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电影《我们俩》:温情陪伴,才是心与心贴近的粘合剂


一个人,坐在透过飘窗的阳光里,暖融融地观赏着这部高分国产影片,似乎听到岁月在静静地流淌,伴随着影片中若有若无的音乐,轻轻地敲打着心弦,终还是被片中的脉脉温情击的眼泪纷飞……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单老人,将房子出租给来北京上学的女孩小马,这一老一小之间发生的一段动人故事。故事经历了冬春夏秋,两个人也经历了人情的冷暖四季。

这部电影明显是小成本制作,只出现了8个演员,但却整整筹备了3年。一上映就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导演、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等5个大奖。当时饰演房东奶奶的金雅琴已经80岁,还是第一次在电影中饰演角色。


你的到来,就是一只刚刚独自飞动的小鸟,飞进一个大空巢,自由又倔强,随意又热闹。两人之间的争斗很精彩。

北京阴冷的天,还在飘着雪。小马骑着自行车,在厚厚白雪的路上飞奔着找房租。终于找到一间残破的小屋,房租还要200元。实在不想在风雪中乱转的小马,答应了。

当小马把脏乱的小屋,收拾得整洁、温馨,把小屋里整理出来的废品卖掉以后,房东奶奶却把钱全要走了。

这不是小马和房东奶奶第一次发生的争斗。在刚来的时候,因为房租,就和房东奶奶争论过。

在小马刚对房东奶奶的空房有兴趣时,房东奶奶就对她的邻居说:“房租就要200,一个穷学生还想住啥?她要住就给她,空也是空着。不能太低,地理位置好,也不能太高,穷学生。”

在小马和她讨价还价时,就败下阵来。这次因为卖废品的钱,还是投降了,她根本斗不过老奶奶。

房东奶奶和邻居隔窗望着在院子里忙碌的小马,一直在感叹地说:“一个人还挺能折腾。怪新鲜的,几十年了,这院里就没有这么热闹过。”

在以后没多久,两个人又因为电话费的问题争吵了起来。

由于小马的电话比较多,去房东奶奶家打电话,被要求收钱,每次数毛。小马当然不愿意,要求接分机,话费一人一半。

后来两个人商定接分机,让房东奶奶交30元,余下的小马交。这次小马自鸣得意地说“我觉得可以”,取得了争斗的第一次胜利。

但紧接着,电话线就被掐了。老奶奶说半夜三更打来电话,吵得不能睡觉。如果再接线就让小马走人。

小马很生气,硬着头一直和老奶奶你来我往,唇枪舌箭,丝毫不想让。后来两个人互骂:“你是一个坏老太太,怪不得没有人伺候你。

你是个坏女孩,难怪没有小伙子娶你。”老奶奶气的心脏病都犯了。显然,这次是房东奶奶败了。

后来电话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因为300元的电话费引起了更激烈的争吵。小马骂房东奶奶自己打电话,却让自己背着电话费用,说她太自私自利,煤气不让用,水电让交钱,太欺负人,只认钱不认人,忘恩负义,摔门走人。

房东奶奶气的把小马弄好的春联和灯笼都敲烂了。在听说是孙子打的电话时,房东奶奶第一次内疚了。即使另外租房的人来了,也不开门,就等着小马回来。并且又买了灯笼重新挂起来。

在大年夜,邻居给她烧了一条她喜欢吃的大鲤鱼。但她食之无味,一直在看着钟表,等着小马。直到小马回来,上门去敲打小马的门,两个人静静地吃饭,外面烟花满天。至此,两个人算是打了一个平局。

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

借用一首歌中所唱的:若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我怎会把死守的寂寞放任了。小马在房东奶奶的生活中横冲直撞,搅乱了房东奶奶的本来就太清冷寂寞,不平衡的生活模式。生活是需要有人去平衡的。

就这样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原来空荡萧索的院子里,开始了有人气的烟火生活。不管她们之间发生怎样的矛盾和争吵,却让这里充满了生机。在冰冷的冬天里,有了一丝暖意。我相信,房东奶奶的内心是欢喜的,只是她的倔强和小马一样,是藏在骨子里的。只有彼此敲打才会显露。



随着相处时日增长,角色顺理成章地转换:年老的成为孩子,乖巧听话;年小的自作主张,随意安排。

在小马刚开始搬到房东奶奶的时候,两个人似乎水火不容地相互抵怼。但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性情也都各露峥嵘,内心都是善良之辈,只是都不想失于面子。

房东奶奶需要的不是那一点点房租,而是小马对她的陪伴;小马需要适合自己的房住,她慢慢地接受这个孤独的老人,同自己的争吵不休。也是想要照顾老人那颗敏感孤单的心。

在天气渐渐变暖之时,小马已经和房东奶奶相处的和亲人一样。小马到房东奶奶的家里,象到自己家一样随便。冰箱自己想怎么翻就怎么翻。热了,累了,就往房东奶奶的床上一躺,酣然睡去。房东奶奶更是主动要求去小马房间里去坐坐,惊叹小马如此有生活情调,把原来寒破的小屋收拾得温暖精致。

后来小马也心血来潮,嫌弃把房东奶奶的家里放的太乱,就自作主张地给挪动挪动,在老奶奶感觉不适应,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时,小马又吭哧吭哧地把家具回归到原位。实在感觉老奶奶的房间里太沉闷无趣,就又爬高上低地把自己的海报全都贴在墙上,还把墙上老奶奶信奉一辈子的祖神画给换掉了。结果老奶奶看着那些花里火哨的海报,又睡不着觉,小马就赌气地把它们全撕了。在老奶奶睡觉之际,小马还爬上屋顶去偷鸟蛋。让老奶奶又是毫不客气地叨叨一番,但俨然是教训孙女的语气,让人忍俊不禁。

这些都是很平淡的生活细节,却让人感觉到无限温暖。两个人的日常生活里,自有一股幽默和生机。

小马在为完成作业,为房东奶奶拍“快乐的一天”。在拍的过程中,为她换衣服、梳头发,按摩,捶背。催促她快点走,还教她怎么锻炼身体。

这时的房东奶奶已经是一个“乖小孩”了,很听小马的话。让她给孙子打电话,她就打。让她笑,她就笑。最后实在不知道拍什么了,她就说:我就是醒了睡,吃饱了,再睡。小马让她再想想时,她就说:没什么事了。我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走错门的,敲门可以说说话,要不语言能力就退化了。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带一个袖章,做治安值班员。

在采访房东奶奶的邻居时,小马更深切地知道了房东奶奶的身世。邻居说这老太太不一般,当过兵,骑过马,救过伤员,抽过大烟,。结婚第二年丈夫就走了,一辈子没有孩子,收养一个女儿。住的这个院子,只要女儿的儿子结婚,她就要让出来给孙子当婚房。

在忙完一天的拍摄任务时,

房东奶奶问:会给钱吗?

小马:什么钱?没钱。

房东奶奶:电视上会播吗?

小马:不会。

房东奶奶:那你折腾我干什么!

让人感觉到房东奶奶的顽皮,会忍不住莞尔一笑。

在第二天,小马抱着一只雪白的大熊猫回来,高兴的一直笑。被房东奶奶笑着骂她疯癫,即使是心上人送的,那也不至于笑成这样。而小马一直说:象不象你!太欢乐和谐的画面,总让我想起佚名在《浓浓祖孙情》中的描写:浓郁祖孙情,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又如同醇酒般醉人心脾;浓浓祖孙情脱离了华丽的包装,它逶迤生活的卷中,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又回味着无限幸福。

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这种胜似亲祖孙相处的画面,相信每个人都会被打动心国。


已习惯了有你。你骤然离去,让我难以承受。突然的安静,房东奶奶一病不起。

房东奶奶和小马的琐碎日常,看似很平和,温暖却会时进击中人心,让人不知不觉地泪目。

特别是在小马和男朋友拌嘴之后,赌气回家住了几天。房东奶奶总是坐在院子里,盼着小马的回归。在等到小马回来之后,主动关心问道:你这几天去哪了?你瘦了!那慈祥急切的神情,让人一改对她往日尖酸刻薄的印象,感受到她在小马到来的日子里,已经融化了自己那颗本来已苍凉无依的心,变得温情款款起来。

但生活永远就是这样,有些人就是你生命里的过客,注定有一天就会离开。

在小马和男朋友找到了更大的房子,要搬走之际,老人拉着小马,急切的目光不断询问: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语气渐渐变得凄凉,眼神里充满绝望,我不禁泪水奔涌。

在小马搬走不久,房东奶奶因为承受不了突然的清冷,一下子就病倒了。又因为孙子就要结婚,她被收养的女儿送到偏远的乡下。

小马接到这个消息,飞速赶来告别。房东奶奶拽着小马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嘴里说不出话来,泪却在长流。

这一幕让极少出现的女儿,还不解地说风凉话:“

对自己的家人都没那么亲,和一外人一起住了两天,还这么舍不得。真邪门!”

她女儿哪里知道,一个孤独老人的心声。她从来不会花时间来和陪陪自己的母亲,更不会和母亲斗嘴,从内心去关注一个老人的孤单。而是冷漠地远离,任其自生自灭。

在老奶奶回到乡下不久,小马乘车去看她。带去了很多药品和吃的。老人更是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拉着小马不停地流泪。那种感动、无助和悲伤,让人无法自抑地心痛。

果然没多久,小马就接到房东奶奶去世的消息。她坐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上,无声地哭泣。在她再一次回到房东奶奶和她曾住的四合院,除了门窗上贴满了红双喜之外,一切还是鸦雀无声,透着荒凉和凄清。



多少遗憾风雨中。有时间的你,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说说话。

我们常常会看到街边枯坐的老人,看到太阳下发呆的老人,更多的是,失独的老人坐卧在家中,守着电视,孤零零地一个人。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会看到报端、网络中,孤寡老人病逝好多天,才被发现的悲剧。象房东奶奶这样的留守老人更多。他们总是一个人,生活在大大的院子里,儿女们有的出去打工,为他们看家护院。有的儿女在外工作,难得回家一次。即使常联系也只是在电话中和视频中说话。寂寞的老人,想要找人说说话都好难,大多象房东奶奶一样,静坐在门口,象一尊石像,等待岁月的侵袭。

而我们要做的,不要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常遗憾终生。为了让我们的父母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就从现在做起吧。有时间就回家看看,陪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毕竟,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



01、川端康成曾说:什么时候,你能与一个老人待一个下午,绕有兴趣地听完他精彩或不精彩的人生故事,那说明你已经成熟。

我们有时看到老人在无聊地发呆,就会为他们莫名地难过。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经历过很多的痛苦和无奈。只是无处话凄凉,只能一个人慢慢地学会消化和承受。

我们也许无法放下所有,去陪伴我们年迈的父母。但我们只要有一份孝心,总会抽出一点时间,陪老人聊聊日常,听老人一遍遍的唠叨。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对父母深沉的爱,我相信他们是有感应的,他们会更爱你,更爱自己的孩子。

02不要怕自己会打扰老人的睡梦,他们心底更企盼你带给他们的“噪音”。

老人的睡眠本来就少。特别是一个人生活的老人。在平时无人打扰的空间里,常常会如梦游一样,看着日出、日落。那种单薄无依的身影,会让我们心疼到落泪。

我们应该记得很早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位只身生活的大妈,接到一个骗子的电话。她明明知道那个人是骗子,却不放下电话,一直和那个人谈东说西,一下子持续一两个小时。好在那个骗子也良心发现,知道这位大妈太寂寞了,想找个人说说话,就陪她聊了很长时间,还决定改邪归正,认大妈为干妈,有时间就找她说说话,那位大妈真的太高兴了,认为自己捡了一个宝,见谁就向谁炫耀。让人哭笑不得。

可见,每个人都需要有人沟通。把心中平时积累的郁闷,倾倒而去。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们需要你象小马一样,和他们热闹地相处,制造一些生活的“噪音”,说明他们还在热情地活着,在充满烟火气息的环境中“生机勃勃”地存在着。

03、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只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老人因为身体体质所限,只能企盼儿女经常回归。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讲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到巨大的空虚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必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我想我们都象蒋勋老师说的一样,当我们被孤独包围时,我们也会害怕。只是我们年轻,有机会去寻找打破这种孤独感的方法。

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房东奶奶,她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孤独的状态,也习惯了固有的生活模式。当小马冲进她的生活,改变她的生活习惯,她其实一直是抵御的。但她实在是太孤单了。在适应了小马存在的生活之后,又因为小马的离去而再次陷入寂寥的境地,她就受不了了。

而如果,房东奶奶一直有女儿和孙子的陪伴,不至于见到一个人,就抓住不放,想要多说几句话,来排斥心底空虚寂寞的感觉。



结 语:

《我们俩》看过自然会让我们为影片中,温暖有爱的祖孙两个,超越了血缘关系的亲情所感动,但更多地是向我们传达的信息,那就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们不要找更多的借口,来证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无度,根本没有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所有的情,包括爱情、亲情和友情,都是要我们去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用心地经营。我们只有在相互的陪伴中,让心与心更加地贴近,随时感受到美好和爱,对于我们付出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