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沟村:优先解决贫困户中的“特殊户”增收

“我昨天刨树坑,能挣80块钱呢!去年家里有事,5月份才出来干活,就那样年底都挣了8000多块钱。今年我早点出来干活,争取年底挣得更多一些……”3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在郝家庄乡白家沟村的东山上,正在埋头拿着锄头刨树坑的王梅话语中流露着喜悦。

今年40多岁的王梅因自己与儿子患有先天性耳聋疾病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据了解,在郝家庄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占93%。白家沟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4人,这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了绝大多数,虽然当前这个群体在各种帮扶政策下都成功脱贫,但是如何巩固这个特殊群体的脱贫成效呢?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白家沟村年初就对村里的54名贫困群众逐一进行了走访,帮助他们找到增收的渠道。”白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宋泽平告诉记者,他们支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走访入户做思想工作,希望村里的贫困群众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就这样,我们村依托成立的农泰种植有限公司、众兴泰合作社、绿欣源合作社这三个基地,安排这20名贫困群众从事打扫卫生、修整边坡、除草、种树、在大棚里面种蔬菜等工作,根据工作不同,每天工资在50元到80元之间。”

韩晓兵夫妇是一对聋哑人,大女儿正在某重点大学读研,小女儿就读重点高中的高三。这些年二人外出务工经常因为听不见、不会说话,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上个月村里给韩晓兵夫妇安排了保洁工作,每天负责给村里的主街道清扫卫生以及绿化管护。记者见到韩晓兵夫妇时,二人正在村外的路边空地植树,记者在那儿与韩晓兵进行了“纸上”交流。韩晓兵在记者采访本上这样写道:“来这工作不到一个月,感觉这里工作很不错,能增加家里的收入,每天收入差不多80元。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感谢村里在家门口提供的工作岗位,这份收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盼头……”

今年23岁的王琪琪,其母亲有些智力障碍,多年来王琪琪和弟弟一直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年正月王琪琪的爷爷不幸去世,就在王琪琪考虑是否继续外出打工时,宋泽平一行来到王琪琪家中劝说她不要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工作。“琪琪的奶奶年龄大,妈妈又是那种情况,弟弟在读高三,之前都是琪琪的爷爷撑着这个家,是家里的主心骨,现在如果琪琪再外出打工走了,那这个家咋办?”宋泽平对记者说道,由于王琪琪中专学的是会计专业,村里成立的农泰种植有限公司正需要能从事会计的人,做了几次思想工作后,王琪琪同意留在村里工作。“现在在村里工作,每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既能贴补家用,还能照顾奶奶和妈妈,感觉挺好的……”面对现在的境况,王琪琪由衷地说道。而她的奶奶除了不停地说“谢谢、感谢!”之外,老人家似乎找不出更多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感激之情。


产业发展是脱贫治本之策

只有发展更多的产业

才能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就业

巩固脱贫成效

“去年在白家沟村注入了30万扶贫资金,修建了10座蔬菜大棚,我们想通过白家沟村发展产业,吸纳带动周边村庄的贫困群众,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帮助他们增收致富。”郝家庄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郜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