然开朗。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与阴天相比,美好的天气自然会让范仲淹的心情转好,胸怀开阔,精神抖擞。此时的范仲淹联想起他自己开启了很好的教学氛围,自然忘记了光荣和屈辱。把酒言欢,自然是对自己当时的状态而感到满意。

我们纵观范仲淹的三起三落,我们把他的生平的一起一落分别代入这两段表达的情感,也是很符合他一悲一喜的心里感受。《岳阳楼记》的这两段对比虽然用景色做铺垫,实则他反映的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把景色融入感情,突出作者的人生不易。

岳阳楼附近晴天之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直接表达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感

《岳阳楼记》的结尾段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起到点睛的作文。作者在最后一段的三个名句对于今天依然有深刻的含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把古代圣贤的美好品德完美呈现出来,不以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者忧伤,这个标准不仅在古代,现代也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这句话表达了范仲淹对古代贤人的敬佩之情,也借此激励自己能够做到这样的标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里时刻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江湖时刻为君主而担忧。这句话是写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无论在如何的环境中,范仲淹用一生去阐述自己对国家的热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这句话明显表达出范仲淹的为天下之事鞠躬尽瘁,愿为天下人担其忧,同天下人同其乐的高尚品格。面对他自己提出的进退之难,用此作答贴切了范仲淹的内心之所想。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持之以恒的,哪怕是到生命的弥留之际,他依然担忧天下人。公元1052年,范仲淹身体已然不适,大臣在临终之前都会上奏《遗表》,大多数大臣都会在此希望君主照顾好自己家人,而他上奏《遗表》对于家人只字未提,他依然希望君主能关心百姓,壮大自己的国家。范仲淹的爱国爱民的情感已经超越生死,也符合他在《岳阳楼记》忧国忧民的情感

一个人的思想很容易在他自己写的文章中表达出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是为赠与他的朋友所写,但他透露出的情感不仅是友人对祖国的热爱,也是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不仅要在《岳阳楼记》里读出岳阳楼的宏伟,我们更应该从中解读出对祖国的特殊情感,才不会辜负这篇流传许久的美文。

《岳阳楼记》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