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线“上座率”回暖势头快,首列新车本月底有望完成调试

昨天,上海地铁客流达566.2万,不仅在疫情期间首次突破500万,还有向600万冲去的态势。虽然距离疫情前的1200万的日客流还有差距,但近期回升势头很快。当天,18座车站在早高峰实施限流,其中16号线就有5座车站限流, 即龙阳路站、鹤沙航城站、新场站、惠南站、周浦东站等,早高峰实施限流车站之多,为上海地铁各车站之最。

客流在不断“回暖”,16号线车厢“上座率”越来越高了。为此,人们对正在调试的16号线新车投去更加关注的目光,期待新车早日投入运营,进一步缓解客流压力。

据上海地铁披露,为充分利用提前结束运营后得到的宝贵的调试时间,多名精干技术骨干组成调试专家组,多点位同时开展新车调试,单位时间内提升调试效率较以往50%,大大推进了16号线新车调试进度。

早高峰期间的16号线车站

今天早高峰过后的16号线站台

今天早高峰过后的16号线车厢

由于16号线高峰潮汐通勤客流大,历年来受持续上升的客流量影响,即便通过重联列车、增加列车班次和调整运营图等多项措施挖潜提升运力,运能运量的矛盾一直存在。为应对客流增长的需求,此次增购列车采用了 6节编组设计。相比较16号线既有的“3+3”重联式6节编组列车,增购列车在载客量上将有明显提高。

好在16号线运营结束时间提前至21时,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提高每个动车点的施工效率,将原本需要三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列车调试时间减少为两个月左右,缩短了整体工期。

其实,运营方对新列车的投入也是极为渴望。为了16号线增购列车能按期顺利上线投入运营,磁浮公司与维保通号、车辆等专业公司密切合作,有序推进增购列车上线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新车调试进行中

16号线增购列车的调试,时间紧、任务重。自打第一列增购列车到沪后,乘务部门就紧急召开夜间调试专题会,围绕新车调试和夜间动车施工安全,落实各项标准工作流程,布置后续各项工作。

在确保列车各类功能稳定的前提下,乘务部又主动出击,联系厂家为新车安装应急箱并配备应急工、器具,保证首列车上线时相关设施设备符合要求,还牵头维保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列车司机开展车载信号系统专项培训。

16号线新车车厢

即使目前疫情防控态势向稳向好,试车团队也毫不放松,他们抓紧防疫工作,同时高质量做好夜间调试,配合维保公司开展车载信号系统动态调试、自动驾驶模式调试、新车连挂实验等。

上海地铁表示,将加快16号线增购新车上线的节奏,首列新车3月底有望完成调试,尽快为乘客提供新车运营。下阶段,将继续开展增购列车专业培训,继续做好新车调试、客流组织、服务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6号线增购列车顺利投入运营,进一步缓解16号线高峰客流压力,为临港新片区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