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里流淌的爱与希望|一名长沙记者的57天战“疫”日记

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火了。

长沙记者放放也记录下了了她57天的战“疫”日记。


从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确认长沙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到3月14日长沙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从1月21日湖南第一位支援湖北的医疗专家吴安华奔赴武汉,到3月17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医学紧急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凯旋……

作为一名联系医疗卫生线口的记者,她57天无休,跟踪最新疫情,普及防疫知识,直击防疫一线,也用日记记录下这场大疫之下的日常点滴和所见所感。

她,是长沙晚报医卫新闻部记者彭放。


为了阅读方便,晚报名小医请彭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日记中几位主人公(长沙晚报医卫新闻部的“娘子军”)

我(彭放),在2003年非典后踏入新闻行业,今年成了战“疫”记者

唐院长,部门主任,深耕医疗卫生线口20年,被冠以“唐院长”头衔多年

杨老师,部门唯一一位拥有高级职称的记者

媛媛,部门副主任

悦悦,生于94年的萌妹子,入职不到一年的新兵

此处应有合(mei)照(yan)

01/21

1月21日,腊月廿七,距春节只有3天。我的战“疫”日记从这一天开始。

市民忙着准备年货,我们报社也进入了总结表彰阶段,今年春节打算休刊5天。我订好了正月初二的高铁票和度假的酒店。

然而,从1月21日起,一切开始变了……

临近中午,长沙市卫健委宣传处负责人联系我,他正在拟一个通稿,请报社支持发稿。新型冠状病毒!我顿时警觉起来。难道长沙也有了确诊病例?

吃完中饭,我和唐院长赶往市卫健委。

确认省内确诊病例即将官宣的消息,我们迅速确定了报道计划:一条疫情信息,一篇长沙的应对举措,一篇专访市疾控中心专家的健康科普。

与此同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安华教授当日的一张奔赴武汉的高铁票刷屏了朋友圈……


下午6时多,我从市卫健委出来,寻思着是不是要去买几个口罩,但挂着手头的稿子,并没有付诸行动。

晚上,唐院长被紧急通知到长沙市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会,我守在电脑前,不停刷新市卫健委官微。

24时许,终于等到官宣,掌上长沙第一时间转发了这一重要消息。


01/22

早上临时得到通知去市政府开会,市防病工作领导小组调度部署防控工作。今天起,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飞机场都安排医务人员24小时值守。同时,公布了全市46家发热门诊名单。

报社后勤去给职工买口罩,跑了几家药店都没有。唐院长联系一家医院,临时给我们采编一线支援了200只口罩,记者编辑人手一个,可我今天没时间去拿。

唐院长来电话,建议我取消春节旅游,怕值班记者忙不过来。我好纠结!


01/23


上午10时,武汉宣布封城!

我也下定了决心:取消春节旅游。

上午又在市政府开调度会,下午到市疾控和市120急救中心踩点,打算明天做一场公共卫生系统开展防疫工作的直播。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想要口罩。市疾控中心领导见我没戴口罩,特批了几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回家路上,又在一家药店买了3个N95,25元一个。

当晚,湖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01/24


今天忙到差点忘了是大年三十。

上午直播,跑了3个点:火车站出站口设了健康监测点,每个旅客都要量体温;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全员取消春节休假,全力应对疫情,保障市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下午,临时通知到市政府开会。长沙市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

疫情越来越严重,报社宣布取消原定春节休刊5天的计划。这是《长沙晚报》创刊64年来,第2次春节不休刊,上一次是2008年春节,赶上冰灾。


01/25


网上谣言满天飞,我为辟谣跑断腿。

“湘雅医院搭帐篷,紧急收治武汉肺炎病人”的消息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经向医院核实,纯属谣言,急诊科外搭建帐篷,是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

“长沙市今天下午4:30飞机撒药,全程消毒”“长沙封城”“看到鄂A牌照车辆就打110”“长沙XX小区发现确诊病例X人”……经向市防控指挥部求证,都是谣言。

晚上7时,看到媛媛从长沙火车南站发回的报道:湖南医疗队

137名医务人员今夜紧急驰援湖北黄冈。


01/26


正月初二。

上午,在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参加调度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来看望慰问了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度部署。

没来得及吃中饭,接到通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名重症护理专家组成的国家医疗队奔赴湖北。护士张春艳是个“90后”,自己还长着一张娃娃脸,说起临走时,3岁的孩子正在午睡,她狠狠亲了孩子几口就出发了,眼泪一直在她眼眶里打转。

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01/27


长沙已经收治22例确诊病例。

今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8名医疗专家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5名重症护理专家驰援武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医疗队已经抵达武汉,听说进了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那是武汉的一个主战场!

中午发现餐桌上的菜比平时丰富,才想起是我的生日。

真是一个“战斗的生日”。晚上又赶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长沙将发布接收疫源地人员的宾馆名单。长沙晚报官方微信深夜发布,点击量迅速10万+。


01/28


又在不停辟谣。“长沙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1号令”“长沙调配90万只口罩,在XX药房等3家药店连续供应3天”都是谣言。

谣言越多,恐慌越甚。继续辟谣……


01/29


每天醒来,刷最新的疫情信息已成本能。昨天一天长沙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全省增加78例!

杨老师更辛苦,每天省里的疫情信息发得很早。

悦悦回河南信阳过年,也是疫情重灾区,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回长沙。

今天参加省内知名专家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的会商,我第一次戴上了N95口罩。空调房里坐了1个多小时,明显感到呼吸困难,市一医院呼吸内科汤渝玲教授坐在我旁边,想和她打个招呼,可能由于脑缺氧,死活想不起她的姓名。想想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一个个被包成“粽子”,真心不容易。

01/30


今天终于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长沙第一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对于每天关注疫情的市民是信心的提振,对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更是极大的鼓舞。

但是,确诊病例还在增加,昨天一天就新增11例。今天,市级综合医院都派出了医疗队支援省、市定点救治医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01/31


悦悦回长沙就和摄影部黄启晴、余劭劼去跟拍市120急救中心转运确诊病人。黄启晴之前有轻微的感冒症状,穿了几个小时防护服,衣服汗湿着凉,一回家就发烧了。悦悦听说后,吓哭了。

今天,黄启晴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阴性!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02/01


今天又是奔波的一天。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来了好消息,4岁的确诊小患者治愈出院。一家三口迎着太阳回家的背影定格在照片中,瞬间刷屏。

上午,第二批医疗队集结,前往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增援。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采访时,一个7岁男孩让人泪目,他是护士周兰的儿子,听说妈妈要去前线抗击病毒,他连午觉也没睡,用橡皮泥给妈妈做了两个“汉堡”。他说他会照顾好妹妹,让妈妈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当医疗队的车子发动时,小男孩追着车子喊“妈妈加油”,一车的人都哭了。

下午,新冠肺炎救治会诊会。目前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在院确诊病例76人,重症的8人。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


02/02


市内很多医院原定今天恢复门诊,由于疫情还没有效控制,纷纷延迟开放。亲戚朋友休了一个超长的假期,亲友群天天晒厨艺,炸油条、做凉皮、烤蛋糕……

几个在家“憋得发疯”的朋友天天晚上开视频会议,每天看到我头也不抬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大家一致发来灵魂的拷问——你到底挣了多少钱?!


02/06


连续作战半个月了,唐院长打算让大家轮休。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因采访任务安排不过来,大家的轮休一一流产。今天轮到我休息,结果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有一个典型案例剖析,别人不熟悉情况,还是我自己去比较放心。

家住雨花区的唐某年前到湖北黄冈探亲,回长沙后没有自觉隔离,感染了同住一个小区的7名亲属。值得警醒!


02/07


下午3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在长沙火车南站集结,130名医护人员去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这是湘雅医院历史上外出执行援助任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很多男队员剃了光头。医疗队队员、送行的同事和亲友、媒体记者都热血沸腾!紧接着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也会有大批精干力量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02/08

转眼到了元宵节,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再次传来好消息:8名患者集体出院!他们大多是湖北籍,穿的是医院给他们新买的家居服,住院的患者也吃上了元宵。

除了采访,20来天没有出过门。长沙晚报官方微信推出的《这是元宵节的长沙!不闹,却注定不凡!》在1个小时内点击量过10万。航拍镜头中的长沙元宵夜,昔日夜晚的霓虹与车流变得空旷、安静,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国金中心、中山亭、五一大道、坡子街、太平街……镜头下的长沙熟悉又陌生,看得人心里酸酸的,期待它早日恢复以往的繁华。


02/09


这几天新发病例终于呈下降趋势,大家都急切盼望疫情“拐点”的到来。

去访谈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特邀专家,是美女专家小鱼儿教授,她听说要上镜,有点淡淡的忧伤:“美容美发店都不开门,染不了头发,你们可别拍到我的白头发。”

小鱼儿教授敲警钟,全市已经报告了36起聚集性疫情,绝大多数是家庭聚集。难怪说防控疫情要“六亲不认”。


02/10

不停有亲戚、朋友、同事向我打听,XX小区是不是有确诊病例,XX饭店的服务员是不是被确诊了?我住的小区到底有没有人确诊啊?可是臣妾回答不了啊……

2月7日,长沙开始公布且实时更新确诊病例涉及的小区,本以为消停了。可大家的疑问还是很多:小区发现了湖北牌照的车子向哪里举报?为什么今天新增了病例没有新增涉及的小区?


02/12

今天探访市三医院发热门诊,跟市120负压车转运确诊病人到定点医院。转运的病人是一对母子,妈妈80多岁了,儿子50多岁,这一家一共有4人感染。120医生值得点赞,一路上挽着病人的胳膊,成为他们最坚强的依靠。

截至今天,长沙已经治愈56名确诊病例,在院治疗的还有167人,仍然任重道远!


02/16


今天通报的数据显示,2月15日长沙确诊病例首次出现0新增!

今天也是确诊病例治愈出院最多的一天,16人集体出院!

从全国来看,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2连降”!

又是定点医院和防控指挥部两头跑,但今天心情愉快了很多,有了“胜利在望”的感觉。不过,专家提醒,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很大,不可松懈!


02/18


长沙的疫情形势缓和了不少。

与我家一街之隔的商场传来了熟悉的音乐声……

随着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和餐饮门店复工复产的越来越多,长沙的烟火味也越来越浓。我最近的报道主题也转向了抗疫一线的暖心故事和复工复产的防疫指导。


02/21


今天,长沙市首批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在市政府前坪集结,带着家人的祝福踏上开往武汉的高铁。

疫情发生以来,湖南已经派出了10多个批次的医疗队支援湖北,考虑到长沙前期承担着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这是第一次从长沙抽调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除了市级、县级综合医院选派的骨干,连浏阳市淳口镇卫生院都有医护人员志愿报名。长沙的白衣勇士真是好样的!


02/22


长沙市首批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发现酒店对面的居民楼上贴出暖心标语“感谢你们,逆行天使”。原来,医疗队居住的酒店已经关闭一个月了,附近居民看到酒店突然亮灯,打听才知道来了湖南医疗队。居民连夜贴出了感谢的标语。长沙医疗队员也写下“湘鄂有情,抗疫必胜”的标语回应。

看着医疗队队员发回的视频,我再一次泪目……

02/29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湘雅病房治愈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黄冈最高龄新冠肺炎患者90岁的夏爷爷,在湖南医疗队的帮助下治愈出院;长沙血液中心筹集20万毫升血液驰援武汉;袁隆平院士捐款10万元支持抗疫……

最近,来自抗疫一线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来自八方的支援不断涌向抗疫一线,中国必胜!


3/08

今天,呕心沥血后的万字长文《十七勇士》终于在两位领导的帮衬下完工,变成铅字。感觉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长沙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白衣天使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报社安排胡建红老总带队,报道第一批进驻定点救治医院的17位白衣勇士。

让人尤为感动的是,17勇士不仅在疫情发生时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在抗疫一线坚守1个月后,经过隔离休整,又写下了请战书,要求再上战场,直至全面胜利。现在他们中的10人已经重返隔离病房,这给采访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我多次赶到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经过面访或电话采访,和每一名白衣战士沟通。

一次次含泪的采访,一次次心灵的激荡,浓缩在万字特稿中。今天,长沙晚报头版头条以《十七勇士》向长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


03/10


最近最爱听的一句话是“关门大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管的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今天休舱!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在院患者仅剩16人,今天55位逆行天使解除隔离,平安回家,真替他们感到开心和骄傲!


03/14

清“0”!

经过54天的奋战,长沙实现了新冠肺炎在院确诊病例清零!希望这个“0”一直保持下去!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这座建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长沙小汤山”,在17年后的新冠疫情中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从今天起,它将重归宁静!

03/18

今晚8时,长沙的五一广场、黄兴广场、万达广 场、河西奥克斯广场、磁悬浮、地铁、公交显示屏……全城点亮,欢迎湖南支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凯旋!

朋友圈里,“英雄凯旋!欢迎回家!”再次刷屏……50多天的记忆瞬间涌向脑海,任泪水奔流一会!

昨日和今日,湖北均仅新增1例确诊病例,新增疑性病例为0;截至今天,武汉在院确诊病例降至4位数。胜利就在眼前,越来越多的逆行天使将胜利凯旋!

大疫之下,我们能替千千万万读者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见证每一个瞬间的感动,这是记者的责任,更是记者的价值!