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那个曾经点亮整个欧洲的地方,如今却“暗淡”了



“很难想象,我们现在周遭的大部分生活都要拜这座城之福......”


呐呐自言自语间打搅了一旁正噘着嘴调节着下巴的角度,试图要把圣马可大教堂和自己的脸都能挤入手机屏幕的同伴。



“威尼斯不就是意大利的乌镇嘛,坐着小船穿街走巷、观光拍照。就是鸽子多的跟苍蝇似的,都差点被鸽子屎砸到!”


合着我和鸽子兄弟惹到你了?


即使到目前为止,威尼斯及其周边还依然是意大利北部的制造业重镇,不过它的名声传播最广的还是在观光业上的贡献,要是在天朝,绝对是AAAAA级的景区。也正因为如此,好像每次来威尼斯都是来出差工作的,但每一次又都会来这个岛上转转再转转。



虽然转了多次,大抵因为这里实在挤满了游客或接待游客的人,亦或从来没有能够深入到交上一两个老朋友或者固定要去哪个店家吃饭喝酒的地步,故而也很难真正体悟到威尼斯城在观光之外的价值,也就更难怪同行伙伴们大致也都只是把这里就是看做一个漂亮的到此一游之地罢了。



想要住在威尼斯的主城内,就不得不忍受这里旅馆内的狭小空间(哪怕是高级酒店)。好在这个基本靠步行的城市社区里,商业繁华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无论白天黑夜都不会让人感到无聊,所以在这里,旅馆或是酒店,从来就不是观光客来体验的重点。


这次我们的酒店是合作伙伴安排的,估计下了“血本”,位于主城的黄金位置,出租船(对,这座小城完全没有车,如果不想走,就只能坐船)载着我们来到这里,还着实把叔惊艳了一番。



虽然外墙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酒店也自命不凡地取了个LiassidiWellness Suites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雷亚斯蒂好极了套房(还是身体好的那种)。但内部却是十足的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稍稍显得有点不搭。


别看拍出来大,其实也就不到30平


因为对要脱光的欧式spa不感兴趣,所以便无法体验酒店wellness(身体好)的部分。但十几个小时飞机下来,想赶紧洗个热水澡,解解乏,好去城里逛逛。


于是走到房间另一侧的浴室,却着实吓了一跳,难道误入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情趣酒店不成?直到走进一看,貌似是玻璃门内侧的一个贴纸。


这个就尴尬了,大写的尴尬!


还是不放心,于是打开窗,运河里的刚朵拉还在运行着。嗯,不是阿姆斯特丹或者东京嘛,于是放心地打开门,舒服地洗了个澡。



回忆之间,同伴的照片拍完,麻溜儿地加了滤镜,发了朋友圈,坐等点赞的间隙,终于一屁股和叔一起坐在了台阶上。于是叔扶了扶眼镜,准备好好唠唠……


洛玮讲堂开始,各位童鞋自备小板凳……


“这是一群难民在1500多年前建立的城市!”


同伴投来了感兴趣的眼神……


“几万意大利人在大陆被蛮族人逼得实在走投无路,就到了这些近海的岛礁上苟且偷生。这里没有可以种庄稼的地,连房子都是在水里打桩铺石板慢慢修起来的。为了活下去,只有走上经商贸易的路......”


“恩恩,威尼斯商人听说过,抠门的很......”同伴接话道,并下意识的用脚踩了踩地面。


狭窄的运河,交通全靠走路和小船

如今却成了这座小城独特的风景


“想想当年这群人有多苦,不过也实在是够牛逼,不但活下来,还影响了后世近千年。”看着同伴几乎都忘了拿手机查点赞数,叔决定趁热打铁。


在西方的眼里,围绕着地中海的世界,曾经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一直到大航海时代人类把视角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大洋之前,在这汪子水面上,历史已经演绎过了无数的史诗剧。威尼斯所在的这个位置,亚得里亚海的北部顶点,恰恰是东方经海路到岸,再到达西欧各地的咽喉。


时间观念、契约精神、交易规则,威尼斯人很早就懂得了这一套


“威尼斯由此成为第一个海权国家,官商合作发展海军称霸了地中海,掌控了水路航道,几乎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专属权。就是因为断了传统的种地的营生,商业以及与商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发展起来,最初的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慢慢地在这里诞生。”


“别扯了,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还称霸,还诞生资本主义?!......”



叔立即用眼神制止了随便的的插嘴。


“确实如此!商业社会需要立规矩,因为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如果有人耍赖的话,就会坏了大家的营生。这里各行各业的人自觉地就组成各种行业协会立了规矩,而这些规矩中慢慢也就催生了现代的法律和信用制度,也慢慢建立了雇主和被雇者之间的现代雇佣方式,萌生了银行保险、融资借贷的先例,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记复式账簿等等......


总之,威尼斯在地中海经商立国,有谁要挑战捣乱就灭谁。可见,后来的大英帝国和当今的美帝,也就是威尼斯在近代和现代的两个翻版而已,只不过是在空间上从地中海扩大到了整个地球。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不要说当今这个世界,影响当今你我两个小小人物周遭的这些工作和生活方式,大抵正是开端于这里!”


说完这段荡气回肠的话,叔也不自觉地跺了跺脚。


不知道是否出于配合,这个十数年如一日在这个广场最大的餐厅的古典乐团,正好奏出了休止符


同伴的眼神游离了一会儿,刚才还微微前倾的身体,就像放弃了一般往后一靠,继续端起手机开始划拉起来。是啊,这些嘚呗嘚,哪里有朋友圈里的点赞来的实际和有意义啊......



说归说,此刻坐在圣马可教堂广场的台阶上,眼看熙熙攘攘的游客人群,不禁还是有点思绪漂浮:这片区域可是很多年前“海霸王”威尼斯的“政务中心大楼”,而如今的圣马可教堂却像极了意大利版本的“城隍庙”。刚才那番话语中的牛逼的城邦,好像于此处此景完全搭不上调,似乎连一点影子都找不到。




可转念间又觉得自己很好笑,历史哪里有像翻书本,一页就翻过去几十几百年。历史是每一天每个月和每一年的累积,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日子一代传一代地过出来的。威尼斯城当年那正在影响着后世的某一笔某一划,应该也就发生在正如今天这个广场上的普通景象之中吧。



一大群鸽子扑啦啦的飞起来又降下来,灰色的夹着白色的,无视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间感觉它们也许才是这里的主人,千年前,百年前,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一如往常地在钟楼上略过,在天空里盘旋,在广场里休憩和停留……只是,它们四周的人却是在时间和岁月的更替中不断变化:军人、画家、难民、市民,再到如今的游人……



广场一角那栋高高耸立的钟塔,就像一位静静看着凡世的老人。它向叔点了点头,好像是在作证,亚得里亚海的海水一直潮起潮落,威尼斯就像当年扔到海水里的一颗石头,激起的涟漪,慢慢散播到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