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克琥珀中发现亿年前史上最小恐龙

提到恐龙,大多数人脑海里面第一时间出现的名词可能是庞然大物,地球霸主。然而北京时间3月12日零时,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 缅甸白垩纪蜂鸟大的恐龙

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有史以来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广义恐龙包括鸟类)。研究团队建立了新属新种——宽娅眼齿鸟,属名眼齿体现出最鲜明的两大特点,即硕大的眼睛和密集的牙齿。

研究团队建立了新属新种,即宽娅眼齿鸟。宽娅眼齿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小的鸟类,同时也是最小的恐龙。它或许在9900万前生活于缅甸北部,不幸被针叶树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保存至今。这块包裹它的琥珀重量不足3克。


目前已知最小的现生鸟类为蜂鸟,最小的蜂鸟是吸蜜蜂鸟(Mellisuga helenae),重约1.95克,长5.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研究团队提到,从头骨尺寸来看,此次命名的眼齿鸟比蜂鸟还要短一些

他们推测,距今约一亿年前,眼齿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等针叶树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保存至今。

眼齿鸟的特别之处是其“牙齿”。一般来说,小型化伴随着牙齿脱落和眼部增大等特征。然而,尽管该标本尺寸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齿列也比其他鸟类长,一直延伸到眼部下面。上颌每侧有18–23颗牙齿,齿骨每侧有29–30颗牙齿,全部牙齿加起来约有100颗。大量的牙齿也提示:尽管体型超小,但它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可能以小型节肢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