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技:麻江县小米栽培技术学习与参考资料

贵州农技:麻江县小米栽培技术学习参考文献

小米北方俗称谷子,南方俗称小米,它是我国传统、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它具有耐旱、耐储存、抗瘠薄、营养丰富等特点。

一、品种

有粘小米、糯小米之分。2020年黔东南州麻江县,为丰富乡村旅游餐饮品类推广的品种是糯小米,品种名称:三月小米、四月小米。

三月小米属于早熟品种,成熟期90天左右。黄色,表现为穗子瘦长,穗尾端较尖,株高143.3cm,穗长18. 67cm,穗粗1.63cm。籽粒上的细芒少,分枝散疏,穗粒数少。

四月小米属于中熟品种,成熟期120天左右。株高174. 25cm,穗长23cm,穗粗1. 85cm。黄色,穗子粗大,穗尖不明显,籽粒上细芒多,分枝多而均匀,穗粒数多。

二、种植方式

1、传统种植:火土灰种植,种植粗放、操作简单、产量低。

2、露地直播:操作简单、产量低。

3、育苗移栽:产量高,但劳动力成本大,移栽苗成活率低。

4、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播种期劳动力少露地栽培略高,但中后期节省除草环节。

三、栽培技术措施

(一)播前准备

1、地块选择

小米种植不宜重茬,忌连作。必须采用合理的轮作种植制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碱性土、粘重土、谷茬地外,中、下等肥力的水旱地均可种植。前茬以豆科作物最好,油料、薯类也是好前茬作物。

2、整地

整地平整、精细。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深耕一般20厘米以上。

3、良种选择

三月小米、四月小米。

4、种子处理

播前3--7天晾晒种子。药剂拌种预防黑穗病(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和地下害虫(用种子重量的0.1-0.2%辛硫磷焖种)等。

5、施肥、开厢覆膜

1.1米开厢。施足底肥,底肥在栽前10天左右结合机耕整地起垄一次性施入,用高效复合肥(P:N:K≥45%以上),高产田以10 0公斤/亩为宜,中产田以75公斤/亩为宜。如每亩增施有机肥1000公斤以上产量更高。肥料以沟施起垄。

应在雨后抢墒覆膜,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确保地块覆膜后不破膜。覆膜前必须施一次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

1、播种期: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

2、播种量:一般每亩0.5公斤。

3、播种深度: 3--5 cm。

4、播种密度:单垄双行(行株距110cm/2) x26cm),单垄单行(行株距60cmx25cm),每亩保证4500穴左右。确保每穴必须有15-25粒种子,孔大宽度不超过6厘米,深度不超过5厘米。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在5-6叶时要定苗,苗高20厘米左右后,结合出苗情况每穴留6-10株壮苗。保证亩基本苗2.7-3.5万株左右。

地膜覆盖栽培定苗后立即把膜口封闭,避免高温灼伤苗。

2、杂草清除:当苗长到30 cm时进行除草,既起到除杂草又起到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增加低温的作用。

一 般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杂草不需作处理。但垄间杂草需要清除。

3、追肥:结合除草工作,追施提苗肥,亩施尿素10公斤,复合肥25公斤。

4、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是防虫和视长势进行页面施肥,发现病虫害是及时喷药。如后期发现脱肥现象,可喷施微肥或速效肥料。

5、收获:当麸皮变为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变硬,成熟断青时,及时收获。

6、贮藏:小米脱粒后及时晾干,籽粒含水在13%以下时进行精选分级包装入库即可。


黔东南州麻江县农业局 宣

麻江蓝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