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真的是新基建投入的重要一环?我们正在浪费这场疫情危机!

本以为在历经新冠疫情之后,伴随着“医疗新基建”的提出,我们会根据这次疫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狠狠的“清算”和“恶补”。但实际上看,这次财政投入到医疗卫生产业的金额,令人大失所望。

新基建的医疗卫生投入,到底是多还是少?

根据国泰君安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9省总投资规模为17.6万亿的存量PPP项目中,传统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占比41%,房地产、土储合计占比20%左右。而在疫情之下备受人民关注的医疗卫生,只有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1.7%。

除了感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与老基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之外。不禁会想,3000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投入数字?到底多还是少?

我们看看几组数据:

● 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2万亿,其中卫生系统只有5243亿,占比不到1%。

● 201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 90.03万亿元,而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5291亿元,中央对医疗投入仅占GDP 的1.7%,如加上地方投入与个人消费,医疗总支出约为GDP的6%。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7年世界各国的医疗投入占GDP的平均水平为10%。

我们基于上面的数据可以判断出,如果我们要赶上世界的10%的平均水平,我们至少每年要新增加3.6万-4万亿的投入才能把现有的医疗体系提升到较发达的水平。

如果只靠这3000亿要想补齐我们目前的公共卫生短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本次新冠疫情当中,最凸显的问题无疑是两个关键:一是疾控系统的崩溃,二是医疗装备的严重不足;而这两块,皆与医疗卫生投入息息相关...

有人说,我们国家的疾控中心越来越成了摆设,虽说不太客观,但也不无道理。其实我国的疾控中心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财政拨款不足,二是人才流失严重。

疾控中心政府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从 2002 年的 1.27‰ 下降到 2012 年的 1.05‰。国家财政支持的不足,还可以从体检和疫苗收费来维持自身的运转,而2017年国务院下令取消一部分收费,这使得疾控中心更加难以承担公共卫生的重任。

某地方疾控中心人员更表示,“河北某县级防疫站,50 多个人,只有 12 个人是有编制的,其他的人工资都是需要通过市场上去找,如果切断疫苗的利益,他们会寻找别的方式来挣钱。”这也导致很多非专业人员作为临时工流入疾控中心,使其丧失了疾病防治的能力。

另外我们看到疫情早期武汉的医院向全国请求医疗物资的援助,凸显了我国医疗装备能力不足及物资储备短缺的难题。其实当时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就提出了:动用中央储备、修复并提升产能等措施,口罩、防护服等生产企业复工提升产能很好理解,那么中央储备有多少呢?这也只有有关部门知道了...

事实上03年非典以来,中国关于医疗物资储备的制度设计早已完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而应急储备工作由全国各级疾控中心负责,主要储备应急器械、生物制品、诊断试剂、消杀药品、防护用具等。但是前面已经提到,从中央到各地的疾控中心都因为政策的不重视,逐渐萎缩,难以担当疾病防治的重任,那么对于应急物资储备,想必也是力不从心。

关于基层医疗机构装备能力,大家可能会说分级诊疗等政策曾经对行业有增加一些投入的,可以肯定的是,县级医院是做了一轮投入的。这当然也要分地方,当地财政有钱的、医保相对宽裕的地方政府,买的东西可能就比较多。但是经济压力较大的地区,可能就买的少或者根本买不起。总体来看,县、市级可能比较好,到乡、镇、村级可能就比较差。

那么,造成中央/地方财政“摇旗呐喊”说要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却“雷声大雨点小”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医疗卫生产业带动GDP的效果有限?

一是投入基建的政绩展示,比投入医疗卫生的成果展示,有着感官评价的差异,二是老基建投资带动GDP的手段屡试不爽,同样的,上层也一定程度上对投入医疗卫生带动GDP的效果认识不足。

所以这次的“新基建”,从投入的方向来看,看起来更像是要刺激经济,而不是补短板。按照此前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如果3月底疫情被控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少在1%,按此计算2020年中国GDP增速将为5.2% 。

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5.2%这个数字,大家普遍的心理底是6%,其实近十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一直在下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只是让这种下滑速度更快,这本身就不是对趋势本身的改变。

1、基建投资对经济拉动效率越来越低,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自1981年至2017年全社会投资累计完成490万亿元,年均增长20.2%。在如此强大的投资力量拉动下为什么我国GDP增速还在一直放缓?核心原因在于投资效率在递减,同样的刺激力度,但对经济拉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且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一个国家不可能持续的靠基建拉动GDP的增长,如造桥、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它有一个标示完成的进度条,完成状态达到100%之后,意味着从事这些行业的企业会大规模的减少。相反,如果是投资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业,只要人类文明还在,就需要服务,并且没有明显的周期,是可持续产生利润并且带动GDP的行业。

2、相对基建,投入医疗卫生系统带动GDP的效率更高

经验表明,财政投资铁路、公路的基础设施,其只有30%左右转化为当年的GDP;但投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及设施,大致60%到70%可以转化为当年的GDP。

3、长远视角:建立一个强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及产业,具备长远收益

很多人看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每一个城市),包括按照收治传染病标准来设置的具有足够床位数的各种医院,我们可能十年都用不上,这也许是一种浪费。

换个角度来想,这其实跟我们建防洪大坝、做环保其实是一个概念,像建防洪大堤,我们必须要按300年一遇、5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来建,否则一旦真有了大洪水,是数以千万计的老百姓的生死问题,难道医疗卫生体系性质和它不像吗?

从损益的角度来看,据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估计,本次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服务业带来约9000亿元的产值损失,第二产业经济损失2500亿元,总损失超过万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我们的上层不能单单盯着GDP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体系完善后的长远投资效益。而且,医疗卫生产业的投入可以拉动GDP。我国医疗费用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6%左右,而美国是17.8%。中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指数排名仅在全球第60位。如果我能把14亿人的医疗问题处理好,这对GDP的带动效用难以估计。

简单说,我们不能为了刺激经济而绑架“补医疗卫生短板”这项新基建的重要内涵,更应该好好的利用这次以危机,多花一些钱,狠狠的投入医疗卫生产业,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在危机再次来临时,面临系统性的奔溃。

医疗卫生短板补哪里?起码有这三个方面

这次疫情,暴露的问题很多。

虽然我们离完全战胜疫情的时间节点可能还有一段时间,而战胜疫情却离不开人、工具及设施,这三个方面正是我们应该我们重视的。

1、公立医院爆满,民营医院休息?公立医院有点“怪”

“新冠状病毒来了,某某民营医院的发热门诊停业装修了。”

这次疫情,我们早期看到被挤兑的武汉医疗机构,基本上是公立医院为主。同时我们看到,武汉本次疫情的防治,几乎看不见民营医疗机构的影子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医院3.4万个,其中包括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以武汉为例,武汉有公立医院96家,民营医院258家,民营医院占比72.8%。

一些民营医院也许有心,但是更多的是无力。一方面,民营医院起步晚、积累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远远不及公立医院。另一方面,也因为资本逐利性和部分医院管理层道德水平不足,在过往历史出现过很多负面报道,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刻,民众打心底不信任民营医院。另外,相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民营医疗机构更多是在行业的边缘游走,其投资规模较小,所从事的行业类别相对狭窄,例如肿瘤治疗、医美、牙科、妇科和体检等领域。

那么,被挤爆的公立医院,真的有那么难吗?

很多人对公立医院有很多误解,我们还是得捋清一些事实,罗列一些数据。

● 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直接投入(补助)2705亿元。这个数字看似很大,全国1万多家公立医院,认真想想其实还是很尴尬。而在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投入或政府补助仅占约10%,投入不足是事实。

●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平均每所公立医院总收入10,965.5万元,总费用为10,438.5万元,收支相抵,仅结余527万元,结余比例为5%。这是7年前的数据,近年医改力度很大,取消药品加成无疑让公立医院的财政雪上加霜,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药品收入和诊疗收入,也就是为什么2013年之后这个数据没有再公布,因为亏得很难看...

公立医院就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国家养着、需要自负盈亏、不能破产、却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四不像”。看起来我们是用最少的投入维持了全世界最多人口最基本的健康需求,这个医疗体系的性价比很高,可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投入不足的后果就是以人民失去生命为计数的代价。引用前面的结论来说,宁愿我们看清问题狠狠的投入,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硬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被灾难冲垮。

2、基层机构医疗设备的补充潮

我们看到在这次疫情中,国内绝大部分诊所、门诊,包括很多村卫生室在疫情期间都被政府叫停。反观被华山医院网红医生张文宏称赞的新加坡,其稳健控制疫情的底气来源于重视基层、联动社区诊所,这也是新加坡本次疫情“胜利”的关键点。

我们的基层为什么弱?

根源在于政府投入对医疗和公共卫生投入还远远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近40年,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装备投入较少,在各城市缺少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这是根源之一。

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疫情中期国家从各地派了很大一批的医护人员到湖北各个市县基层医院,援助的医护人员到达之后发现基层机构的医疗设备(最直接的体现是检测仪器)没有、或者有但跟不上,导致确诊&救治病患耽误了相当多的时间,直接体现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装备能力是非常薄弱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的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将迎来一波补充及更新换代潮,这是必然的趋势。

3、医护人员太难了....

某公立医院医生:“各个科室都缺人,没法进人就直接压榨现有人员。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呢?当机器用。我们县城医院去年猝死了一个,今年又猝死了一个。都是三十几岁的青壮年,有个还是科主任。这次一线医疗人员真是拼了命了,伤医事件仍然不断的发生。希望疫情早点快点结束,等结束以后,不求国家加大投入,只求人民群众能理解,杀害医生的事减少一些。”

显然,医护人员成了弱势群体,不仅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要承受病患的误解,危难时刻还要冲在第一线,地位太低了有没有?如果国家不能考虑“救人”的医者群体最本质的人性需求,谁还会来救人?

另外,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经谈到:“我国医师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医师数量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医师数量十分有限。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2.59人(德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超过4人),其中,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康复、儿科、急诊、精神科等专业的医师数量相对较少,存在学科短板。公共卫生医师数量不足且呈逐年减少趋势,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与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匹配。”

怎么样才能扭转医疗卫生人才短缺这个问题?

我们从人性出发,首先国家必须保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需求和社会角色地位,救人的人不应该属于弱势群体的,其次应该提升各地医护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在保证这两项的基础上,我们去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的教育,让更多的好苗子进入到这个行业来,这才是良性的循环机制。

总结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新冠这样的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数以万亿计的经济损失和千百条鲜活生命的牺牲,而我们进入21世纪才20年就经历了2次,这样惨痛的教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这次危机?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更多医疗健康前沿资讯&投资干货,欢迎关注公号“瞪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